一种用于室内便于移动叠加的恶苗病抗性鉴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16307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3: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室内便于移动叠加的恶苗病抗性鉴定装置,包括由前面板、后面板、侧面板、上面板和下底板组成方型盒体结构,方型盒体结构内部形成方型空腔,方型空腔内设置有隔板,隔板将方型空腔分割成种植空间和小环境控制空间,种植空间的下方设置有苗床板,苗床板的下方形成水培池,种植空间对应的前面板由上板、中板和下板组成,上板与上面板、侧面板及隔板之间固定连接,下板与下底板、侧面板及隔板之间固定连接,中板通过开合机构设置在上板和下板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新颖、设计合理,通过设置的开合机构,便于对内壁稻苗的拿放,玻璃罩结构的设置,方便观察,同时便于保证植物生长环境的统一性,有利于鉴定结果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室内便于移动叠加的恶苗病抗性鉴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鉴定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室内便于移动叠加的恶苗病抗性鉴定装置。
技术介绍
水稻恶苗病是一种传性真菌病害,在各个水稻主产区均有发生,苗期到抽穗期都可发生,发病轻的田块减产5-50%。该病害主要是由藤仓镰孢菌(Fusraiumfujikuroi)侵染引起,携带有病原菌的种子是水稻恶苗病的主要侵染源,如若将带菌的种子和将健康的种子一起浸种,无病种子会被污染。当种子长出新芽,病菌就能通过芽鞘侵入幼苗,随着带菌幼苗的生长,菌丝逐渐蔓延至全株,并出现一系列的症状,如节间伸长,节部曝露与叶鞘外,分蘖能力削弱,叶色发黄,根系发育异常。发病程度轻的植株提早抽穗,穗形小而不实。在抽穗期,也可能发生病害,严重时谷穗变褐,无法结实。因此,研发一种可用于室内恶苗病抗性鉴定装置,以更加直观的观察不同水稻品种对恶苗病抗性情况,十分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设计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室内便于移动叠加的恶苗病抗性鉴定装置。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加以实现:所述的一种用于室内便于移动叠加的恶苗病抗性鉴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玻璃罩,所述玻璃罩由前面板、后面板、侧面板、上面板和下底板组成方型盒体结构,相邻各面板之间通过胶水粘结固定,方型盒体结构内部形成方型空腔,所述方型空腔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方型空腔分割成种植空间和小环境控制空间,所述种植空间的下方设置有苗床板,所述苗床板的下方形成水培池,所述种植空间对应的前面板由上板、中板和下板组成,所述上板与上面板、侧面板及隔板之间固定连接,所述下板与下底板、侧面板及隔板之间固定连接,所述中板通过开合机构设置在上板和下板之间。所述的一种用于室内便于移动叠加的恶苗病抗性鉴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机构包括连接下板和中板的合页、设置在中板上端的挂板、对应设置在上板上的固定块,所述挂板上设置有用于套接在固定块上的固定孔。所述的一种用于室内便于移动叠加的恶苗病抗性鉴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小环境控制空间对应水培池的位置处设置有循环水泵,循环水泵的设置使水培液体均匀,严格保证每株苗跟所处环境一致,小环境控制空间内壁上固定设置有加湿器,所述加湿器的上端设置有伸出侧面板的加水口及穿过隔板伸向种植空间上方的加湿器出雾口,加湿器上设置有水位刻度线,小环境控制空间上方的内壁上还固定有控制器。所述的一种用于室内便于移动叠加的恶苗病抗性鉴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空间的上方内壁上对应加湿器出雾口的位置处设置有风扇。所述的一种用于室内便于移动叠加的恶苗病抗性鉴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空间上顶的内壁上均布设置有与控制器电性连接的全光谱植物灯。所述的一种用于室内便于移动叠加的恶苗病抗性鉴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远离小环境控制空间一端的侧面板上设置有湿度计。所述的一种用于室内便于移动叠加的恶苗病抗性鉴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远离小环境控制空间一端的侧面板对应水培池的位置处设置有管口朝上的营养液加入口及管口朝下的废液出口。所述的一种用于室内便于移动叠加的恶苗病抗性鉴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下底板的下方安装有可拆卸滚轮。所述的一种用于室内便于移动叠加的恶苗病抗性鉴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面板和后面板上设置有刻度线。所述的一种用于室内便于移动叠加的恶苗病抗性鉴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板和固定块对应设置有两组,分设在中板和上板靠近两侧位置处,所述中板中部位置处固定设置有拉环。本技术结构新颖、设计合理,通过设置的开合机构,便于对内壁稻苗的拿放,玻璃罩结构的设置,方便观察,同时便于保证植物生长环境的统一性,有利于鉴定结果的准确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玻璃罩,1-1-上板,1-2-中板,1-3-下板,2-前面板,3-侧面板,4-上面板,5-下底板,6-隔板,7-种植空间,8-小环境控制空间,9-苗床板,10-水培池,11-合页,12-挂板,13-固定块,14-固定孔,15-循环水泵,16-加湿器,17-加水口,18-加湿器出雾口,19-水位刻度线,20-控制器,21-风扇,22-全光谱植物灯,23-湿度计,24-营养液加入口,25-废液出口,26-滚轮,27-刻度线,28-拉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描述,并给出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一种用于室内便于移动叠加的恶苗病抗性鉴定装置,包括玻璃罩,该玻璃罩由前面板、后面板、侧面板、上面板和下底板组成方型盒体结构,相邻各面板之间通过胶水粘结固定,方型盒体结构内部形成方型空腔,方型空腔内设置有隔板,隔板将方型空腔分割成种植空间和小环境控制空间,种植空间用于稻苗的栽植,小环境控制空间用于提高给种植空间统一的生长环境,种植空间的下方设置有活动苗床板,该苗床板的四周外壁与种植空间的四周内壁相吻合,苗床板的下方形成水培池,实现稻苗的水培。优选地,为方便玻璃罩的打开,便于拿放稻苗,将种植空间对应的前面板设置分体式结构,由上板、中板和下板组成,上板与上面板、侧面板及隔板之间固定连接,下板与下底板、侧面板及隔板之间固定连接,中板通过开合机构设置在上板和下板之间,该开合机构包括连接下板和中板的合页、设置在中板上端的挂板、对应设置在上板上的固定块,挂板上设置有用于套接在固定块上的固定孔,同时,为方便中板的打开,在中板的中部位置设置有拉环,挂板和固定块对应设置有两组,分设在中板和上板靠近两侧位置处。为实现种植环境一致,小环境控制空间对应水培池的位置处设置有循环水泵,小环境控制空间内壁上固定设置有加湿器,加湿器的上端设置有伸出侧面板的加水口及穿过隔板伸向种植空间上方的加湿器出雾口,种植空间的上方内壁上对应加湿器出雾口的位置处设置有风扇,风扇的设置便于使水汽更加均匀,加湿器上设置有水位刻度线,小环境控制空间上方的内壁上还固定有控制器,种植空间上顶的内壁上均布设置有与控制器电性连接的全光谱植物灯,人为控制光周期,远离小环境控制空间一端的侧面板上还设置有湿度计,用于反应种植看见内的湿度情况,优选地,远离小环境控制空间一端的侧面板对应水培池的位置处设置有管口朝上的营养液加入口及管口朝下的废液出口,便于营养液的统一加入及废液的排出,为便于移动,在底板的下方安装有可拆卸滚轮,如需叠加,可将上方玻璃罩的滚轮拆卸,像整理盒一样,往上码起来,进一步节省空间,为方便观察稻苗的高度,在前面板和后面板上设置有刻度线。本技术可调节培养液的均一性,方便调节营养液的PH,方便进行肥料和药液的处理,接病菌的时间可调节,同时方便移动,也可叠加,节省空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室内便于移动叠加的恶苗病抗性鉴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玻璃罩(1),所述玻璃罩(1)由前面板(2)、后面板、侧面板(3)、上面板(4)和下底板(5)组成方型盒体结构,相邻各面板之间通过胶水粘结固定,方型盒体结构内部形成方型空腔,所述方型空腔内设置有隔板(6),所述隔板(6)将方型空腔分割成种植空间(7)和小环境控制空间(8),所述种植空间(7)的下方设置有方便取出的苗床板(9),所述苗床板(9)的下方形成水培池(10),所述种植空间(7)对应的前面板(2)由上板(1-1)、中板(1-2)和下板(1-3)组成,所述上板(1-1)与上面板(4)、侧面板(3)及隔板(6)之间固定连接,所述下板(1-3)与下底板(5)、侧面板(3)及隔板(6)之间固定连接,所述中板(1-2)通过开合机构设置在上板(1-1)和下板(1-3)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室内便于移动叠加的恶苗病抗性鉴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玻璃罩(1),所述玻璃罩(1)由前面板(2)、后面板、侧面板(3)、上面板(4)和下底板(5)组成方型盒体结构,相邻各面板之间通过胶水粘结固定,方型盒体结构内部形成方型空腔,所述方型空腔内设置有隔板(6),所述隔板(6)将方型空腔分割成种植空间(7)和小环境控制空间(8),所述种植空间(7)的下方设置有方便取出的苗床板(9),所述苗床板(9)的下方形成水培池(10),所述种植空间(7)对应的前面板(2)由上板(1-1)、中板(1-2)和下板(1-3)组成,所述上板(1-1)与上面板(4)、侧面板(3)及隔板(6)之间固定连接,所述下板(1-3)与下底板(5)、侧面板(3)及隔板(6)之间固定连接,所述中板(1-2)通过开合机构设置在上板(1-1)和下板(1-3)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室内便于移动叠加的恶苗病抗性鉴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机构包括连接下板(1-3)和中板(1-2)的合页(11)、设置在中板(1-2)上端的挂板(12)、对应设置在上板(1-1)上的固定块(13),所述挂板(12)上设置有用于套接在固定块(13)上的固定孔(14)。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室内便于移动叠加的恶苗病抗性鉴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小环境控制空间(8)对应水培池(10)的位置处设置有循环水泵(15),小环境控制空间(8)内壁上固定设置有加湿器(16),所述加湿器(16)的上端设置有伸出侧面板(3)的加水口(17)及穿过隔板(6)伸向种植空间(7)上方的加湿器出雾口(18),加湿器(16)上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寇艳君时焕斌邱结华孟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稻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