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工智能和多传感器的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1505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人工智能和多传感器的监测装置,包括装置体和监测器,顶盖的内侧面设置有橡胶圈,保护盒的上端设置有密封槽,橡胶圈与密封槽相匹配,提高监测装置的密封效果,在装置不使用时减少灰尘或水汽的进入,提高内部仪器的使用寿命,扣紧机构与扣槽机构相对应,通过按压后旋转按板将卡扣块卡入卡槽内,便可将顶盖与保护盒紧紧的连接,操作简单,连接紧固,螺杆的下端与上吸附垫的上端连接,方便拆装,使得支撑组件可选择性使用,提高监测装置使用灵活性,上吸附垫和下吸附垫均为橡胶材料制成的构件,设置两层橡胶吸附垫,通过稍加按压装置可稳稳的将装置吸附固定,提高监测装置使用时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人工智能和多传感器的监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监测设备
,具体为基于人工智能和多传感器的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监测”一词的含义可以理解为监视、测定、监控等。监测技术包括采样技术、测试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而现在多项监测机构为一体的仪器广泛被使用,尤其是基于人工智能和多传感器监测,因此对监测装置的实用性要求非常高。现如今的基于人工智能和多传感器的监测装置有密封效果差、盖板连接操作麻烦、支撑不稳定和使用灵活性差的问题。为解决基于人工智能和多传感器的监测装置有密封效果差、盖板连接操作麻烦、支撑不稳定和使用灵活性差的问题。为此,提出基于人工智能和多传感器的监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人工智能和多传感器的监测装置,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基于人工智能和多传感器的监测装置有密封效果差、盖板连接操作麻烦、支撑不稳定和使用灵活性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基于人工智能和多传感器的监测装置,包括装置体和监测器,监测器安装在装置体的内侧,所述装置体包括顶盖、扣紧机构、合页、保护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人工智能和多传感器的监测装置,包括装置体(1)和监测器(2),监测器(2)安装在装置体(1)的内侧,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体(1)包括顶盖(11)、扣紧机构(12)、合页(13)、保护盒(14)、扣槽机构(15)、提手(16)和支撑组件(17),所述扣紧机构(12)安装在顶盖(11)的一端,且对应设置一对,合页(13)的一端与顶盖(11)的另一端连接,另一端与保护盒(14)的一端上侧连接,扣槽机构(15)安装在保护盒(14)另一端,且对应设置一对,提手(16)远离扣槽机构(15)安装在保护盒(14)的另一端中部,支撑组件(17)安装在保护盒(14)的下端;/n所述监测器(2)包括主机体(...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人工智能和多传感器的监测装置,包括装置体(1)和监测器(2),监测器(2)安装在装置体(1)的内侧,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体(1)包括顶盖(11)、扣紧机构(12)、合页(13)、保护盒(14)、扣槽机构(15)、提手(16)和支撑组件(17),所述扣紧机构(12)安装在顶盖(11)的一端,且对应设置一对,合页(13)的一端与顶盖(11)的另一端连接,另一端与保护盒(14)的一端上侧连接,扣槽机构(15)安装在保护盒(14)另一端,且对应设置一对,提手(16)远离扣槽机构(15)安装在保护盒(14)的另一端中部,支撑组件(17)安装在保护盒(14)的下端;
所述监测器(2)包括主机体(21)、伸缩信号接收器(22)、外接线口(23)、导线(24)和调节旋钮(25),所述伸缩信号接收器(22)的一端安装在主机体(21)上端的一侧中部,外接线口(23)远离伸缩信号接收器(22)安装在主机体(21)上端的一侧,导线(24)安装在主机体(21)的侧面一端,调节旋钮(25)远离外接线口(23)依次安装在主机体(21)上端的另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工智能和多传感器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11)的内侧面设置有橡胶圈(111),保护盒(14)的上端设置有密封槽(141),且内腔设置有隔板(142),橡胶圈(111)与密封槽(141)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工智能和多传感器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扣紧机构(12)包括按板(121)、传动管(122)、安装块组件(123)、挡板(124)、弹簧(125)和卡扣块(126),所述传动管(1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健陈海燕杜亚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安全技术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