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干燥功能的制冷系统及干燥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制冷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干燥功能的制冷系统及干燥装置。
技术介绍
采用制冷系统技术进行物料干燥时,若干燥温度高于80℃,采用常规空气源热泵(CO2热泵除外)无法实现大温升下的高效运行,此时一般采用复叠循环或多级压缩循环。复叠热泵通过冷凝蒸发器将两个热泵系统联系起来,在满足大温升条件下高供热温度需求的同时,解决了多级压缩可能存在的系统设计困难、压缩机均油难等问题。但现有技术没有兼顾不同干燥房间温度时系统的高效运行,也没有兼顾干燥除湿段利用蒸发器除湿能够显著降低除湿能耗的问题。因此,现有技术无法实现不同干燥房间温度及干燥阶段系统的高效运行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不同干燥房间温度及干燥阶段系统的高效运行的制冷系统及干燥装置。一种具有干燥功能的制冷系统,其包括第一子系统和第二子系统,两子系统通过一冷凝蒸发器复叠在一起,其中:所述第一子系统包括由第一压缩机、第一换热器、第一节流装置、冷凝蒸发器、蒸发器侧通道依次连接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干燥功能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系统包括第一子系统(1)和第二子系统(2),两子系统通过一冷凝蒸发器(131)复叠在一起,其中:/n所述第一子系统(1)包括由第一压缩机(101)、第一换热器(121)、第一节流装置(104)、冷凝蒸发器(131)蒸发器侧通道(131c-131d)依次连接形成的第一制冷循环回路;/n所述第一子系统还包括一串联有第二换热器(132)、第二节流装置(103),第二阀门(105/106)的第二换热器支路(H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干燥功能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系统包括第一子系统(1)和第二子系统(2),两子系统通过一冷凝蒸发器(131)复叠在一起,其中:
所述第一子系统(1)包括由第一压缩机(101)、第一换热器(121)、第一节流装置(104)、冷凝蒸发器(131)蒸发器侧通道(131c-131d)依次连接形成的第一制冷循环回路;
所述第一子系统还包括一串联有第二换热器(132)、第二节流装置(103),第二阀门(105/106)的第二换热器支路(HAF),所述第二换热器支路(HAF)一端连接在第一换热器(121)与第一节流装置(104)之间的第一制冷循环回路上,连接点记为A,另一端连接在冷凝蒸发器(131)蒸发器侧通道(131c-131d)出口与压缩机吸气口之间的第一制冷循环回路上,连接点记为F,第二节流装置(103)设置在第二换热器(132)的上游,更靠近连接点A;在所述连接点A、F之间的第一制冷循环回路上,设有一与所述第一节流装置(104)、冷凝蒸发器(131)具有串连关系的第一阀门(107/109);
第二子系统(2)包括由第二压缩机(201)、冷凝蒸发器(131)冷凝器侧通道(131a-131b)、第五阀门(205)、第三节流装置(207)、蒸发器(231)依次连接形成的第二制冷循环回路;
所述第二子系统(2)还包括一串连有辅助加热器(232)、第四节流装置(209)以及第六阀门(208)的辅助加热支路(HCE),该辅助加热支路(HCE)一端连接在压缩机吸气口和蒸发器(231)入口之间的第二制冷循环回路上,连接点记为C,另一端连接在第五阀门(205)入口和冷凝蒸发器(131)冷凝器侧通道(131a-131b)出口之间的第二制冷循环回路上,连接点记为E,所述辅助加热器(232)设置在第四节流装置的下游,更靠近连接点C;
所述第二子系统(2)还包括一串接有第四阀门(204)的第二连接支路(HBD),该第二连接支路(HBD)一端连接在第三节流装置(207)与第五阀门(205)之间的第二制冷循环回路上,连接点记为D;另一端连接在压缩机排气口与冷凝蒸发器(131)冷凝器侧通道(131a-131b)入口之间的第二制冷循环回路上,连接点记为B。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干燥功能的制冷系统,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波,吕如兵,黄健贵,梁祥飞,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