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平专利>正文

一种管路节能排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1410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3: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路节能排空器,用于与热水器的热水管和淋浴管连接,其包括:壳体、水气循环装置和供气装置,水气循环装置包括水气循环管道、增压管道和增压组件,水气循环管道上分别设有热水接口、充气接口和混合水接口,热水接口与热水管连通,混合水接口与淋浴管连通;增压管道的一端口与水气循环管道切向连通,增压组件贯通连接于增压管道上且增压管道的伸出端形成增压接口;供气装置内形成多种吸气或充气的循环通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管道排空回收装置,通过多种气体循环通路的使用,既能完成热水管中的存水进行快速排空回收,也能快速将热水引至淋浴管中,能有效避免管路因存水上冻情况的发生,操作方便、节水节能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路节能排空器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设备
,具体而言,特别涉及一种管路节能排空器。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太阳能的运用已经成为现阶段社会不可缺少的一种能源,我国应用太阳能采暖,太阳能热水器等方面的发展迅速,节能效果明显,太阳能的有效利用,可降低能源消耗,减少能源消耗所带来的环境污染,是社会节能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太阳能热水器在我国的应用市场基本处于饱和阶段,但太阳能热水器在我国北方冬季的应用上一直不太完善,譬如太阳能管道冬季因管道内的存水容易冻坏,春秋两季管道中的热水需要等到管道中冷水先行排出后才能使用,而这部分排出的冷水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管道热水不能即时使用的问题一直存在,因而太阳能热水器在北方的冬季的利用率明显降低,在南方春秋两季水资源浪费严重,但现有市面上混合阀到热水器之间的热水管的存水问题的一些解决方案有:1、热水管的最低处设置排泄阀门,直接将热水管中存水排至下水道中,造成水资源的浪费;2、在热水管上增设加热带,但此种解决方案的危险系数高,能耗大;3、通过电磁阀控制将气引入热水管中,将热水管中的剩余存水排空,此类解决方案在热水管中存在一个或多个U型弯时,并不能排净热水管U型弯处的存水。上述解决方案治标不治本,而且生产成本高,使用寿命短等问题一直存在,得不到市场上的认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有鉴于此,本技术需要提供一种通过多种气体循环通路的使用,既能完成热水管中的存水进行快速排空回收,也能快速将热水引至淋浴管中,能有效避免管路因存水上冻情况的发生,操作方便、节水节能环保的热水器管道排空回收装置。本技术提供一种管路节能排空器,用于与热水器的热水管和淋浴管连接,其包括:壳体、容置于所述壳体内的水气循环装置和供气装置,所述水气循环装置包括水气循环管道、增压管道以及套设于所述增压管道上的增压组件,所述水气循环管道的首尾两端分别设有热水接口和充气接口,以及中间段开设有混合水接口,所述热水接口与所述热水管连通,其中热水管与热水器的连接处设有喇叭状的拦截件,所述混合水接口与淋浴管连通;所述增压管道的一端口与所述水气循环管道连通并靠近所述热水接口设置,且该端口的轴线与所述热水接口的轴线呈预定角度相交设置,所述增压组件贯通连接于所述增压管道上且所述增压管道的伸出端形成增压接口;所述供气装置内形成多种吸气或充气的循环通路,其包括供气组件和至少一个控制阀,该控制阀的一端与所述供气组件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充气接口和所述增压接口相连。进一步地,所述水气循环管道与所述混合水接口和所述增压管道相连通的位置分别形成有第一连通口和第二连通口,所述第一连通口和所述第二连通口内均设有隔挡板,所述充气接口和所述第一连通口之间的所述水气循环管道形成容置段,所述容置段远离所述第一连通口的一端以第二预定角度倾斜向上设置,所述容置段的最高点所处位置高于所述第二连接口所处位置。进一步地,所述水气循环管道内设有排空件,以在所述供气组件充气过程中将所述水气循环管道和热水管中的剩余热水和管壁上的黏附热水挤压至热水器中。进一步地,所述增压组件包括增压筒以及设在所述增压筒两端的筒帽和筒盖,所述增压筒的内部筒径大于所述增压管道的管径,其中所述筒帽和所述筒盖朝向所述增压筒的一侧均为V型结构以形成所述增压组件内部两端为尖角结构的增压通道。进一步地,所述充气接口上设有支路连接管,所述支路连接管的一端口与所述控制阀连通。进一步地,所述增压管道的轴线与所述热水接口的轴线相交所成角度范围为110~130度。进一步地,所述筒帽上设有与所述增压通道连通的排水管路。进一步地,所述水气循环装置还设有旁路管道,该旁路管道用于连通所述混合水接口与所述水气循环管道。进一步地,所述供气组件包括供气件、消音组件和隔音组件,所述消音组件与所述供气件连接,所述隔音组件包裹所述供气件设置,其中所述供气件为气泵或气泵与自吸泵组合或气泵与气水混合泵组合三种结构其中的任意一种。进一步地,还设有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设在所述壳体上的主控模块、显示模块和至少一个与所述显示模块连接的控制按钮,所述主控模块控制所述供气装置的运动状态,所述显示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本技术的热水器管道排空回收装置,在其结构中通过供气组件、控制阀、增压管道以及水气循环管道的组合使用,形成多种吸气或充气的气体循环通路,供气组件吸气的循环通路工作时,通过气体的吸力以及虹吸力将排空件和热水快速从热水管中引出,此时排空件静置于容置段内,热水从混合水接口进入淋浴管,供气组件充气的循环通路工作时,先导通增压管道先将热水管中的热水挤压至热水器中,再导通充气接口,通过气压将排空件从容置段挤压至拦截器中,并将热水管中剩余热水和管壁上的黏附水推至热水器中,防止低温时热水管上冻,装置的操作过程简单,降低了水资源的浪费,节能环保。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一种管路节能排空器的立体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一种管路节能排空器的主视图。图3是图2的剖面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的水气循环管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主视图。图6是图5的剖面图。图7是根据本技术的供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根据本技术的拦截件和排空件使用状态的立体图。图9是图8的剖面图。图10是根据本技术的一种管路节能排空器充气和吸气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根据本技术的一种管路节能排空器的控制系统的电气原理图。附图标记:1-壳体;2-水气循环装置;3-供气装置;4-水气循环管道;5-增压管道;6-增压组件;7-拦截件;8-隔挡板;9-控制系统;31-供气组件;32-控制阀;33-消音组件;34-隔音组件;41-热水接口;42-充气接口;43-混合水接口;44-排空件;45-缓冲段;46-容置段;47-隔板;48-支路连接管;49-旁路管道;61-增压筒;62-筒帽;63-筒盖;64-排水管路;91-主控模块;92-显示模块;93-控制按钮;311-供气件;321-电磁阀一;322-电磁阀二;323-电磁阀三;324-电磁阀四;325-电磁阀;331-消声管;332-消声件;341-内箱;342-外箱;343-柱状凸起;344-隔音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至图10所示,一种管路节能排空器,用于与热水器的热水管和淋浴管连接,其包括:壳体1、容置于壳体1内的水气循环装置2和供气装置3,水气循环装置2包括水气循环管道4、增压管道5以及套设于增压管道5上的增压组件6,水气循环管道4的首尾两端分别设有热水接口41和充气接口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路节能排空器,用于与热水器的热水管和淋浴管连接,其包括:壳体、容置于所述壳体内的水气循环装置和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气循环装置包括水气循环管道、增压管道以及套设于所述增压管道上的增压组件,所述水气循环管道的首尾两端分别设有热水接口和充气接口,以及中间段开设有混合水接口,所述热水接口与所述热水管连通,其中热水管与热水器的连接处设有喇叭状的拦截件,所述混合水接口与淋浴管连通;所述增压管道的一端口与所述水气循环管道连通并靠近所述热水接口设置,且该端口的轴线与所述热水接口的轴线呈预定角度相交设置,所述增压组件贯通连接于所述增压管道上且所述增压管道的伸出端形成增压接口;所述供气装置内形成多种吸气或充气的循环通路,其包括供气组件和至少一个控制阀,该控制阀的一端与所述供气组件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充气接口和所述增压接口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路节能排空器,用于与热水器的热水管和淋浴管连接,其包括:壳体、容置于所述壳体内的水气循环装置和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气循环装置包括水气循环管道、增压管道以及套设于所述增压管道上的增压组件,所述水气循环管道的首尾两端分别设有热水接口和充气接口,以及中间段开设有混合水接口,所述热水接口与所述热水管连通,其中热水管与热水器的连接处设有喇叭状的拦截件,所述混合水接口与淋浴管连通;所述增压管道的一端口与所述水气循环管道连通并靠近所述热水接口设置,且该端口的轴线与所述热水接口的轴线呈预定角度相交设置,所述增压组件贯通连接于所述增压管道上且所述增压管道的伸出端形成增压接口;所述供气装置内形成多种吸气或充气的循环通路,其包括供气组件和至少一个控制阀,该控制阀的一端与所述供气组件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充气接口和所述增压接口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路节能排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气循环管道与所述混合水接口和所述增压管道相连通的位置分别形成有第一连通口和第二连通口,所述第一连通口和所述第二连通口内均设有隔挡板,所述充气接口和所述第一连通口之间的所述水气循环管道形成容置段,所述容置段远离所述第一连通口的一端以第二预定角度倾斜向上设置,其中所述容置段的最高点所处位置高于所述第二连接口所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管路节能排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气循环管道内设有排空件,以在所述供气组件充气过程中将所述水气循环管道和热水管中的剩余热水和管壁上的黏附热水挤压至热水器中。


4.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书辉李平
申请(专利权)人:李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