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林专利>正文

双叶轮水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1405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双叶轮水表,它由两组计测机构和两组计数机构以及一个截流阀组成。当水表处于小流量(公称流量的8%以下)时,截流阀关闭,水流经小流量计测机构,由小流量计数机构计数并显示流量值;当水表处于常流量时,截流阀打开,水流经常流量计测机构,由常流量计数机构计数并显示流量值。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产品具有灵敏度高、最小计测流量和始动流量小等特点。(*该技术在199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改进的流量计测仪表,特别是一种能够计测微小流量的水表。现有水表系采用单叶轮结构,由外壳、盖子、计量机构、指示机构等部份组成。这种水表性能可靠,使用方便,但对小流量计测的偏差较大。例如目前市场上出售的公称口径15毫米A级水表的最小计测流量和始动流量分别为公称流量的3%和1%,B级水表为2%和0.7%,因此,现有水表不能计测公称流量1.5%以下的小流量。本技术的任务是提供一种改进的水表,它既能计测常流量,又能准确地计测微小流量。本技术的任务是以下述方案完成的在现有水表的叶轮(下称大叶轮)一侧增设一套小流量计测机构和计数机构,由小流量涡流室、叶轮(下称小叶轮)、截流阀、小流量计测齿轮组及计数器等部分组成。当流量较小(公称流量的8%以下)时,截流阀在其自重力(或弹力)作用下关闭,水流经小涡流室冲击小叶轮旋转,带动计测齿轮数,通过计数器显示流量;当处于常流量时,截流阀在流水压力冲击下克服自重力(或弹力)而打开,水流经大涡流室冲击大叶轮旋转,带动其齿轮组计数,通过常流量计数器显示流量。在常流量状态下,尚有小部分水流经小涡流室冲击小叶轮而出现重复计测,以提高水表的计测精度。因为当通过水表的流量刚好能打开截流阀(约为公称流量的8%)时,相对于常流量来说,这时流经大涡流室的水流能量较小。若水表在公称流量时的计测误差为零,则处于较小流量时水表的示值偏小,这时重复计测的小部份流量对大叶轮的计测误差起了补偿作用。当处于常流量时,重复计测的流量相对总流量来说是极小的,而且大叶轮计测和小叶轮计测的示值与实际流量的偏差 还可通过调节板调整水表灵敏度来校正。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图一是本技术主视图;图二是图一沿A-A线的剖视图;图三是图二沿B-B线的剖视图;图四是图三沿C-C线的剖视图。参照图二和图三,外壳〔3〕和盖子〔4〕构成一个空腔,安装计测机构和计数机构。涡流室壳体〔17〕与计数器壳体〔5〕的下端面组成大涡流室〔15〕和小涡流室〔23〕。大涡流室〔15〕位于水表进水口〔14〕一端,采用现有L×S-1540C型水表涡流室相同的结构和尺寸;小涡流室〔23〕在靠水表出水口〔24〕一端,其进水孔〔28〕与大涡流室出水道〔13〕相通,使水表在常流量状态下对小部分流水作重复计测,有利于提高水表精度。小涡流室〔23〕的进、出水孔各为1-2个(图中只1个),形成容积式结构。出水孔〔27〕的回转轴与底端面园周线相交并与底端面成30度夹角。调整螺钉〔21〕在小涡流室底面偏心1.5毫米,使小涡流室〔23〕安装小叶轮〔22〕后的有效过水面积为水表出水口〔24〕截面积的0.05——0.20倍。小涡流室〔23〕的外壁有凸形定位肩〔26〕与外壳〔3〕的凹槽〔25〕配装定位。大叶轮〔18〕采用L×S-1540C型水表的叶轮;小叶轮〔22〕的直径小于小涡流室〔23〕直径2——3毫米,用塑料或其他材料压铸而成,五叶结构。调整螺钉〔21〕呈顶尖状以支承小叶轮〔22〕并调整其高度。塑铸滤网〔16〕用以过滤流入大涡流室〔15〕的水流,滤片〔30〕则对流入小涡流室〔23〕的水流再次过滤。塑铸滤片〔30〕的孔眼面积为0.5——0.7平方毫米,安装在大涡流室〔15〕的出水孔附近以便流水自动冲刷滤片不至闭塞,用弹性金属薄片卡紧在外壳〔3〕与涡流室壳体〔17〕的插槽〔29〕上。计数器壳体〔5〕用塑料压铸而成,在安装截流阀处有凹槽〔24〕,在大叶轮〔18〕和小叶轮〔22〕的轴承位置镶铸耐磨金属轴承。截流阀由阀门〔32〕、阀门框〔33〕和销钉〔35〕(见图四)组成,均采用不锈钢锻压或铸造而成,使其开合灵活,关闭时有较好的密封性。截流阀安装在水表出水口〔24〕一端的出水道〔13〕上,卡入外壳〔3〕和涡流室壳体〔17〕上相应的插槽〔34〕中。阀门框〔33〕过水口面积与水表出水口〔24〕截面积大致相等。截流阀关闭力为20——50厘米水头高度,即在20——50克/平方厘米压强时,截流阀启开。本技术的计数机构采用E型水表的计数机构。图一中的〔1〕、〔2〕为8位数字计数器,分别用以显示常流量和小流量示值。参照图二,水流经过涡流室〔15〕、〔23〕推动叶轮〔18〕、〔22〕转动,其动力通过齿轮〔9〕、〔6〕带动涡杆〔10〕、〔7〕,涡杆〔10〕、〔7〕与计数器涡轮〔11〕、〔8〕啮合,计数器〔1〕、〔2〕即分别显示常流量和小流量示值。计数器〔1〕示值与计数器〔2〕示值之和即为流经水表的总流量。参照图二、图三,本技术产品的安装程序为1、将滤网〔16〕套入涡流室壳体〔17〕下部,然后放入外壳〔3〕中,截流阀和滤片〔30〕分别安装在相应的插槽〔34〕和〔29〕上;2、大叶轮〔18〕和小叶轮〔22〕插入计数器壳体〔5〕下端面相应的轴承孔中,分别安装上齿轮〔9〕和〔6〕,再将计数器壳体〔5〕安放在涡流室壳体〔17〕上,大、小叶轮放入相应的涡流室中。调整螺钉〔21〕使小叶轮〔22〕处于适当高度上。大叶轮〔18〕的高度则通过螺钉〔19〕来调整,并通过调节板〔20〕调整常流量计测灵敏度;3、将涡杆〔7〕、〔10〕,涡轮〔8〕、〔11〕以及计数器〔2〕、〔1〕安装在面板〔12〕上,再将面板〔12〕安装在计数器壳体〔5〕中,使齿轮〔6〕、〔9〕分别与涡杆〔7〕、〔10〕相啮合;4、旋紧盖子〔4〕。由于现有单叶轮水表灵敏度低,在始动流量为0.015立米/小时的状态下,每天每只水表不能计测的流量约为0.3立米。估计目前全国现有水表4000万只投入运行(2亿人使用,平均5人使用1只),则每天不能计测的水流量为1200万立米,价值300万元。本技术所提供的产品,具有准确的计测精度,适应计测流量范围广,最小计测流量、始动流量小等优点。就目前我国水表制造工艺技术,双叶轮水表最小计测流量是可降低到公称流量的3‰,始动流量可降低到公称流量的1‰以下,比现有单叶轮水表的最小计测流量和始动流量降低90%以上。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小涡流室〔23〕的直径为大涡流室〔15〕直径的0.3——0.4倍,高度为直径的0.3——0.8倍,上方进水孔〔28〕和下方出水孔〔27〕的平面夹角为110——130度。进水孔〔28〕总截面积为进水口〔14〕截面积的0.1——0.3倍,出水孔〔27〕总截面积为进水孔〔28〕总截面积的0.8——1.5倍。小叶轮〔22〕的单叶片有效面积为进水孔〔28〕截面积的1——3倍。截流阀阀门配重为阀门框过水面积乘以25——35克/平方厘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个由外壳〔3〕、盖子〔4〕、计测机构和计数机构组成的流量计测装置,其特征是计测机构由靠进水口〔14〕端的大涡流室〔15〕、大叶轮〔18〕及其计数机构,靠出水口〔24〕端的小涡流室〔23〕、小叶轮〔22〕及其计数机构组成,出水道〔13〕靠出水口〔24〕端安装截流阀,而在靠小涡流室进水孔〔28〕处安装滤片〔3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个由外壳[3]、盖子[4]、计测机构和计数机构组成的流量计测装置,其特征是计测机构由靠进水口[14]端的大涡流室[15]、大叶轮[18]及其计数机构,靠出水口[24]端的小涡流室[23]、小叶轮[22]及其计数机构组成,出水道[13]靠出水口[24]端安装截流阀,而在靠小涡流室进水孔[28]处安装滤片[3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规定的装置,其特征是小涡流室〔23〕的直径是大涡流室〔15〕直径的0.3-0.4倍,高度是直径的0.3~0.8倍,小涡流室〔23〕在安装小叶轮〔22〕后,其有效过水面积为出水口〔2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林
申请(专利权)人:陈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5[中国|广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