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湿型风幕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1391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加湿型风幕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为空腔结构,所述壳体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风轮组件,所述风轮组件包括风轮和驱动电机,所述风轮安装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加湿组件,所述加湿组件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内部,且位于所述风轮的下方,所述壳体的进风口位于所述加湿组件的一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使水充分汽化成水分子混进空气,避免了超声波加湿造成的水雾大的问题,并且加水便利,使用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湿型风幕机
本技术涉及风幕机
,特别是涉及一种加湿型风幕机。
技术介绍
风幕机亦称风帘机、空气幕、空气风幕机、风闸、空气门,风幕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风轮的转动产生的强大气流,送出一定速度和温度的幕状气流,形成一面无形的门帘。现有的风幕机通常安装于商场、剧院、宾馆、饭店、会议厅、冷藏库、手术室及家居等场合的进出入门口上方。启动风幕机,幕状气流能把室内与室外的空气隔断,既起到出人方便,又能防止室内外冷热空气交换,从而保持室内的温度恒定,同时还可阻挡灰尘、昆虫的进入室内及有害气体、异味的扩散。然而,现有的风幕机在工作的过程中容易使得外界空气连同粉尘一起进入室内,并且容易使得空气干燥。因此,市面上出现了利用超声波进行加湿的风幕机,然而这类风幕机通过超声波加湿时造成的水雾较大,容易造成不良的使用效果;另外,这类风幕机在加水的过程通常需要将风幕机的前盖板拆开才能加水,使用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加湿型风幕机,其能够使水充分汽化成水分子混进空气,避免了超声波加湿造成的水雾大的问题,并且加水便利,使用效果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加湿型风幕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为空腔结构,所述壳体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风轮组件,所述风轮组件包括风轮和驱动电机,所述风轮安装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加湿组件,所述加湿组件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内部,且位于所述风轮的下方,所述壳体的进风口位于所述加湿组件的一侧。为了取得更好的技术效果,进一步的技术改进还包括,所述加湿组件包括螺旋齿盘、步进电机和水槽,所述螺旋齿盘安装在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端上,所述步进电机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水槽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底部。为了取得更好的技术效果,进一步的技术改进还包括,所述水槽为上端开口的槽体结构,所述螺旋齿盘的下端位于所述水槽中,螺旋齿盘的上端位于所述风轮的下方。为了取得更好的技术效果,进一步的技术改进还包括,所述步进电机设置在所述水槽一侧,水槽的另一侧设有轴承;所述螺旋齿盘包括转轴和固定套设在转轴上的螺旋齿,所述转轴的一端安装在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端,其另一端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轴承上。为了取得更好的技术效果,进一步的技术改进还包括,所述轴承通过一轴承固定架安装在所述水槽远离步进电机的一侧上。为了取得更好的技术效果,进一步的技术改进还包括,所述壳体包括前侧板,所述前侧板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前端,所述进风口位于所述前侧板上,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壳体的底部后端。为了取得更好的技术效果,进一步的技术改进还包括,所述前侧板上设有注水口,所述注水口与所述水槽连通设置。为了取得更好的技术效果,进一步的技术改进还包括,所述注水口上设有透明可视窗。为了取得更好的技术效果,进一步的技术改进还包括,所述风轮为贯流风轮或离心风轮。为了取得更好的技术效果,进一步的技术改进还包括,还包括导风条,所述导风条设置在出风口处,其两端枢接在所述壳体上。本技术所述的加湿型风幕机,在原有的风幕机的结构上,通过在风轮组件的下方增设了加湿组件,该该加湿组件通过阿基米德扬水器原理,螺旋齿盘在步进电机的带动下经过水槽里的水后,其表面附上一层水膜,水膜在风轮组件的作用下经过高速风的作用迅速汽化成水分子混进空气里,然后加湿的空气顺着出风口出去,解决了普通风幕机通过超声波加湿存有水雾大的问题;另外,本技术通过透明可视窗的结构设计,既能便利地对水槽进行加水,也容易观察到水槽内部的水位情况。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加湿型风幕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加湿型风幕机的局部分解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技术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技术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得实施方式以及本技术的优点。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左”、“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请同时参阅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加湿型风幕机,包括壳体10,所述壳体10的内部为空腔结构,所述壳体10设有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风轮组件20,所述风轮组件20包括风轮21和驱动电机22,所述风轮21安装在所述驱动电机22的输出端,所述驱动电机22安装在所述壳体10的内部;加湿组件30,所述加湿组件30安装在所述壳体10的内部,且位于所述风轮21的下方,所述壳体10的进风口11位于所述加湿组件30的一侧。具体地,所述加湿组件30包括螺旋齿盘31、步进电机32和水槽33,所述螺旋齿盘31安装在所述步进电机32的输出端上,所述步进电机32安装在所述壳体10的内部,所述水槽33安装在所述壳体10的底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水槽33为上端开口的槽体结构,所述螺旋齿盘31的下端位于所述水槽10中,螺旋齿盘31的上端位于所述风轮21的下方。另外,所述步进电机32设置在所述水槽33一侧,水槽33的另一侧设有轴承34;所述螺旋齿盘31包括转轴和固定套设在转轴上的螺旋齿,所述转轴的一端安装在所述步进电机32的输出端,其另一端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轴承34上。其中,所述轴承34通过一轴承固定架35安装在所述水槽33远离步进电机32的一侧上。本实施例的壳体10包括前侧板13,所述前侧板13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壳体10的前端,所述进风口11位于所述前侧板13上,所述出风口12位于所述壳体10的底部后端。另外,所述前侧板13上设有注水口36,所述注水口36与所述水槽33连通设置;通过注水口36可直接往水槽33内添加水。另外,所述注水口36上设有透明可视窗,通过透明可视窗可直接看到水槽33内的水位情况。本实施例的风幕机还包括导风条,所述导风条设置在出风口12处,其两端枢接在所述壳体10上。另外,本实施例的风轮21为贯流风轮或离心风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述的加湿型风幕机,在原有的风幕机的结构上,通过在风轮组件的下方增设了加湿组件,该该加湿组件通过阿基米德扬水器原理,螺旋齿盘在步进电机的带动下经过水槽里的水后,其表面附上一层水膜,水膜在风轮组件的作用下经过高速风的作用迅速汽化成水分子混进空气里,然后加湿的空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湿型风幕机,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为空腔结构,所述壳体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n风轮组件,所述风轮组件包括风轮和驱动电机,所述风轮安装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内部;/n加湿组件,所述加湿组件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内部,且位于所述风轮的下方,所述壳体的进风口位于所述加湿组件的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湿型风幕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为空腔结构,所述壳体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
风轮组件,所述风轮组件包括风轮和驱动电机,所述风轮安装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内部;
加湿组件,所述加湿组件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内部,且位于所述风轮的下方,所述壳体的进风口位于所述加湿组件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型风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组件包括螺旋齿盘、步进电机和水槽,所述螺旋齿盘安装在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端上,所述步进电机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水槽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湿型风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为上端开口的槽体结构,所述螺旋齿盘的下端位于所述水槽中,螺旋齿盘的上端位于所述风轮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湿型风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进电机设置在所述水槽一侧,水槽的另一侧设有轴承;所述螺旋齿盘包括转轴和固定套设在转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金儒徐健都解博超李清泉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绿岛风空气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