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地热水采集及回灌的入户温控加热板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1366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地热水采集及回灌的入户温控加热板换装置,包括换热器、加热储罐,地热井的输水管道通过三通温控阀分别连接所述换热器、加热储罐,所述换热器、加热储罐之间通过输水管道连接,通过换热器对供暖的入户端进行供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三通温控阀设定额定温度。若水温满足额定温度,则水流通过换热器对地暖供热用户端进行供热;若温度不能达到设定温度,则水流进入加热储罐中,对水流进行加热,达到额定温度后,通过板换器对地热供暖用户端进行供热。使地热水能在短时间内达到供暖的额定温度,大大降低了设备的无效运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地热水采集及回灌的入户温控加热板换装置
本技术属于地热井
,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地热水采集及回灌的入户温控加热板换装置。
技术介绍
地热水成分复杂,内含有大量杂质,无法直接外排,容易污染环境,且若采取一次性开采地热水的方法是极为有限的,会导致地热水位下降,导致地热能不能得到持续利用,故通过回灌形成良性循环状态,在循环过程中,地热水不断将地球深部热能带到地表,从而使地热能得到持续利用。但随着我国对环保及清洁能源的重视,地热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在供暖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当回灌井刚调换为抽水井时,由于长期回灌,地热水温度处于较低的温度区间,往往在一个周或更长的时间内无法回复到额定温度,根本无法供暖,但是由于无法外排仍需要进行循环,导致运行设备在该时间段一直在做无用功,造成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地热水采集及回灌的入户温控加热板换装置。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地热水采集及回灌的入户温控加热板换装置,包括换热器、加热储罐,地热井的输水管道通过三通温控阀分别连接所述换热器、加热储罐,所述换热器、加热储罐之间通过输水管道连接,通过换热器对供暖的入户端进行供热。进一步的,地热井包括第一地热井、第二地热井,第一地热井、第二地热井与入户端之间均设置入户温控加热板换装置。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地热井、第二地热井内均配置回灌管道。进一步的,第一地热井的输水管道连通第一输水管道,第一输水管道经三通温控阀连接第二输水管道、第三输水管道,第二输水管道连接加热储罐,所述第一输水管道还连接第一分支输水管道,在所述第一输水管道上,所述第一输水管道与第一分支输水管道连接点后面设置第一无线控制阀,所述第一分支输水管道上分别设置第一逆止阀、第三无线控制阀,所述第一分支输水管道、通过换热器对入户端供热的第五输水管道、与加热储罐连接的第四输水管道均与所述第三输水管道连通,所述第四输水管道上设置第二无线控制阀;第二地热井的输水管道连通第六输水管道,第六输水管道经三通温控阀连接第七输水管道、第八输水管道,第七输水管道连接加热储罐,所述第六输水管道还连接第二分支输水管道,在所述第六输水管道上,所述第六输水管道与第二分支输水管道连接点前面设置第四无线控制阀,所述第二分支输水管道上分别设置第二逆止阀、第六无线控制阀,所述第二分支输水管道、通过换热器对入户端供热的第五输水管道、与加热储罐连接的第九输水管道均与所述第八输水管道连通,所述第九输水管道上设置第五无线控制阀。其中,加热储罐内设置阻隔挡板。所述阻隔挡板在所述加热储罐内交错排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三通温控阀设定额定温度。若水温满足额定温度,则水流通过换热器对地暖供热用户端进行供热;若温度不能达到设定温度,则水流进入加热储罐中,对水流进行加热,达到额定温度后,通过板换器对地热供暖用户端进行供热。使地热水能在短时间内达到供暖的额定温度,大大降低了设备的无效运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入户温控加热板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换热器,2加热储罐,3三通温控阀,4第一输水管道,5第二输水管道,6第三输水管道,7第一分支输水管道,8第一无线控制阀,9第一逆止阀,10第三无线控制阀,11第五输水管道,12第四输水管道,13第二无线控制阀,14第六输水管道,15第七输水管道,16第八输水管道,17第二分支输水管道,18第四无线控制阀,19第二逆止阀,20第六无线控制阀,21第九输水管道,22第五无线控制阀,23阻隔挡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的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的应用于地热水采集及回灌的入户温控加热板换装置,主要作用为在于地热水温度不达标及回灌井刚调换为抽水井时使用。当回灌井刚调换为抽水井时,由于长期回灌,地热水温度处于较低的温度区间,往往在一个周或更长的时间内无法回复到额定温度,此时抽取该地热水,需要对抽取出来水进行加热,然后供暖。随着抽水量增加,及地温的渐变恢复,地热水温度逐渐上升,达到设置温度后,正常供暖,不再需要对地热水进行加热。所述入户温控加热板换装置包括换热器1、加热储罐2,地热井的输水管道通过三通温控阀3分别连接所述换热器1、加热储罐2,所述换热器1、加热储罐2之间通过输水管道连接,通过换热器1对供暖的入户端进行供热。由于地热井抽水井-回灌井定期置换,该系统是一个对称系统,系统左侧与系统右侧装置相同。故,进一步的,第一地热井的输水管道连通第一输水管道4,第一输水管道4经三通温控阀3连接第二输水管道5、第三输水管道6,第二输水管道5连接加热储罐2,所述第一输水管道4还连接第一分支输水管道7,在所述第一输水管道4上,所述第一输水管道4与第一分支输水管道7连接点后面设置第一无线控制阀8,所述第一分支输水管道7上分别设置第一逆止阀9、第三无线控制阀10,所述第一分支输水管道7、通过换热器1对入户端供热的第五输水管道11、与加热储罐2连接的第四输水管道12均与所述第三输水管道6连通,所述第四输水管道12上设置第二无线控制阀13;第二地热井的输水管道连通第六输水管道14,第六输水管道14经三通温控阀3连接第七输水管道15、第八输水管道16,第七输水管道15连接加热储罐2,所述第六输水管道14还连接第二分支输水管道17,在所述第六输水管道14上,所述第六输水管道14与第二分支输水管道17连接点前面设置第四无线控制阀18,所述第二分支输水管道17上分别设置第二逆止阀19、第六无线控制阀20,所述第二分支输水管道17、通过换热器1对入户端供热的第五输水管道11、与加热储罐2连接的第九输水管道21均与所述第八输水管道16连通,所述第九输水管道21上设置第五无线控制阀22。当第一地热井为抽水井,第二地热井为回灌井时,入户温控加热板换装置的运行原理为:第一地热井抽取地热水进入第一输水管道4,第一无线控制阀8、第二无线控制阀13、第六无线控制阀20打开,第三无线控制阀10、第四无线控制阀18、第五无线控制阀22关闭,三通温控阀3设定额定温度,若水温满足额定温度,则水流通过第三输水管道6进入第五输水管道11,通过换热器1具体为板换换热器对地暖供热用户端进行供热;若温度不能达到设定温度,则水流通过第二输水管道5进入加热储罐2中,对水流进行加热,达到额定温度后,再进第五输水管道11通过换热器1对地热供暖用户端进行供热。为了更好的对第二输水管道5进入的水流加热,加热储罐焊接多个阻隔挡板23,使水流能够加热充分。当第一地热井为回灌井,第二地热井为抽水井时,则打开第三无线控制阀10、第四无线控制阀18、第五无线控制阀22,第一无线控制阀8、第二无线控制阀13、第六无线控制阀20关闭。地热水由第二地热井进入,经过三通温控阀3筛选,后由第一地热井回灌入地下。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地热水采集及回灌的入户温控加热板换装置,其特征是,入户温控加热板换装置包括换热器、加热储罐,地热井的输水管道通过三通温控阀分别连接所述换热器、加热储罐,所述换热器、加热储罐之间通过输水管道连接,通过换热器对供暖的入户端进行供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地热水采集及回灌的入户温控加热板换装置,其特征是,入户温控加热板换装置包括换热器、加热储罐,地热井的输水管道通过三通温控阀分别连接所述换热器、加热储罐,所述换热器、加热储罐之间通过输水管道连接,通过换热器对供暖的入户端进行供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地热水采集及回灌的入户温控加热板换装置,其特征是,地热井包括第一地热井、第二地热井,
第一地热井、第二地热井与入户端之间均设置入户温控加热板换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地热水采集及回灌的入户温控加热板换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地热井、第二地热井内均配置回灌管道。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应用于地热水采集及回灌的入户温控加热板换装置,其特征是,第一地热井的输水管道连通第一输水管道,第一输水管道经三通温控阀连接第二输水管道、第三输水管道,第二输水管道连接加热储罐,所述第一输水管道还连接第一分支输水管道,在所述第一输水管道上,所述第一输水管道与第一分支输水管道连接点后面设置第一无线控制阀,所述第一分支输水管道上分别设置第一逆止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帅良周亚醒史启朋孟甲刘肖袁成军石凤凤王乐张茜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鲁南地质工程勘察院山东省地勘局第二地质大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