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灯具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1327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灯具结构,包括机体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壳的一纵向板内侧面设置有灯槽和与灯槽连通的第一插槽,其另一纵向板内侧面第二插槽,灯槽内插入有LED灯条,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插设有导光板,LED灯条的发光部位与导光板的左侧面对应,位于所述机体壳一侧设置有电池体,另一侧的机体壳上具有温度数显屏。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增设的可以与机体壳一侧卡扣插接的电池,能够使得充电更加方便,其铁板的背面通过双面粘胶层与壁面进行固定安装后即可实现对灯具的定位安装,使得安装较为便捷,并且安装时可以在任意位置进行安装,以满足客户的需求;且增设的温度显示屏能够更好地进行对于橱柜内部温度的显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灯具结构
本技术属于灯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作为橱柜灯使用的LED灯具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作为橱柜灯使用的LED灯具是一种基于照明、装饰于一体的专用灯具,不仅要求有照明功能,而且要求外形美观、小巧,装拆方便。但是现有技术的橱柜灯使用金属或者塑胶弹片固定的橱柜灯,此结构一般是将筒灯作为橱柜灯,其必须要在橱柜上开设与筒灯对应匹配的孔才可实现进行安装,其安装较为繁琐,并且安装的位置受到限制,导致安装效果不理想,无法满足现代客户的需求,无温度显示功能,且现有灯具采用内置电池,使得电池充电灯不够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灯具结构,包括机体壳,机体壳的一纵向板内侧面设置有灯槽和与灯槽连通的第一插槽,其另一纵向板内侧面第二插槽,灯槽内插入有LED灯条,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插设有导光板,LED灯条的发光部位与导光板的左侧面对应,位于所述机体壳一侧设置有电池体,电池可整体与机体壳拔插,在需要充电的时候拔下;另一侧的机体壳上具有温度数显屏。还包括有一个透光板,插设于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插中且位于导光板外侧。导光板与透光板相互叠加后进行定位的具体结构为:第二插槽的内侧壁顶部设置有第三插槽;导光板的左侧部定位在第一插槽的位置处,导光板的右侧部定位在第二插槽的位置处;透光板的左右两侧通过设置定位凸块而形成有定位凹槽,其设置在机体壳的上部开口处;左侧定位凸块定位在第一插槽的上侧壁与导光板的左侧部顶面之间,右侧定位凸块定位在第三插槽内,且第一插槽的上侧部和第三插槽的上侧部分别抵触在两个定位凹槽内。电池体的外壳上开设有充电口,与内部电池电性连接,且该电池体的外壳上还开设有一个用于充电指示灯的光透出的穿孔。外壳上位于与机体壳接触面上设有第一连接体,第一连接体上设有第一导电柱,第二连接体上具有与第一导电柱匹配的第二导电柱电池与机体壳之间通过导电柱连接,外壳、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之间配合连接,第一连接体上设有与机体壳配合的插入体。还包括至少一个铁板,位于机体壳底部。机体壳内底部设置有至少一块磁块,且磁块的位置与铁板的位置对应。机体壳上具有第二插槽的纵向板内侧面还设置有灯槽和与第二插槽连通的通道,该灯槽内也设置有LED灯条,该LED灯条的发光部所发出的光经通道照射在导光板的右侧面。机体壳体分为导光板以及盖板,盖板和电路板贴合后装入机体壳内的插槽内且与其他需要扣合的配件进行扣合固定,导光板的长度小于机体壳的长度,且盖板与透光板的一端拼合后的板体长度与机体壳的长度一致,盖板的左右两侧通过设置定位条而形成有定位槽体,盖板的左侧部底面设置有与第一插槽的下侧壁位置对应抵触块,左侧定位条定位在第一插槽的上侧壁与导光板的左侧部顶面之间,右侧定位条定位在第三插槽内,且第一插槽的上侧部和第三插槽的上侧部分别抵触在两定位槽体内,抵触块抵触在第一插槽的下侧壁上。盖板的下方固定有电路板,电路板上设置红外感应器和一弹簧体,红外感应器贯穿盖板,电路板连接温度数显屏,且位于电路板上方的盖板上开设有触碰区,触碰区下压,使得弹簧压紧,控制电路板开关工作。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增设的可以与机体壳一侧扣合插接的电池体,能够使得充电更加方便,其铁板的背面通过双面粘胶层与壁面进行固定安装后即可实现对灯具的定位安装,使得安装较为便捷,并且安装时可以在任意位置进行安装,以满足客户的需求;且增设的温度显示屏能够更好地进行对于橱柜内部温度的显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立体图一;图2为本技术立体图二;图3a为本技术电池结构立体图;图3b为图3aA-A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电池体内部结构剖视爆炸图;图5为本技术机体壳内部剖视立体图;图6为本技术端盖部分剖视立体图;图7为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之间的连接关系剖视图一;图8为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之间的连接关系剖视图二附图标记:1-机体壳;2-灯槽;3-第一插槽;4-第二插槽;5-端盖;6-LED灯条;7-导光板;8-电池;9-温度数显屏;10-透光板;11-第三插槽;12-定位凸块;13-定位凹槽;14-充电口;15-穿孔;16-铁板;17-磁块;19-盖板;20-电路板;21-红外感应器;22-触碰区;23-弹簧;24-外壳;25-第一连接体;26-第一导电柱;27-第二连接体;28-第二导电柱;29-棱状条;30-直条;31-圆孔;32-磁铁块;33-凹槽;34-导电片。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从而对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作出更清楚地限定,下面就本技术的某些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以下仅是本技术构思的某些具体实施方式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其中对于相关结构的具体的直接的描述仅是为方便理解本技术,各具体特征并不当然、直接地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参阅附图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灯具结构,包括机体壳,机体壳的一纵向板内侧面设置有灯槽和与灯槽连通的第一插槽,其另一纵向板内侧面第二插槽,灯槽内插入有LED灯条,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插设有导光板,LED灯条的发光部位与导光板的左侧面对应,位于所述机体壳外部一端设置有电池体,电池体整体与机体壳进行拔插,在需要充电的时候拔下,通过充电口进行充电,充电完毕后插入机体壳一端,位于机体壳另一侧的机体壳上具有温度数显屏。还包括有一个透光板,插设于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插中且位于导光板外侧。导光板与透光板相互叠加后进行定位的具体结构为:第二插槽的内侧壁顶部设置有第三插槽;导光板的左侧部定位在第一插槽的位置处,导光板的右侧部定位在第二插槽的位置处;透光板的左右两侧通过设置定位凸块而形成有定位凹槽,其设置在机体壳的上部开口处;左侧定位凸块定位在第一插槽的上侧壁与导光板的左侧部顶面之间,右侧定位凸块定位在第三插槽内,且第一插槽的上侧部和第三插槽的上侧部分别抵触在两个定位凹槽内。上述结构其结构在安装导光板和透光板时,将导光板的一端和透光板的一端分别从机体壳的一端插入至插槽内进行定位,使得安装较为便捷,提升灯具组装效率。第二导电柱通过导电片与电池进行电性连接。上述连接关系如图7所示。电池体的外壳上开设有充电口,与内部电池电性连接,且该电池体外壳上还开设有一个用于充电指示灯的光透出的穿孔。外壳上位于与机体壳接触面上设有第一连接体,第一连接体上设有第一导电柱,第二连接体上具有与第一导电柱匹配的第二导电柱,电池与机体壳之间通过导电柱连接,外壳、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之间配合连接,上述部件之间固定连接。第一连接体上一体成型有与机体壳配合的插入体,插入体为位于上部的插入直条以及位于下部的棱状条。第二导电柱通过开设在第一连接体上的圆孔与第一导电柱导电连接。其中充电口通过现有连接方式与电池进行连接,用于对于电池的充电。其中电池可以与机体壳之间卡扣固定或者磁吸式进行插接。其中值得一提的是,第一连接体靠近机体壳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灯具结构,包括机体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壳(1)的一纵向板内侧面设置有灯槽(2)和与灯槽(2)连通的第一插槽(3),其另一纵向板内侧面第二插槽(4),灯槽(2)内插入有LED灯条(6),第一插槽(3)和第二插槽(4)插设有导光板(7),LED灯条(6)的发光部位与导光板(7)的左侧面对应,位于所述机体壳(1)一侧设置有电池体,另一侧的机体壳(1)上具有温度数显屏(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灯具结构,包括机体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壳(1)的一纵向板内侧面设置有灯槽(2)和与灯槽(2)连通的第一插槽(3),其另一纵向板内侧面第二插槽(4),灯槽(2)内插入有LED灯条(6),第一插槽(3)和第二插槽(4)插设有导光板(7),LED灯条(6)的发光部位与导光板(7)的左侧面对应,位于所述机体壳(1)一侧设置有电池体,另一侧的机体壳(1)上具有温度数显屏(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个透光板(10),插设于第一插槽(3)和第二插槽(4)插中且位于导光板(7)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灯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7)与透光板(10)相互叠加后进行定位的具体结构为:第二插槽(4)的内侧壁顶部设置有第三插槽(11);导光板(7)的左侧部定位在第一插槽(3)的位置处,导光板(7)的右侧部定位在第二插槽(4)的位置处;透光板(10)的左右两侧通过设置定位凸块(12)而形成有定位凹槽(13),其设置在机体壳(1)的上部开口处;左侧定位凸块(12)定位在第一插槽(3)的上侧壁与导光板(7)的左侧部顶面之间,右侧定位凸块(12)定位在第三插槽(11)内,且第一插槽(3)的上侧部和第三插槽(11)的上侧部分别抵触在两个定位凹槽(13)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体的外壳(24)上开设有充电口(14),与内部电池(8)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灯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4)上位于与机体壳(1)接触面上设有第一连接体(25),第一连接体(25)上设有第一导电柱(26),第二连接体(27)上具有与第一导电柱(26)匹配的第二导电柱(28)电池体与机体壳(1)之间通过导电柱连接,外壳(24)、第一连接体(25)和第二连接体(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道勇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宝博洛尼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