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撞击城市智慧路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1325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撞击城市智慧路灯,所述底部安装板的底部设有延长管,所述顶部安装板的上端设有第一安装立柱,所述第一安装立柱的外侧壁套设有防撞外壳,所述缓冲套筒和缓冲套杆的外侧位于接触板和缓冲板之间套设有弹性件,所述第一安装立柱的顶部连接有第二安装立柱,所述第二安装立柱的两侧均设有条状通孔,所述滚珠丝杠螺杆部的顶端设有路灯安装座,所述路灯安装座的两侧底部均设有灯罩,所述灯罩内均设有照明灯。当车辆行驶过程中不慎撞到本装置时,弹性件通过自身的弹性力将车辆撞击力进行二次缓冲处理,以减小车辆对本装置的撞击力,维修人员无需攀登至高处,即可对本装置进行维护,保证了维修人员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撞击城市智慧路灯
本技术涉及市政建设
,具体领域为一种防撞击城市智慧路灯。
技术介绍
道路照明是城市照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路灯常采用,高压钠灯360度发光,光损失大的缺点造成了能源的巨大浪费。当前,全球的环境在日益恶化,各国都在发展清洁能源。而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能源供需矛盾日渐突出,电力供应开始存在着严重短缺的局面,节能是所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开发新型高效、节能、寿命长、显色指数高、环保的LED路灯对城市照明节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以往设计的路灯在使用时,单一结构的柱体,一旦周边的车辆失控而撞向灯杆时,会直接撞击到整个柱体而造成的车毁人亡事故的发生,不仅不能保障了失控车辆的安全,而且路灯的使用寿命被大大缩短,实际使用效果不好,需要进行结构上的改进。同时现有的路灯在进行维护时,需要攀登至路灯顶部,不便维修。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防撞击城市智慧路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撞击城市智慧路灯,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撞击城市智慧路灯,包括配重块,所述配重块包括顶部安装板和底部安装板,所述顶部安装板和底部安装板之间设有连接柱,工作人员先将待安装的区域进行挖坑,然后将配重块下部的底部安装板放入到坑里面,使用水泥填充挖坑区域,水泥面刚好位于顶部安装板的上表面水平,待水泥干燥后,工作人员可使用螺栓或者焊接的方式将第一安装立柱与顶部安装板进行加固安装处理,所述连接柱呈中空设置,所述底部安装板的底部设有延长管,所述延长管的内部与连接柱相连通,所述顶部安装板的上端设有第一安装立柱,所述第一安装立柱的外侧壁套设有防撞外壳,所述防撞外壳的内部设有若干缓冲板,且缓冲板与防撞外壳的内侧壁相抵,所述缓冲板远离防撞外壳内侧壁一侧的侧壁均设有缓冲套筒的一端,所述缓冲套筒的另一端的均插入设有缓冲套杆的一端,所述缓冲套杆的另一端设有接触板,所述接触板与第一安装立柱的外侧壁相抵,所述缓冲套筒和缓冲套杆的外侧位于接触板和缓冲板之间套设有弹性件,当车辆行驶过程中不慎撞到本装置时,车辆撞击防撞外壳,防撞外壳对车辆进行一次缓冲处理,然后撞击区域的缓冲板向中部第一安装立柱中心位置移动,挤压弹性件缩短同时缓冲套杆进入缓冲套筒内部,弹性件通过自身的弹性力将车辆撞击力进行二次缓冲处理,双重的缓冲处理,以减小车辆对本装置的撞击力,同时通过接触板与第一安装立柱的外侧壁的接触面积,分散了受力时的冲击,之后通过弹性件的弹性对缓冲板进行复位,所述第一安装立柱的顶部连接有第二安装立柱,所述第一安装立柱和第二安装立柱的内部设有伸缩腔,所述第二安装立柱的底部设有调节槽,所述调节槽内设有滚珠丝杠的螺母部,所述滚珠丝杠的螺杆部设于第一安装立柱和第二安装立柱的伸缩腔内,所述第二安装立柱的两侧均设有条状通孔,所述滚珠丝杠螺杆部的顶端设有路灯安装座,所述路灯安装座的左右两端分别穿过条状通孔,所述路灯安装座的两侧底部均设有灯罩,所述灯罩内均设有照明灯,在需要对照明灯以及智能通信控制器和光敏元件进行修理维护时,通过旋转滚珠丝杠的螺母部,由于滚珠丝杠的螺杆部的上端与路灯安装座固定连接,同时路灯安装座的左右两端分别穿过条状通孔,起到对路灯安装座限位的作用,所以滚珠丝杠的螺母部在旋转的过程中能够带动滚珠丝杠的螺杆部在滚珠丝杠的螺母部进行上下竖直方向的运动,以此来调节路灯安装座的高度,维修人员无需攀登至高处,即可对照明灯以及智能通信控制器和光敏元件进行维护,保证了维修人员的安全性,所述路灯安装座的两侧顶部分别设有智能通信控制器和光敏元件,所述智能通信控制器分别与照明灯和光敏元件电性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智能通信控制器可以是内置SIM卡商用网络的信息发送装置,通过光敏元件可以感知外界光线的变化,当某一地区的外界光线过暗时,由智能通信控制器将环境过暗的信息发送到城市路灯管路系统服务器上,城市路灯管路系统进行判断照明灯是否工作,为道路提供照明。优选的,所述延长管的侧壁设有若干预埋件,通过预埋件能够增加了配重块的抓地性,降低了本装置在受到车辆冲击时发生倾倒的可能。优选的,所述防撞外壳的外表面设有反光带,通过反光带在受到车辆灯照射时可反光提示司机。优选的,所述缓冲板呈弧面设置且与防撞外壳的内侧壁相贴合,增加了缓冲板与防撞外壳的内侧壁的接触面积,分散了受力时的冲击。优选的,所述接触板呈弧面设置且与第一安装立柱的外侧壁相贴合,增加了接触板与第一安装立柱的外侧壁的接触面积,分散了受力时的冲击。优选的,所述调节槽的外侧设有保护外壳,所述保护外壳上设有挂锁,通过保护外壳对滚珠丝杠的螺母部进行保护,并通过挂锁进行锁定。优选的,所述防撞外壳包括第一防撞层和第二防撞层,所述第一防撞层设于第二防撞层的外侧,所述第一防撞层由橡胶材质制成,所述第二防撞层由金属材质制成,通过第一防撞层能够起到与失控车辆发生碰撞时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通过第二防撞层起到了对第一防撞层固定的作用。优选的,所述第一安装立柱的外侧壁位于防撞外壳的上侧设有遮挡板,且遮挡板呈倾斜设置,通过遮挡板能够保证在下雨天的时候既能够保护下方的防撞外壳以及其他部件被雨水淋湿,提高了本装置的使用寿命和维护周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种防撞击城市智慧路灯,当车辆行驶过程中不慎撞到本装置时,车辆撞击防撞外壳,防撞外壳对车辆进行一次缓冲处理,然后撞击区域的缓冲板向中部第一安装立柱中心位置移动,挤压弹性件缩短同时缓冲套杆进入缓冲套筒内部,弹性件通过自身的弹性力将车辆撞击力进行二次缓冲处理,双重的缓冲处理,以减小车辆对本装置的撞击力,同时通过接触板与第一安装立柱的外侧壁的接触面积,分散了受力时的冲击,在需要对照明灯以及智能通信控制器和光敏元件进行修理维护时,以此来调节路灯安装座的高度,维修人员无需攀登至高处,即可对照明灯以及智能通信控制器和光敏元件进行维护,保证了维修人员的安全性,通过光敏元件可以感知外界光线的变化,当某一地区的外界光线过暗时,由智能通信控制器将环境过暗的信息发送到城市路灯管路系统服务器上,城市路灯管路系统进行判断照明灯是否工作,为道路提供照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二安装立柱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配重块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防撞外壳的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缓冲套筒和缓冲套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配重块、101-顶部安装板、102-底部安装板、103-连接柱、2-延长管、3-第一安装立柱、4-防撞外壳、401-第一防撞层、402-第二防撞层、5-缓冲板、6-缓冲套筒、7-缓冲套杆、8-接触板、9-弹性件、10-第二安装立柱、11-调节槽、12-滚珠丝杠、13-条状通孔、14-路灯安装座、15-灯罩、16-照明灯、17-智能通信控制器、18-光敏元件、19-预埋件、20-反光带、21-保护外壳、22-遮挡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撞击城市智慧路灯,包括配重块(1),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块(1)包括顶部安装板(101)和底部安装板(102),所述顶部安装板(101)和底部安装板(102)之间设有连接柱(103),所述连接柱(103)呈中空设置,所述底部安装板(102)的底部设有延长管(2),所述延长管(2)的内部与连接柱(103)相连通,所述顶部安装板(101)的上端设有第一安装立柱(3),所述第一安装立柱(3)的外侧壁套设有防撞外壳(4),所述防撞外壳(4)的内部设有若干缓冲板(5),且缓冲板(5)与防撞外壳(4)的内侧壁相抵,所述缓冲板(5)远离防撞外壳(4)内侧壁一侧的侧壁均设有缓冲套筒(6)的一端,所述缓冲套筒(6)的另一端的均插入设有缓冲套杆(7)的一端,所述缓冲套杆(7)的另一端设有接触板(8),所述接触板(8)与第一安装立柱(3)的外侧壁相抵,所述缓冲套筒(6)和缓冲套杆(7)的外侧位于接触板(8)和缓冲板(5)之间套设有弹性件(9),所述第一安装立柱(3)的顶部连接有第二安装立柱(10),所述第一安装立柱(3)和第二安装立柱(10)的内部设有伸缩腔,所述第二安装立柱(10)的底部设有调节槽(11),所述调节槽(11)内设有滚珠丝杠(12)的螺母部,所述滚珠丝杠(12)的螺杆部设于第一安装立柱(3)和第二安装立柱(10)的伸缩腔内,所述第二安装立柱(10)的两侧均设有条状通孔(13),所述滚珠丝杠(12)螺杆部的顶端设有路灯安装座(14),所述路灯安装座(14)的左右两端分别穿过条状通孔(13),所述路灯安装座(14)的两侧底部均设有灯罩(15),所述灯罩(15)内均设有照明灯(16),所述路灯安装座(14)的两侧顶部分别设有智能通信控制器(17)和光敏元件(18),所述智能通信控制器(17)分别与照明灯(16)和光敏元件(18)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撞击城市智慧路灯,包括配重块(1),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块(1)包括顶部安装板(101)和底部安装板(102),所述顶部安装板(101)和底部安装板(102)之间设有连接柱(103),所述连接柱(103)呈中空设置,所述底部安装板(102)的底部设有延长管(2),所述延长管(2)的内部与连接柱(103)相连通,所述顶部安装板(101)的上端设有第一安装立柱(3),所述第一安装立柱(3)的外侧壁套设有防撞外壳(4),所述防撞外壳(4)的内部设有若干缓冲板(5),且缓冲板(5)与防撞外壳(4)的内侧壁相抵,所述缓冲板(5)远离防撞外壳(4)内侧壁一侧的侧壁均设有缓冲套筒(6)的一端,所述缓冲套筒(6)的另一端的均插入设有缓冲套杆(7)的一端,所述缓冲套杆(7)的另一端设有接触板(8),所述接触板(8)与第一安装立柱(3)的外侧壁相抵,所述缓冲套筒(6)和缓冲套杆(7)的外侧位于接触板(8)和缓冲板(5)之间套设有弹性件(9),所述第一安装立柱(3)的顶部连接有第二安装立柱(10),所述第一安装立柱(3)和第二安装立柱(10)的内部设有伸缩腔,所述第二安装立柱(10)的底部设有调节槽(11),所述调节槽(11)内设有滚珠丝杠(12)的螺母部,所述滚珠丝杠(12)的螺杆部设于第一安装立柱(3)和第二安装立柱(10)的伸缩腔内,所述第二安装立柱(10)的两侧均设有条状通孔(13),所述滚珠丝杠(12)螺杆部的顶端设有路灯安装座(14),所述路灯安装座(14)的左右两端分别穿过条状通孔(13),所述路灯安装座(14)的两侧底部均设有灯罩(15),所述灯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靓陈璐晴岳洁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科茂利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