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运输管密封接头及复合运输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1250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3: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运输管密封接头及复合运输管,复合运输管密封接头,包括左接头和右接头,所述左接头和右接头均包括金属管和紧贴在金属管内壁的内衬管,所述左接头的金属管的端部设有内螺纹,所述内衬管一端延伸覆在所述内螺纹上形成覆膜内螺纹,所述右接头的金属管设有外螺纹,所述右接头的内衬管延伸至右接头的金属管的外部向外翻并套在所述外螺纹上形成可与所述覆膜内螺纹配合的覆膜外螺纹,所述右接头的金属管的外部还设有连接紧固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的油气运输管连接强度低、密封性能差的缺点,提供一种可显著提高密封性能和连接强度的复合运输管密封接头及复合运输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运输管密封接头及复合运输管
本技术涉及混合油气水管道输送领域。具体为一种复合运输管密封接头及复合运输管。
技术介绍
油气输送领域需要采用金属管来输送液体、浆料或油气水等物料,随着运送距离和时间增加,物料流阻会显著增加,金属管体的腐蚀现象也会加剧。在地下、海底或深井环境条件下,金属管沿垂直深井深度可达10公里或沿水平方向距离长达几千公里以上,输送物料金属管内壁会产生物料沉积、结垢、结蜡导致阻力大,其温度也会高达150℃。同时,在输送高温油、气、水或油气水混合物料时,还可能会受到外力撞击而弯折,也会在物料的复杂反应下受到腐蚀作用,导致金属管流量下降、压力剧增、穿刺喷出、引燃或毒害性气体扩散等突出,其全密封是长期重大难题。现有技术采用内衬柔性高分子或高分子复合材料管,保护金属管表面流动性,现有的镀锌钢管及外覆塑层复合管可提高钢管抗腐蚀性,但该复合管的简单刚性连接和内壁塑层密封持效性都较差。现有的塑料接头密封连接技术的钢管-塑料接头间膨胀系数差异大。在受到撞击外力的情况下,现有的连接结构容易出现缝隙,甚至连接脱落的问题。总之,现有内衬复合管连接结构强度低、整体密封性差,在受到撞击外力时容易导致密封失效,这是运输油气水物料长期存在的重大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的油气运输管连接强度低、密封性能差的缺点,提供一种可显著提高密封性能和连接强度的复合运输管密封接头。本技术的复合运输管密封接头,包括左接头和右接头,所述左接头和右接头均包括金属管和紧贴在金属管内壁的内衬管,所述左接头的金属管设有内螺纹,所述左接头的内衬管覆在所述内螺纹上形成覆膜内螺纹,所述左接头的内衬管延伸至所述金属管设有内螺纹的端部之外向外翻套在并固定在金属管该端的外壁上,所述右接头的金属管设有外螺纹,所述右接头的内衬管延伸至右接头的金属管的外部向外翻并套在所述外螺纹上形成可与所述覆膜内螺纹配合的覆膜外螺纹,所述右接头的金属管的外部还设有连接紧固箍。作为优选,所述外螺纹包括第一螺纹段和第二螺纹段,所述第一螺纹段比第二螺纹段靠近所述金属管的端口,且所述第一螺纹段的螺距L1大于所述第二螺纹段的螺距L2,所述内衬管覆在所述第一螺纹段上。作为优选,L2≤L1≤1.5L2。作为优选,所述第二螺纹段具有4-10个螺距空间。作为优选,所述内螺纹和外螺纹的锥顶角为5°-9°。作为优选,所述覆膜内螺纹和覆膜外螺纹的锥顶角不大于3°。作为优选,所述覆膜内螺纹的沟槽体积为所述内螺纹的沟槽体积的50%-90%,所述覆膜外螺纹的沟槽体积为所述外螺纹的沟槽体积的50%-90%。作为优选,所述覆膜外螺纹的螺距为外螺纹螺距的10%-50%,所述覆膜内螺纹的螺距为内螺纹螺距的10%-50%。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复合运输管,包括金属管和紧贴在金属管内壁的内衬管,所述金属管的一端设有内螺纹,另一端设有外螺纹,所述内衬管一端延伸覆在所述内螺纹上形成覆膜内螺纹,所述内衬管另一端延伸至金属管另一端的外部向外翻并套在该端的外部覆在所述外螺纹上形成覆膜外螺纹,所述金属管设有外螺纹的一端的外部还设有连接紧固箍。本技术的复合运输管和复合运输管密封接头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将左接头的覆膜外螺纹与右接头的膜内螺纹相配合,使得两个运输管固定连接在一起。由于覆有柔性的内衬管,覆膜内螺纹和覆膜外螺纹之间的连接比内螺纹和外螺纹之间的连接更紧密,因而可以获得更好的密封性能。内衬管翻口套在外螺纹上,在-20-150℃温度下将外螺纹面全密封,阻隔管内物料侵入金属面,从而阻断其泄漏使金属面产生接触腐蚀。同时覆膜内螺纹和覆膜外螺纹之间可实现一定程度上的软连接,当接头部分受到外力冲击时,甚至发生小幅度的变形时,例如发生15°弯折时,仍可保持密封连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复合运输管密封接头的左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复合运输管密封接头的右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复合运输管密封接头的左接头与右接头装配后的横截面示意图。附图标记1左接头,11金属管,12内衬管,13覆膜内螺纹;2右接头,21金属管,22内衬管,23覆膜外螺纹,24第一螺纹段,25第二螺纹段,26连接紧固箍。具体实施方式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复合运输管密封接头的左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复合运输管密封接头的右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左接头1包括金属管11和紧贴在金属管内壁的内衬管12,内衬管12包括内表层、外表层和位于所述内表层与外表层之间的中间层。内衬管12外径大于金属管11内径,但二者的差值限于1.0mm内。内衬管12通过挤压拉伸工艺穿入到金属管内,吹入热空气激活内衬管外层的化合物粘接性,经冷却使内衬管12紧贴在金属管11内壁。左接头1的金属管11设有内螺纹,所述内衬管12一端延伸覆在所述内螺纹上形成覆膜内螺纹13。左接头1的内衬管12继续延伸至金属管11的外部,外翻套在金属管11的外壁上并与金属管11的外壁固定。所述右接头2包括金属管21和紧贴在所述金属管21内壁的内衬管22,内衬管22的结构与内衬管12的结构相同,且通过相同的工艺紧贴在金属管21上,所述右接头2的金属管21设有外螺纹,所述右接头2的内衬管22延伸至右接头2的金属管21的外部向外翻并套在所述外螺纹上形成可与所述覆膜内螺纹13配合的覆膜外螺纹23。通过将左接头1的覆膜内螺纹13与右接头2的覆膜外螺纹23相配合,使得左接头1与右接头2固定连接在一起,如图3所示,图3中为在覆膜外螺纹23和覆膜内螺纹13结合处截取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由于覆有柔性的内衬管,覆膜内螺纹13和覆膜外螺纹23之间的连接比内螺纹和外螺纹之间的连接更紧密,因而可以获得更好的密封性能。内衬管翻口套在外螺纹上,在-20-150℃温度下将外螺纹面全密封,阻隔管内物料侵入金属面,从而阻断其泄漏使金属面产生接触腐蚀。同时覆膜内螺纹和覆膜外螺纹之间可实现一定程度上的软连接,当接头部分受到外力冲击时,甚至发生小幅度的变形时,例如发生15°弯折时,仍可保持密封连接。作为优选的方案,左接头1和右接头2的金属管21上的所述内螺纹和外螺纹的锥顶角为5°-9°。覆膜后的内螺纹和外螺纹的锥顶角减小,螺距和沟槽体积也减小。在本技术中,所述覆膜内螺纹13和覆膜外螺纹23的锥顶角不大于3°。所述覆膜外螺纹23的螺距为外螺纹螺距的10%-50%,所述覆膜内螺纹23的螺距为内螺纹螺距13的10%-50%。所述覆膜内螺纹13的沟槽体积为所述内螺纹的沟槽体积的50%-90%,所述覆膜外螺纹23的沟槽体积为所述外螺纹的沟槽体积的50%-90%。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外螺纹包括第一螺纹段24和第二螺纹段25,所述第一螺纹段24比第二螺纹段25靠近所述金属管21的端口,且所述第一螺纹段24的螺纹的螺距L1大于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运输管密封接头,包括左接头和右接头,所述左接头和右接头均包括金属管和紧贴在金属管内壁的内衬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接头的金属管设有内螺纹,所述左接头的内衬管覆在所述内螺纹上形成覆膜内螺纹,所述左接头的内衬管延伸至所述金属管设有内螺纹的端部之外向外翻套在并固定在金属管该端的外壁上,所述右接头的金属管设有外螺纹,所述右接头的内衬管延伸至右接头的金属管的外部向外翻并套在所述外螺纹上形成可与所述覆膜内螺纹配合的覆膜外螺纹,所述右接头的金属管的外部还设有连接紧固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运输管密封接头,包括左接头和右接头,所述左接头和右接头均包括金属管和紧贴在金属管内壁的内衬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接头的金属管设有内螺纹,所述左接头的内衬管覆在所述内螺纹上形成覆膜内螺纹,所述左接头的内衬管延伸至所述金属管设有内螺纹的端部之外向外翻套在并固定在金属管该端的外壁上,所述右接头的金属管设有外螺纹,所述右接头的内衬管延伸至右接头的金属管的外部向外翻并套在所述外螺纹上形成可与所述覆膜内螺纹配合的覆膜外螺纹,所述右接头的金属管的外部还设有连接紧固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运输管密封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螺纹包括第一螺纹段和第二螺纹段,所述第一螺纹段比第二螺纹段靠近所述金属管的端口,且所述第一螺纹段的螺距L1大于所述第二螺纹段的螺距L2,所述内衬管覆在所述第一螺纹段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运输管密封接头,其特征在于,L2≤L1≤1.5L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运输管密封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纹段具有4-10个螺距长度。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扬船刘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炬松科技河北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