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温感器的远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12391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温感器的远控装置,包括弹簧、温感器、拐臂、弹簧盖和底座,底座安装固定在所述风阀外侧,风阀的转轴穿过底座设置并与所述拐臂中部连接固定;所述弹簧包括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拐臂的一端或两端分别与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一端连接,第一弹簧另一端通过弹簧盖与底座连接固定,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温感器的伸缩杆连接,温感器安装固定在所述底座上,且温感器的感应部分位于所述风阀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合理设计将温感孔位置、弹簧挂钩位置、空心螺母支架位置集成至此远控装置上,使阀门开启关闭更灵活,通过重新设计拐臂结构形态,使弹簧受力更合理,不会使弹簧出现塑性变形现象,从而让阀门运行更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温感器的远控装置
本技术涉及风阀
,尤其涉及一种带温感器的远控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远控带温感器的阀门是将温感器、弹簧挂钩、空心螺母支架直接安装在阀体H(机构)面,不能准确确定各部件的所在位置,在装配完成后,容易造成阀门开启、关闭不到位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温感器的远控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温感器的远控装置,包括弹簧、温感器、拐臂和弹簧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了一底座,底座安装固定在风阀外侧,风阀的转轴穿过底座设置并于底座外侧与所述拐臂中部连接固定;所述弹簧包括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拐臂的一端或两端分别与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一端连接,第一弹簧另一端通过弹簧盖与底座连接固定,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温感器的伸缩杆连接,温感器安装固定在所述底座上,且温感器的感应部分位于所述风阀内部。所述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分别位于所述拐臂同一侧,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分别与拐臂的两端一一对应连接,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分别向相反的旋转方向拉动所述拐臂,所述第一弹簧的拉力小于第二弹簧设置。所述拐臂还与一远控机构的拉绳连接,且拉绳用于与第一弹簧向同一旋转方向拉紧所述拐臂,且所述第一弹簧处于收缩状态,第二弹簧处于拉伸状态。所述温感器的后端安装在一管座内,所述管座与所述底座连接固定。所述拉绳中部通过固定支架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固定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和空心螺栓,所述支架本体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空心螺栓安装固定在所述支架本体内部,拉绳穿过所述空心螺栓设置。所述底座一侧侧面边缘设有与其连接的支脚,支脚与所述风阀连接固定,底座与风阀之间具有一装配空间。所述拐臂两侧还分别设有长条状的通孔,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端部的挂钩分别挂在所述通孔内并与拐臂活动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合理设计将温感孔位置、弹簧挂钩位置、空心螺母支架位置集成至此远控装置上,使阀门开启关闭更灵活,通过重新设计拐臂结构形态,使弹簧受力更合理,不会使弹簧出现塑性变形现象,从而让阀门运行更稳定。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阀门平时关闭时的轴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阀门开启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00远控机构、101拉绳、200底座、201支脚、301支架本体、302空心螺栓、400转轴、500拐臂、501通孔、601第一弹簧、602第二弹簧、701第一弹簧盖、702第二弹簧盖、800温感器、801伸缩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根据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带温感器的远控装置,包括弹簧、温感器800、拐臂500和弹簧盖,所述带温感器800的远控装置还包括了一底座200,底座200上分别安装有所述弹簧、温感器800、拐臂500和弹簧盖,其中:所述底座200一侧侧面边缘设有与其连接的支脚201,支脚201与底座200为一体结构并折弯成型,支脚201通过螺钉与风阀侧壁连接固定,底座200与风阀之间具有一装配空间,且所述风阀的转轴400穿过底座200设置并于底座200外侧与所述拐臂500中部连接固定,通过拐臂500制动控制所述风阀的转轴400的转动效果,用于控制风阀叶片的开启与关闭;所述弹簧包括第一弹簧601和第二弹簧602,第一弹簧601和第二弹簧602分别位于所述拐臂500同一侧,第一弹簧601和第二弹簧602分别与拐臂500的两端一一对应连接,第一弹簧601和第二弹簧602分别向相反的旋转方向拉动所述拐臂500,所述第一弹簧601的拉力小于第二弹簧602设置;进一步地,所述拐臂500两侧还分别设有长条状的通孔501,通孔501的长度方向沿拐臂500侧边的长度方向分布,通孔501的长度在3-5cm左右,第一弹簧601和第二弹簧602端部的挂钩分别挂在所述通孔501内并与拐臂500活动连接,通过通孔501的形状设置,使得第一弹簧601和第二弹簧602在拐臂500活动时,第一弹簧601和第二弹簧602端部也会滑动至相对靠近的通孔501一端,由于拐臂500的旋转角度与风阀的叶片一致,均为90度,故通孔501在旋转前和旋转后的角度会发生变化,通孔501的两端与第一弹簧601、第二弹簧602的远近关系也会发生交替变化,通过该结构,使得第一弹簧601和第二弹簧602的收缩和拉伸变化长度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在第一弹簧601和第二弹簧602收缩和拉伸时,相对于第一弹簧601和第二弹簧602端部固定的状态都会更短,用于在达到使用效果的前提下,减小第一弹簧601和第二弹簧602在收缩状态和拉伸状态的整体长度,从而减小了其本身的受力状态,从而降低第一弹簧601和第二弹簧602出现塑性变形现象的几率,提高第一弹簧601和第二弹簧602的使用寿命,从而让阀门运行更稳定;其中,所述第一弹簧601另一端还通过第一弹簧盖701与底座200连接固定,第一弹簧盖701为L型结构,第一弹簧盖701一侧与底座200通过螺丝连接固定,第一弹簧盖701另一侧上设有通孔501,第一弹簧601端部则挂在第一弹簧盖701的通孔501内,使得第一弹簧601两端分别得到固定;所述第二弹簧602的另一端与所述温感器800的伸缩杆801连接,温感器800的后端安装在一管座内,所述管座嵌入至所述底座200预留的开口内并与之连接固定,使得温感器800得以固定,且温感器800的感应部分位于所述风阀内部,用于根据风阀内部的空气温度进行动作,其中本实施例所使用的温感器800的伸缩杆801可以在温感器800感温材料熔融的状态下,由于通过感温材料连接的制动杆断开,使得温感器800内部的弹簧动作,从而收回伸缩杆801,对应的则失去对第二弹簧602的限位效果,第二弹簧602该侧端部则脱落并处于自由状态,上述温感器800的结构为现有技术,其具体结构及工作原理在此不在详细描述。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弹簧602与温感器800连接的一端外侧还设有第二弹簧盖702,第二弹簧盖702为Z型结构,第二弹簧盖702一端与底座200连接固定,第二弹簧盖702另一端位于温感器800外侧,且该侧设有通孔501,通孔501可以用于温感器800动作之后,第二弹簧602的临时挂接固定,也可以用于温感器800的伸缩杆801固定,使其内壁可以对伸缩杆801进行限位,分担第二弹簧602对伸缩杆801造成的拉力;所述拐臂500还与一远控机构100的拉绳101连接,且拉绳101用于与第一弹簧601向同一旋转方向拉紧所述拐臂500,且所述第一弹簧601处于收缩状态,第二弹簧602处于拉伸状态,所述拉绳101中部通过固定支架安装在所述底座200上,所述固定支架包括支架本体301和空心螺栓302,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温感器的远控装置,包括弹簧、温感器、拐臂和弹簧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了一底座,底座安装固定在风阀外侧,风阀的转轴穿过底座设置并于底座外侧与所述拐臂中部连接固定;/n所述弹簧包括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拐臂的一端或两端分别与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一端连接,第一弹簧另一端通过弹簧盖与底座连接固定,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温感器的伸缩杆连接,温感器安装固定在所述底座上,且温感器的感应部分位于所述风阀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温感器的远控装置,包括弹簧、温感器、拐臂和弹簧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了一底座,底座安装固定在风阀外侧,风阀的转轴穿过底座设置并于底座外侧与所述拐臂中部连接固定;
所述弹簧包括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拐臂的一端或两端分别与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一端连接,第一弹簧另一端通过弹簧盖与底座连接固定,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温感器的伸缩杆连接,温感器安装固定在所述底座上,且温感器的感应部分位于所述风阀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温感器的远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分别位于所述拐臂同一侧,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分别与拐臂的两端一一对应连接,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分别向相反的旋转方向拉动所述拐臂,所述第一弹簧的拉力小于第二弹簧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温感器的远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拐臂还与一远控机构的拉绳连接,且拉绳用于与第一弹簧向同一旋转方向拉紧所述拐臂,且所述第一弹簧处于收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新华张丽生赵德凯赵海静刘悦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格瑞德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