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换向节流阀
本技术涉及液压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换向节流阀。
技术介绍
换向阀是实现液压系统中油液的流通、切断和换向以及压力卸载和顺序动作控制的阀门。在使用的过程中,换向阀靠阀芯与阀体的相对运动的方向控制阀。然而,目前在换向阀领域,功能都是单一的,所适用的范围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于某些领域在系统技术上如果需要更新提高,常规的阀往往无法满足需求,需要采取多种不同的阀来组合完成系统的需求,但这样会使得整个液压系统更加复杂,成本更高,且维修更加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换向节流阀。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换向节流阀,包括:阀体;阀套,所述阀套设于所述阀体的腔体内,所述阀套与所述阀体之间形成第一回油槽和第二回油槽,所述阀套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回油槽相对应的连接孔,还设有与所述第二回油槽相对应的连接孔,所述阀体上设有贯穿阀套的第一工作油口、进油口、第二工作油口和出油口,所述出油口同时与所述第一回油槽和所述第二回油槽相通;阀芯,所述阀芯螺纹连接在阀套内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换向节流阀,其特征在于,包括:/n阀体;/n阀套,所述阀套设于所述阀体的腔体内,所述阀套与所述阀体之间形成第一回油槽和第二回油槽,所述阀套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回油槽相对应的连接孔,还设有与所述第二回油槽相对应的连接孔,所述阀体上设有贯穿阀套的第一工作油口、进油口、第二工作油口和出油口,所述出油口同时与所述第一回油槽和所述第二回油槽相通;/n阀芯,所述阀芯螺纹连接在阀套内,所述阀芯与所述阀套之间形成第一空腔、第二空腔和第三空腔,所述第一空腔与所述连接孔相通,使得所述第一空腔与所述第二回油槽相通,所述阀芯上设有菱形节流口,所述第一空腔与所述第二空腔通过所述菱形节流口相通;/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向节流阀,其特征在于,包括:
阀体;
阀套,所述阀套设于所述阀体的腔体内,所述阀套与所述阀体之间形成第一回油槽和第二回油槽,所述阀套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回油槽相对应的连接孔,还设有与所述第二回油槽相对应的连接孔,所述阀体上设有贯穿阀套的第一工作油口、进油口、第二工作油口和出油口,所述出油口同时与所述第一回油槽和所述第二回油槽相通;
阀芯,所述阀芯螺纹连接在阀套内,所述阀芯与所述阀套之间形成第一空腔、第二空腔和第三空腔,所述第一空腔与所述连接孔相通,使得所述第一空腔与所述第二回油槽相通,所述阀芯上设有菱形节流口,所述第一空腔与所述第二空腔通过所述菱形节流口相通;
所述阀芯通过螺旋转动在所述阀套内沿轴向移动,根据阀芯移动的位置不同,阀芯在第一工作位、第二工作位、第三工作位、第四工作位和第五工作位之间进行切换;
当阀芯处于第一工作位时,其中,进油口通过所述第二空腔与所述第一工作油口相通,且由所述进油口进入所述第二空腔的部分油液通过所述菱形节流口由所述第二空腔进入所述第一空腔,然后由所述第一空腔流入所述第二回油槽,最后流到所述出油口;同时,所述第二工作油口通过所述第三空腔与所述出油口相通;
阀芯在外力作用下向C方向移动,当阀芯处于第二工作位时,同时,所述菱形节流口与所述第一空腔接触的面积随着阀芯移动的轴向距离的增大逐步减小;其中,所述进油口通过所述第二空腔与所述第一工作油口相通,由于菱形节流口与第一空腔接触的面积的逐步减小,使得由第二空腔进入所述第一空腔的油液逐步减少,然后由所述第一空腔进入所述第二回油槽的油液也逐步减少,最后流到所述出油口的油液也逐步减少;同时,所述第二工作油口内的油液通过所述第三空腔与所述出油口相通;
阀芯在外力作用下进一步向C方向移动,当阀芯处于第三工作位时,靠近所述第一空腔部分的菱形节流口被阀套的内侧壁密封,所述第二空腔与所述第一空腔不相通;所述进油口通过所述第二空腔与所述第一工作油口相通,由所述进油口进入所述第二空腔的部分油液无法通过所述菱形节流口由所述第二空腔进入所述第一空腔,然后无法由所述第一空腔流入所述第二回油槽,最后无法流到出油口;同时,所述第二工作油口内的油液通过所述第三空腔与所述出油口相通;
阀芯在外力作用下继续向C方向移动,当阀芯处于第四工作位时,靠近第一空腔部分的菱形节流口被阀套的内侧壁密封,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成军,王海勇,沈安明,王从贤,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鑫高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