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角框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0975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3: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阴角框架。阴角框架包括:框体,所述框体包括依次连接的安装面、第一调平面和第二调平面,所述安装面与第二调平面相背且平行设置,所述第一调平面垂直于所述第二调平面,所述安装面上开设有卡槽;定位板,所述定位板安装在所述框体上,所述定位板包括定位面,所述定位面与所述安装面共面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阴角框架,提高了两个墙面板在连接处的稳定性,增加了墙面板的整体结构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阴角框架
本技术涉及建筑装饰
,尤其涉及一种阴角框架。
技术介绍
阴角指墙面上凹进去的墙角,又称之为内角。现有技术中,阴角上一般设置在阴角条,阴角条可以对阴角两侧的墙面板起过渡连接作用,也对阴角起到保护和装饰的作用。专利技术人在实现专利技术创造的过程发现,在阴角上安装阴角条存在以下不足:阴角条具有一定的柔性,阴角两侧的墙面板通过阴角条安装在阴角上后,两个墙面板之间在连接处稳定性差,影响墙面板整体的结构强度。因此,有必要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阴角框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两个墙面板在连接处的稳定性,增加墙面板的整体结构强度。本技术提供的阴角框架包括:框体,所述框体包括依次连接的安装面、第一调平面和第二调平面,所述安装面与所述第二调平面相背且平行设置,所述第一调平面垂直于所述第二调平面,所述安装面上开设有卡槽;定位板,所述定位板安装在所述框体上,所述定位板包括定位面,所述定位面与所述安装面共面设置。可选的,所述框体上沿垂直于所述第一调平面的方向开设有第一调节孔。可选的,所述阴角框架还包括第一调节脚,所述第一调节脚包括相连接的第一螺杆和第一螺帽,所述第一调节孔为螺纹孔,所述第一螺杆螺接在所述第一调节孔内,所述第一螺帽位于所述第一调平面外并与所述第一调平面相对设置。可选的,所述框体上沿垂直于所述第二调平面的方向开设有第二调节孔。可选的,所述阴角框架还包括第二调节脚,所述第二调节脚包括相连接的第二螺杆和第二螺帽,所述第二调节孔为螺纹孔,所述第二螺杆螺接在所述第二调节孔内,所述第二螺帽位于所述第二调平面外并与所述第二调平面相对设置。可选的,所述阴角框架还开设有第一调节腔,所述第一调节腔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调平面,所述第一调节腔与所述第一调节孔相交。可选的,所述第一调节腔内安装有第一加强板,所述第一调节孔贯穿所述第一加强板。可选的,所述框体上还开设有第二调节腔,所述第二调节腔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二调平面,所述第二调节腔与所述第二调节孔相交。可选的,所述第二调节腔内安装有第二加强板,所述第二调节孔贯穿所述第二加强板。可选的,所述框体与所述定位板一体成型。本技术提供的阴角框架,安装在阴角上后,第一调平面和第二调平面分别抵接在阴角上相邻的两个墙面上,定位板用于贴合设置在横向设置的墙面板上,卡槽用于卡接竖向设置的墙面板,横向设置的墙面板(与第二调平面相平行的墙面板)和竖向设置的墙面板(与第一调平面相平行的墙面板)经过阴角框架的定位后,可以稳固地安装在阴角上,提高了墙面板整体结构的稳定性。附图说明下面将通过附图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中优选实施例,以助于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优点,其中:图1为本技术可选实施例提供的阴角框架的第一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可选实施例提供的阴角框架的第二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图1为本技术可选实施例提供的阴角框架的第一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可选实施例提供的阴角框架的第二结构示意图。如图1至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阴角框架,包括框体1和定位板2。请同时参照图1至图2,所述框体1包括依次连接的安装面11、第一调平面13和第二调平面14,所述安装面11与第二调平面14相背且平行设置,所述第一调平面13垂直于所述第二调平面14,所述安装面11上开设有卡槽12;所述定位板2安装在所述框体1上,所述定位板2包括定位面21,所述定位面21与所述安装面11共面设置。本技术提供的阴角框架,安装在阴角上后,第一调平面13和第二调平面14分别抵接在阴角上相邻的两个墙面上,定位板2用于贴合设置在横向设置的墙面板上,卡槽12用于卡接竖向设置的墙面板,横向设置的墙面板(与第二调平面14相平行的墙面板)和竖向设置的墙面板(与第一调平面13相平行的墙面板)经过阴角框架的定位后,可以稳固地安装在阴角上,提高了墙面板整体结构的稳定性。较佳的,所述框体1上沿垂直于所述第一调平面13的方向开设有第一调节孔。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调节孔可以用于安装调节件,以调节与第一调平面13相平行的墙面板与墙面之间的垂直距离。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阴角框架还包括第一调节脚22,所述第一调节脚22包括相连接的第一螺杆23和第一螺帽24,所述第一调节孔为螺纹孔,所述第一螺杆23螺接在所述第一调节孔内,所述第一螺帽24位于所述第一调平面13外并与所述第一调平面13相对设置。第一螺帽24用于抵接在墙面上,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螺杆23可以通过旋进或者旋出第一调节孔,以调节第一螺帽24与第一调平面13之间的距离,进而快速地调节与第一调平面13相平行的墙面板与墙面之间的垂直距离,高效调平。同样的,所述框体1上沿垂直于所述第二调平面14的方向开设有第二调节孔。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调节孔可以用以安装调节件,以调节与第二调平面14相平行的墙面板与墙面之间的垂直距离。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阴角框架还包括第二调节脚25,所述第二调节脚25包括相连接的第二螺杆26和第二螺帽27,所述第二调节孔为螺纹孔,所述第二螺杆26螺接在所述第二调节孔内,所述第二螺帽27位于所述第二调平面14外并与所述第二调平面14相对设置。第二螺帽27用于抵接在墙面上,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螺杆26可以通过旋进或者旋出第二调节孔,可以调节第二螺帽27与第二调平面14之间的距离,进而快速地调节与第二调平面14相平行的墙面板与墙面之间的垂直距离。可选的,所述阴角框架还开设有第一调节腔15,所述第一调节腔15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调平面13,所述第一调节腔15与所述第一调节孔相交。第一调节腔15可以减小第一螺杆23在第一调节孔内旋进或者旋出的阻力,降低第一螺杆23在第一调节孔内旋转调节的难度。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第一调节腔15内安装有第一加强板17,所述第一调节孔贯穿所述第一加强板17。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加强板17可以增加第一调节腔15内的结构强度,增加框体1的结构稳定性。进一步地,第一调节腔15可以是四方体空腔,第一加强板17上相对设置的两边分别安装在四方体空腔相对设置的两个夹角上,将四方体分成两个三角形,以对角线的形式对第一调节腔15起到支撑加强的效果。同样的,所述框体1上还开设有第二调节腔16,所述第二调节腔16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二调平面14,所述第二调节腔16与所述第二调节孔相交。第二调节腔16可以减小第二螺杆26在第二调节孔内旋进或者旋出的阻力,降低第二螺杆26在第二调节孔内旋转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阴角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n框体,所述框体包括依次连接的安装面、第一调平面和第二调平面,所述安装面与所述第二调平面相背且平行设置,所述第一调平面垂直于所述第二调平面,所述安装面上开设有卡槽;/n定位板,所述定位板安装在所述框体上,所述定位板包括定位面,所述定位面与所述安装面共面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阴角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框体,所述框体包括依次连接的安装面、第一调平面和第二调平面,所述安装面与所述第二调平面相背且平行设置,所述第一调平面垂直于所述第二调平面,所述安装面上开设有卡槽;
定位板,所述定位板安装在所述框体上,所述定位板包括定位面,所述定位面与所述安装面共面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阴角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上沿垂直于所述第一调平面的方向开设有第一调节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阴角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阴角框架还包括第一调节脚,所述第一调节脚包括相连接的第一螺杆和第一螺帽,所述第一调节孔为螺纹孔,所述第一螺杆螺接在所述第一调节孔内,所述第一螺帽位于所述第一调平面外并与所述第一调平面相对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阴角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上沿垂直于所述第二调平面的方向开设有第二调节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阴角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阴角框架还包括第二调节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欣欣丁泽成王文广周东珊余广王金泉林显杨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