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结构保温复合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0971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3: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结构保温复合板,包括保护层,所述保护层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保温层,所述保护层包括装饰层,所述装饰层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加强筋层,所述加强筋层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阻燃层,所述阻燃层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水层,所述保温层包括保温填充层,所述保温填充层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纤维层,所述纤维层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备不易断裂韧性强和防火防水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保温复合板在使用的过程中保温复合板容易断裂韧性差,防火防水的效果也差,并且不具备铺设稳定的功能,在安装时或者安装后容易产生脱落,进而影响产品的品质和产品使用安全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结构保温复合板
本技术涉及建筑
,具体为一种建筑结构保温复合板。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环保和建立节约型社会的需要,国家一直在大力提倡和推广建筑节能,因此各种建筑墙体保温技术不断涌现,其中采用保温复合板安装于墙体是最通用的技术之一,墙体保温板最初为单一的保温层构成,后来发展为保温层和装饰面板层复合而成,但是现有保温复合板在使用的过程中保温复合板容易断裂韧性差,防火防水的效果也差,并且不具备铺设稳定的功能,在安装时或者安装后容易产生脱落,进而影响产品的品质和产品使用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结构保温复合板,具备不易断裂韧性强和防火防水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保温复合板在使用的过程中保温复合板容易断裂韧性差,防火防水的效果也差,并且不具备铺设稳定的功能,在安装时或者安装后容易产生脱落,进而影响产品的品质和产品使用安全性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结构保温复合板,包括保护层,所述保护层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保温层,所述保护层包括装饰层,所述装饰层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加强筋层,所述加强筋层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阻燃层,所述阻燃层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水层,所述保温层包括保温填充层,所述保温填充层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纤维层,所述纤维层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优选的,所述保护层和保温层右侧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开设有连接孔,所述保护层和保温层左侧的前侧和后侧均开设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内腔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螺纹孔,所述保护层顶部的四角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底部与螺纹孔的顶部连通,所述连接板和矩形槽相适配。优选的,所述装饰层由铝塑板制成,所述加强筋层由金属网制成,所述阻燃层由氯化橡胶制成,所述防水层由阻水纱和阻水粉制成。优选的,所述保温填充层由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制成,所述纤维层由纤维制成,所述底板由木板制成。优选的,所述保温填充层的顶部与防水层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保护层的厚度大于保温层的厚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保护层、保温层、装饰层、加强筋层、阻燃层、防水层、保温填充层、纤维层和底板进行配合,具备不易断裂韧性强和防火防水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保温复合板在使用的过程中保温复合板容易断裂韧性差,防火防水的效果也差,并且不具备铺设稳定的功能,在安装时或者安装后容易产生脱落,进而影响产品的品质和产品使用安全性的问题。2、本技术通过设置连接板、连接孔、矩形槽、螺纹孔和凹槽,方便保温复合板两两之间进行固定,防止保温复合板的掉落,对人们造成损伤,通过设置装饰层,装饰层由铝塑板制成,具有很强的韧性,对保温复合板起到保护的作用,通过设置加强筋层,加强筋层由金属网制成,具有较硬的结构强度,提高了保温复合板的抗冲击能力,避免因撞击而破裂,对保温复合板起到保护的作用,以及能够为保温层提供足够的支撑,通过设置阻燃层,阻燃层由氯化橡胶制成,具有耐火性能,遇火时膨胀产生的泡沫可以炭化隔绝火源,能够对保温复合板起到很好的保护,通过设置防水层,防水层由阻水纱和阻水粉制成,可以很好的隔绝来自保温复合板以外的水分,当保温复合板进水时,阻水粉或阻水纱遇水会膨胀,将间隙堵住,阻止水的渗透,能够对保温复合板起到保护作用,通过设置保温填充层,保温填充层由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制成,具有很好的保温性能,能将热量保存的时间更久,同时对保温复合板起到支撑的作用,通过设置纤维层,纤维层由纤维制成,起到很好的减震缓冲作用,使保温复合板更加的稳定,同时具有一定的保温作用,通过设置底板,底板由木板制成,防止纤维层裸露在外面,影响保温复合板的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保护层结构剖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保温层结构剖视示意图。图中:1保护层、2保温层、3装饰层、4加强筋层、5阻燃层、6防水层、7保温填充层、8纤维层、9底板、10连接板、11连接孔、12矩形槽、13螺纹孔、14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技术的保护层1、保温层2、装饰层3、加强筋层4、阻燃层5、防水层6、保温填充层7、纤维层8、底板9、连接板10、连接孔11、矩形槽12、螺纹孔13和凹槽14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请参阅图1-3,一种建筑结构保温复合板,包括保护层1,保护层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保温层2,保护层1包括装饰层3,装饰层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加强筋层4,加强筋层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阻燃层5,阻燃层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水层6,保温层2包括保温填充层7,保温填充层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纤维层8,纤维层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9,保护层1和保温层2右侧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0,连接板10的顶部开设有连接孔11,保护层1和保温层2左侧的前侧和后侧均开设有矩形槽12,矩形槽12内腔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螺纹孔13,保护层1顶部的四角均开设有凹槽14,凹槽14的底部与螺纹孔13的顶部连通,连接板10和矩形槽12相适配,通过设置连接板10、连接孔11、矩形槽12、螺纹孔13和凹槽14,方便保温复合板两两之间进行固定,防止保温复合板的掉落,对人们造成损伤,装饰层3由铝塑板制成,加强筋层4由金属网制成,阻燃层5由氯化橡胶制成,防水层6由阻水纱和阻水粉制成,通过设置装饰层3,装饰层3由铝塑板制成,具有很强的韧性,对保温复合板起到保护的作用,通过设置加强筋层4,加强筋层4由金属网制成,具有较硬的结构强度,提高了保温复合板的抗冲击能力,避免因撞击而破裂,对保温复合板起到保护的作用,以及能够为保温层2提供足够的支撑,通过设置阻燃层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结构保温复合板,包括保护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保温层(2),所述保护层(1)包括装饰层(3),所述装饰层(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加强筋层(4),所述加强筋层(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阻燃层(5),所述阻燃层(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水层(6),所述保温层(2)包括保温填充层(7),所述保温填充层(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纤维层(8),所述纤维层(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结构保温复合板,包括保护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保温层(2),所述保护层(1)包括装饰层(3),所述装饰层(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加强筋层(4),所述加强筋层(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阻燃层(5),所述阻燃层(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水层(6),所述保温层(2)包括保温填充层(7),所述保温填充层(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纤维层(8),所述纤维层(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结构保温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1)和保温层(2)右侧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0),所述连接板(10)的顶部开设有连接孔(11),所述保护层(1)和保温层(2)左侧的前侧和后侧均开设有矩形槽(12),所述矩形槽(12)内腔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螺纹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茶凤良
申请(专利权)人:世纪良基集团环保材料研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