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0952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3:11
一种旋转电机,包括:转轴,所述转轴能旋转地支承于前轴承和后轴承;励磁铁芯,所述励磁铁芯固接于转轴;以及带轮,所述带轮在转轴的一端侧与转轴一体且能旋转地嵌合,其中,从转轴的一端侧朝向另一端侧依次配置带轮、前轴承、励磁铁芯,通过安装于在转轴的一端侧形成的阳螺纹的螺母,带轮被紧固于转轴,转轴在轴向上的前轴承与励磁铁芯之间的位置处具有朝径向外侧突出的檐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旋转电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安装有控制装置的控制装置一体型旋转电机。
技术介绍
作为旋转电机与控制装置成一体的控制装置一体型旋转电机,已知有一种车用交流发电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的车用交流发电机在转轴的一个自由端即条带驱动侧从与条带驱动侧相反一侧依次具有励磁铁芯、间隔件、轴承部件和带轮,以作为与螺母一起配备于转轴的部件。以往,车用交流发电机从发动机侧经由条带对带轮施加输入转矩,从而使带轮旋转。当带轮旋转时,通过在转轴一端切出的螺纹和安装于该螺纹的螺母使安装于转轴的部件旋转。即,成为当带轮旋转时能利用带轮与除此之外的紧固构件的接地面之间产生的摩擦力使带轮与其它紧固构件一体地旋转的结构。此外,励磁铁芯成为无法相对于转轴朝与条带驱动侧相反一侧移动的结构。作为其理由,列举以下两种结构。使用如下转轴:在转轴的与条带驱动侧相反一侧,具有转轴的直径沿着励磁铁芯的条带驱动侧相反一侧的末端面局部较粗的檐部的转轴或是在转轴的外周中的励磁铁芯所在的外周面具有滚花的转轴。通过这种结构,能使励磁铁芯与转轴固定。这种转轴为了起到以与条带驱动侧相反一侧的檐部为螺栓头的螺栓的作用,利用螺母和转轴的檐部或是螺母和转轴的滚花,使励磁铁芯、间隔件、轴承部件和带轮紧固。另外,从提高磁特性的目的出发,励磁铁芯一般使用碳含量少的钢材。因而,励磁铁芯是通过螺母和转轴的檐部紧固的部件中的强度较弱的部件。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7-112775号公报专利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然而,在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技术问题。在专利文献1的车用交流发电机中,在对带轮施加有过大的输入转矩的情况下,在转轴与螺母之间的紧固部件的接地面处产生的摩擦力不足,会产生带轮的打滑和螺母的带动。其结果是,会引起螺母松动,因此,存在发生螺母或带轮脱落而引发事故这样的问题。在现有技术中,作为利用螺母被相对于转轴紧固的部件,存在励磁铁芯、间隔件、轴承部件和带轮。在此,励磁铁芯使用碳含量少且柔软的材料。因此,与其它部件相比,励磁铁芯的屈服应力较小。因而,所使用的螺母的紧固转矩被设定为低范围,以免励磁铁芯屈服或损伤。换言之,现有技术无法充分地扩大螺母的螺紧转矩。其结果是,现有技术无法解决施加有过大的输入转矩时的螺母的松动和带轮的不需要的打滑等问题。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作,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转电机,该旋转电机具有能通过使励磁铁芯免受轴力来实现螺母的螺紧转矩的扩大和轴力的扩大,其结果是实现对带轮打滑进行限制的力的扩大的结构。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旋转电机包括:转轴,所述转轴能旋转地支承于前轴承和后轴承;励磁铁芯,所述励磁铁芯固接于转轴;以及带轮,所述带轮在转轴的一端侧与转轴一体且能旋转地嵌合,其中,从转轴的一端侧朝向另一端侧依次配置带轮、前轴承、励磁铁芯,通过安装于在转轴的一端侧形成的阳螺纹的螺母,带轮被紧固于转轴,转轴在轴向上的前轴承与励磁铁芯之间的位置处,具有朝径向外侧突出的檐部。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旋转电机,包括在轴承与励磁铁芯之间具有使转轴的直径增大了的檐部,并使由螺母的螺紧力产生的轴力的影响不波及至励磁铁芯的结构。由此,能使励磁铁芯免受轴力。其结果是,实现螺母的螺紧力的转矩扩大和由螺纹的轴力产生的摩擦力的扩大,从而能扩大针对带轮打滑进行限制的力。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1的旋转电机的剖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1中的旋转电机的实施热处理的转轴的剖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1中的旋转电机的实施热处理的带轮的剖视图。图4是将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2的旋转电机的转轴及其周边部放大的剖视图。图5是将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3的旋转电机的转轴及其周边部放大的剖视图。图6是将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4的旋转电机的转轴及其周边部放大的剖视图。图7是将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4的变形例的旋转电机的转轴及其周边部放大的剖视图。图8A是将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5的旋转电机的转轴及其周边部放大的剖视图。图8B是图8A中在A-A线处切断的剖视图。图9A是将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6的旋转电机的转轴及其周边部放大的剖视图。图9B是图9A中在B-B线处切断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基于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旋转电机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实施方式1图1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1的旋转电机的剖视图。本实施方式1的旋转电机是控制装置一体型旋转电机,其装设于车辆,用于驱动的辅助和发电。控制装置一体型旋转电机1一体地包括旋转电机主体1a和控制装置1b。旋转电机主体1a构成为包括励磁铁芯2、定子3、前支架4、后支架5、前轴承7、后轴承8、冷却风扇20、21和转轴22。在定子3处卷装有定子绕组3a。在定子3的内周侧设置有励磁铁芯2。励磁铁芯2以励磁绕组2a卷装于铁芯2b的方式构成。另外,在以下说明中,有时也将铁芯2b称为励磁铁芯2b。在定子3的轴向的两端部处配置有前支架4和后支架5。前支架4和后支架5作为一对支架被设置成对定子3进行支承。在前支架4处固定有前轴承7。在后支架5处固定有后轴承8。转轴22被前轴承7和后轴承8保持为能自由旋转。转轴22固定于励磁铁芯2的中心。后轴承8也可以被压入并固定于转轴22。本实施方式1的转轴22具有转轴22的直径局部地形成得较粗的檐部23。在转轴22的一端侧25处以与檐部23相邻的方式配置有前轴承7。另一方面,在转轴22的另一端侧26处以与檐部23相邻的方式配置有励磁铁芯2。在转轴的一端侧25形成有阳螺纹以供螺母14安装。在励磁铁芯2的轴向的两端部处设置有通过励磁铁芯2的旋转而产生冷却风的冷却风扇20和冷却风扇21。螺母14构成转轴22的一端侧25。另一方面,集电环13构成转轴22的另一端侧26。在一端侧25的、从前支架4突出的转轴22处设置有带轮12。带轮12利用形成于转轴22的一端侧25的阳螺纹和安装于该阳螺纹的螺母14而被紧固于转轴22。因而,带轮12与转轴22一体且能旋转地嵌接于转轴22的一端侧25。此外,在从另一个后支架5突出的转轴22处设置有对励磁铁芯2的旋转状态进行检测的旋转位置传感器6。另外,在转轴22中比旋转位置传感器6靠另一端侧26处设置有用于对励磁绕组2a供给电流的一对集电环13。此外,在后支架5的外侧设置有与集电环13滑动接触的一对电刷17。电刷17被刷握16保持。接着,对控制装置1b进行说明。控制装置1b包括电源电路部、励磁电路部和控制电路部。其中,电源电路部、励磁电路部和控制电路部均未在图1中图示。电源电路部与定子绕组3a电连接。励磁电路部与励磁绕组2a电连接。控制电路部对电源电路部和励磁电路部进行控制。接着,使用图1对控制装置一体型旋转电机1的动作进行说明。控制装置一体型旋转电机1包括作为车辆驱动辅助的电动机的功能和用于发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转电机,包括:/n转轴,所述转轴能旋转地支承于前轴承和后轴承;/n励磁铁芯,所述励磁铁芯固接于所述转轴;以及/n带轮,所述带轮在所述转轴的一端侧与所述转轴一体且能旋转地嵌合,/n其特征在于,/n从所述转轴的所述一端侧朝向另一端侧依次配置所述带轮、所述前轴承、所述励磁铁芯,/n通过形成于所述转轴的一端侧的阳螺纹和所安装的螺母,所述带轮被紧固于所述转轴,/n所述转轴在轴向上的所述前轴承与所述励磁铁芯之间的位置处,具有朝径向外侧突出的檐部。/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旋转电机,包括:
转轴,所述转轴能旋转地支承于前轴承和后轴承;
励磁铁芯,所述励磁铁芯固接于所述转轴;以及
带轮,所述带轮在所述转轴的一端侧与所述转轴一体且能旋转地嵌合,
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转轴的所述一端侧朝向另一端侧依次配置所述带轮、所述前轴承、所述励磁铁芯,
通过形成于所述转轴的一端侧的阳螺纹和所安装的螺母,所述带轮被紧固于所述转轴,
所述转轴在轴向上的所述前轴承与所述励磁铁芯之间的位置处,具有朝径向外侧突出的檐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轴和所述带轮分别包括键槽,通过将键插入各个键槽,从而使所述转轴和所述带轮互相固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轴和所述带轮在互相接触的各自的面具有花键,通过使所述转轴的花键与所述带轮的所述花键啮合,从而使所述转轴和所述带轮互相固定。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光永圣佐佐木大辅坂口将之能濑慎也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