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吊顶转角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0946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3: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吊顶连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吊顶转角连接结构,包括边龙骨、顶龙骨、边连接件与顶连接件,其结构特点是,还包括吊顶直角处连接的直角转接件。边龙骨与直角转接件固定于吊顶板上,再与墙壁、顶龙骨连接固定,完成直角吊顶的安装。直角转接件包括连接部以及防止吊顶直角处开裂的覆合部,连接部整体形状呈“∟”型,覆合部位于连接部转角处,与连接部的底部重合,且延伸出连接部之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吊顶板的安装过程更为简单、安装结构更为稳定;且通过覆合部的保护防止吊顶转角的对角处开裂,延长吊顶板寿命,更为美观;可调整吊顶板的高度,调节吊顶板的水平度,降低了工人的安装难度,施工更为简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吊顶转角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吊顶连接
,尤其涉及一种吊顶转角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装修越加重视。吊顶是指房屋居住环境的顶部装修,是室内装饰的重要部分之一,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吊顶结构中,存在着吊顶的转角处对角开裂的问题,减少吊顶的使用寿命,影响装修的美观程度。专利CN201610105927.0公开了具有转角固定件的F型龙骨吊顶,包括于墙体转角两侧平行布置的第一边龙骨、第一主龙骨及第二边龙骨、第二主龙骨,第一主龙骨、第二主龙骨的高位分别固定有挂件,第一主龙骨、第二主龙骨均为方形槽及沿槽一侧延伸的延长板构成的倒“F”型构件,第一主龙骨、第二主龙骨端部的接缝处还设置有将二者连为一体的连接件。但是上述连接结构仍然存在着吊顶转角处对角易开裂,影响美观;龙骨的加工难度较高,安装过程较为复杂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吊顶转角连接结构。该连接结构具有防止转角处对角开裂、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稳定等优点。本技术为实现其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吊顶转角连接结构,包括边龙骨、顶龙骨、边连接件与顶连接件,其结构特点是,还包括吊顶直角处连接的直角转接件。边龙骨与直角转接件固定于吊顶板上,再与墙壁、顶龙骨连接固定,完成直角吊顶的安装。具体地,顶龙骨先安装于顶部天花板上,边龙骨与直角转接件安装于吊顶板后通过边连接件将吊顶板上各龙骨连接,二次固定,更为稳定,之后与侧边墙壁、顶龙骨连接固定,完成直角吊顶的安装,连接方式可以为螺钉固定。所述直角转接件包括连接部以及防止吊顶直角处开裂的覆合部,连接部整体形状呈“∟”型,覆合部位于连接部转角处,与连接部的底部重合,且延伸出连接部之外。具体地,覆合部覆盖吊顶转角的对角处,为对角处提供保护,在发生振动等可能导致对角处开裂的情况时,由覆合部承受导致对角处开裂的受力,防止吊顶转角的对角处开裂,延长吊顶板寿命。优选地,所述覆合部延伸出连接部的尺寸大于连接部宽度,覆盖的面积更广,承受力时受力更为均匀,形状包括正方形、长方形、圆形,覆合部底部平整,与吊顶板紧密贴合连接固定,对转角的保护效果更好。优选地,所述覆合部与连接部的连接处向内开设有开口,在连接部的转角处向内开设有开口。具体地,开口的设置可调整覆合部贴合平整度,调整合部贴合平整度更为省力、方便。优选地,所述边龙骨包括第一边龙骨、第二边龙骨和第三边龙骨,连接部截面呈“凵”型,宽度大于第二边龙骨。优选地,所述直角转接件与第一边龙骨、第一边龙骨与第三边龙骨都通过边连接件连接固定,直角转接件内固定有第二边龙骨,第二边龙骨与顶龙骨通过顶连接件连接固定。具体地,在直角转接件与边龙骨固定后在通过连接件对其二次固定,安装过程更为方便,结构也更加稳定,吊顶的使用寿命更长。优选地,所述顶连接件包括顶卡件、连接螺杆和螺帽,边龙骨与顶龙骨侧壁都呈向内的卷边状,顶卡件卡设于顶龙骨和第二边龙骨的卷边处,连接螺杆与螺帽连接固定两顶卡件。具体地,通过顶卡件与连接螺杆、螺帽的连接固定,将吊顶板上的第二边龙骨与天花板上的顶龙骨连接固定,安装更为简单、稳定,且通过连接螺杆与螺帽的配合,可调整吊顶板的高度,调节吊顶板的水平度,降低了工人的安装难度,施工更为简便。优选地,所述直角转接件的连接部的底部、侧壁以及覆合部的厚度为0.6mm-0.8m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利用直角转接件的连接部和覆合部、各连接件的二次固定,使吊顶板的安装过程更为简单、安装结构更为稳定;且通过覆合部的保护防止吊顶转角的对角处开裂,延长吊顶板寿命,更为美观;可调整吊顶板的高度,调节吊顶板的水平度,降低了工人的安装难度,施工更为简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吊顶转角连接结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吊顶转角连接结构的直角转接件结构示意图。其中:1、边龙骨;11、第一边龙骨;12、第二边龙骨;13、第三边龙骨;2、顶龙骨;3、边连接件;4、顶连接件;5、直角转接件;51、连接部;52、覆合部;53、开口;6、吊顶板。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专利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是应该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参阅图1,如图所示,一种吊顶转角连接结构,包括边龙骨1、顶龙骨2、边连接件3与顶连接件4,还包括吊顶直角处连接的直角转接件5。边龙骨1与直角转接件5固定于吊顶板6上,再与墙壁、顶龙骨2连接固定,连接方式为螺钉连接固定,完成直角吊顶的安装。具体地,顶龙骨先安装于顶部天花板上,边龙骨与直角转接件安装于吊顶板后通过边连接件将吊顶板上各龙骨连接,二次固定,更为稳定,之后与侧边墙壁、顶龙骨连接固定,完成直角吊顶的安装。直角转接件5包括连接部51以及防止吊顶直角处开裂的覆合部52,连接部整体形状呈“∟”型,覆合部位于连接部转角处,与连接部的底部重合,且延伸出连接部之外。具体地,覆合部覆盖吊顶转角的对角处,为对角处提供保护,在发生振动等可能导致对角处开裂的情况时,由覆合部承受导致对角处开裂的受力,防止吊顶转角的对角处开裂,延长吊顶板寿命。覆合部52延伸出连接部51的尺寸大于连接部51宽度,覆盖的面积更广,承受力时受力更为均匀,形状包括正方形、长方形、圆形,覆合部52底部平整,与吊顶板6紧密贴合连接固定,连接方式为实用螺钉固定,对转角的保护效果更好。覆合部52与连接部51的连接处向内开设有开口53,在连接部51的转角处向内开设有开口53。具体地,开口的设置可调整覆合部贴合平整度,调整合部贴合平整度更为省力、方便。边龙骨1包括第一边龙骨11、第二边龙骨12和第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吊顶转角连接结构,包括边龙骨(1)、顶龙骨(2)、边连接件(3)与顶连接件(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吊顶直角处连接的直角转接件(5);边龙骨(1)与直角转接件(5)固定于吊顶板(6)上,再与墙壁、顶龙骨(2)连接固定,完成直角吊顶的安装;/n所述直角转接件(5)包括连接部(51)以及防止吊顶直角处开裂的覆合部(52),连接部整体形状呈“∟”型,覆合部位于连接部转角处,与连接部的底部重合,且延伸出连接部之外。/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吊顶转角连接结构,包括边龙骨(1)、顶龙骨(2)、边连接件(3)与顶连接件(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吊顶直角处连接的直角转接件(5);边龙骨(1)与直角转接件(5)固定于吊顶板(6)上,再与墙壁、顶龙骨(2)连接固定,完成直角吊顶的安装;
所述直角转接件(5)包括连接部(51)以及防止吊顶直角处开裂的覆合部(52),连接部整体形状呈“∟”型,覆合部位于连接部转角处,与连接部的底部重合,且延伸出连接部之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吊顶转角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覆合部(52)延伸出连接部(51)的尺寸大于连接部(51)宽度,形状包括正方形、长方形、圆形,覆合部(52)底部平整,与吊顶板(6)紧密贴合连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吊顶转角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覆合部(52)与连接部(51)的连接处向内开设有开口(53),在连接部(51)的转角处向内开设有开口(5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吊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剑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德清康品集成家居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