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安全性的医疗用吸引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08657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3: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提高安全性的医疗用吸引器,更详细而言,是一种将从人体排出的体液存储于存储容器以便不被空气污染,在存储的体液排出时,通过连通存储容器内外部而安装的排出管实现排出,从而即使不翻倒存储容器也能够排出体液,能够防止在排出管线开放时体液由于急剧的压力差异而喷出的技术。即,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接受人体体液流入并临时存储的吸引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容器,所述存储容器在内部形成有容纳空间;流入管结合口,所述流入管结合口在所述存储容器的上部形成,供流入人体体液的流入管加装;排出管结合口,所述排出管结合口在所述存储容器的上部形成,使内外部连通;排出管,所述排出管结合于所述排出管结合口,且下端位于存储容器容纳空间的底部,上端长长地引出到外部,使存储容器中存储的体液排出到外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提高安全性的医疗用吸引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提高安全性的医疗用吸引器,更详细而言,是一种将从人体排出的体液存储于存储容器以便不被空气污染,在存储的体液排出时,通过连通存储容器内外部而安装的排出管实现排出,从而即使不翻倒存储容器也能够排出体液,能够防止在排出管线开放时体液由于急剧的压力差异而喷出的技术。
技术介绍
一般而言,在外科系统的手术后,血液或渗出液和人体的体液聚集在组织内,如此聚集的血液或渗出物妨害伤口愈合,诱发并发症,因而在手术后,应进行管理而使得血液或渗出物不在组织内聚集。特别是可以用作从手术组织中引流的血液或渗出液通过量与颜色确认手术后是否出血,或判断是否发生感染导致的炎症,或在腹部手术时监控周围脏器(特别是直肠、小肠)损伤等的装置。因此,为了将手术后生成的血液或渗出物引流,正在使用市场上经常称为“引流管”或“Barovac”或“inovac”的医疗用吸引器。所述以往的用作医疗用的吸引器具备能膨胀的存储容器,具有在存储容器的一侧具备使体液流入的流入管、使存储的体液排出的排出管的形态,为了产生持续的负压,具有在存储容器内部加装有多个弹簧的形态。所述以往吸引器大部分以在排出管加装有塞子的结构提供,为了使存储的体液排出,使用以一只手抓住吸引器,以另一只手打开塞子的方法。这种动作在抓住吸引器的过程中压迫吸引器,因而对存储的体液造成加压。另外,在体液加压的过程中如果打开塞子,则存储的体液会借助于作用的压力而喷出。所述体液喷出会喷溅到操作吸引器的医护人员的皮肤或衣服而引发污染或感染,因而损害病房卫生。另外,由于排出管位于上部,因而为了使存储的体液排出,需翻倒吸引器。如果如此翻倒吸引器而排出到盛装体液的容器,则吸引器遮挡容器,因而难以在排出体液的同时确认排出量为何种程度,如果吸引器的排出管碰到容器中盛装的体液,则存在吸引器外面被污染的忧虑。另外,存储的体液排出完成后,需进行压缩后用塞子堵塞排出管,而吸引器内置的弹簧由于反弹力大,因而力量弱的操作者无法单手按下。因此,正在使用操作者只有用双手按下进行压缩后,用一只手迅速堵塞排出管的方法。但是,在抽出所述按下的一只手而用塞子堵塞排出管之间,吸引器内的弹簧进行弹性复位,吸引器的吸入力下降,因而存在无法以最大容量使用吸引器的缺点。韩国授权专利第10-1367004号(2014年2月18日授权;以下称为“现有文献1”)和韩国公布专利第10-2014-0087616号(2014年7月9日公开;以下称为“现有文献2”)提出了医疗用吸引器。所述现有文献1及2提出了在排出孔安装内置有止回阀的阻塞装置或在排出孔加装具有逆流防止片的塞子的结构,提出了即使是力量弱者,也可以轻松压缩吸引器的结构。但是,所述现有文献1及2为了使内部存储的体液排出,均需翻倒吸引器,因而依然存在排出过程中的排出量确认与污染的问题。因此,对在不翻倒吸引器的同时可实现存储的体液排出的新型结构的必要性凸显。而且,在以往的吸引器形成的流入管,首先连接具备夹子的引流管,形成固定于患者身体的体液管连接于引流管的结构。但是,以往的流入管连接结构直接固定于引流管时,由于体液管与引流管的材质特性,存在容易彼此分离的问题。即,所述体液管由软质构成,以便在使用方面容易弯曲,引流管也以容易弯曲的软质构成,因而固定力下降,在患者移动或抬起患者的过程中发生拉动的力时,存在意外分离的问题。在体液流入引流管的过程中,体液管与引流管分离时,患者的体液喷溅或泄漏到外部,发生诱发医护人员或保护者二次感染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正是为了解决如上所述问题而研发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置,通过具有排出管的吸引器,在存储容器上部面安装从存储容器的内部底面连通到外部的体液排出管,即使不翻倒吸引器,也能够实现内部存储的体液的排出。另外,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排出容易、安全的吸引器,将在吸引器上形成的排出管的位置在下部而非原来形成之处形成,从而使得在排出体液时,即使不翻倒吸引器也能够排出,位于下部的排出管不发生与底面的干涉,可以稳定地放置,使用者可以直接确认排出的部分,可以防止在排出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医疗事故。另外,本专利技术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疗用吸引器,改善连接于存储容器的引流管与连接于患者身体的体液管的连接结构,使得即使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也不易分离,防止体液泄漏导致二次感染的医疗事故。技术方案旨在解决上述课题的本专利技术的装置涉及一种接受人体体液流入并临时存储的吸引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容器,所述存储容器在内部形成有容纳空间;流入管结合口,所述流入管结合口在所述存储容器的上部形成,供流入人体体液的流入管加装;排出管结合口,所述排出管结合口在所述存储容器的上部形成,使内外部连通;排出管,所述排出管结合于所述排出管结合口,且下端位于存储容器容纳空间的底部,上端长长地引出到外部,使存储容器中存储的体液排出到外部。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吸引器由存储容器、弹簧构成,所述存储容器在上、下部分别由加压板和底板形成,借助于连接加压板和底板的密闭膜而形成有存储空间,所述弹簧安装于所述加压板与底板之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存储容器分别形成有供体液流入的流入口和供存储的体液排出的排出口,且所述排出口在底板上形成,在存储容器的下面部凸出,为了所述存储容器的均衡,还在底板的下面部凸出形成支撑凸起,所述排出口还包括使得能够延长到存储容器外侧的排出管。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吸引器安装有排出管,且排出管安装得延长至吸引器内部底部,即使不翻倒吸引器,也可以使存储的体液排出,可以借助于排出管而调节排出方向,可以防止从原有排出口直接排出时因体液喷出导致的污染,可以防止吸引器外部被排出的体液污染。另外,本专利技术在存储容器的下部形成有吸引器的排出口,从而具有在体液排出过程中,即使不翻倒吸引器也可以简便地排出的效果,还形成有即使排出口凸出到存储容器的下部,也能够使排出口与地面隔开的支撑凸起,具有可以在不干涉排出口的情况下,维持存储容器的均衡,稳定地支撑于地面的效果。另外,本专利技术在体液管与引流管的连接结构中,通过硬质的第一次连接管与具有强紧固力的软质的第二次连接管,使得体液管与引流管不发生意外脱离,阻止连接部位的体液泄漏,具有能够防止诸如二次感染的医疗事故的效果,由于以借助于第一次连接管及第二次连接管的材质特性及插入结构而提高结合力的结构构成,因而具有可以在没有因结合所导致的复杂性的情况下简便地使用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图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具有排出管的吸引器的立体图。图2a和图2b是图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在加压板上形成的排出管结合口与排出管的结合例的剖面图。图3a至图3c是概略图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安装1个及3个弹簧的结构的主视图及俯视图。图4a和图4b是图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合于排出管的附属构件的概略图。图5是图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在底板的圆形支撑壁形成有通孔的示例的立体图。图6a至图6c是图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形成有安放槽的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安全性的医疗用吸引器,所述吸引器(10)接受人体体液流入并临时存储,其特征在于,包括:/n存储容器(20),所述存储容器(20)在内部形成容纳空间;/n流入管结合口(30),所述流入管结合口(30)在所述存储容器的上部形成,供流入人体体液的流入管(60)加装;/n排出管结合口(40),所述排出管结合口(40)在所述存储容器的上部形成,使内外部连通;/n排出管(50),所述排出管(50)结合于所述排出管结合口,且下端位于存储容器容纳空间的底部,上端长长地引出到外部,使存储容器中存储的体液排出到外部;/n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用于使所述排出管固定于存储容器容纳空间的底部。/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112 KR 10-2018-0004598;20190109 KR 10-2019-001.一种提高安全性的医疗用吸引器,所述吸引器(10)接受人体体液流入并临时存储,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容器(20),所述存储容器(20)在内部形成容纳空间;
流入管结合口(30),所述流入管结合口(30)在所述存储容器的上部形成,供流入人体体液的流入管(60)加装;
排出管结合口(40),所述排出管结合口(40)在所述存储容器的上部形成,使内外部连通;
排出管(50),所述排出管(50)结合于所述排出管结合口,且下端位于存储容器容纳空间的底部,上端长长地引出到外部,使存储容器中存储的体液排出到外部;
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用于使所述排出管固定于存储容器容纳空间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安全性的医疗用吸引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引出到外部的排出管(50)上,
在排出管上端安装有:进行封闭的塞子(51)、
将所述塞子连接于排出管的塞子固定绳(52)、
加装于排出管的中间部分并借助于加压而管制内部流路开闭的夹子(5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安全性的医疗用吸引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出管(50)在位于存储容器内部的下端安装止回阀(54)而防止逆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安全性的医疗用吸引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存储容器(20)包括:
加压板(21),所述加压板(21)形成有流入管结合口(30)和排出管结合口(40),在底面向下部方向凸出有圆形支撑壁(25);
底板(22),所述底板(22)在上面向上部方向凸出有圆形支撑壁(25);
弹簧(23),所述弹簧(23)在所述加压板与底板之间,配置于圆形支撑壁内侧,使加压板与底板隔开;
密闭膜(24),所述密闭膜(24)连接所述加压板与底板的边缘,在内部形成容纳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提高安全性的医疗用吸引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簧(23)呈等角配置有3个,支撑所述弹簧的圆形支撑壁(25)也分别在加压板与底板各形成3个,安放固定弹簧的端部的一部分,且在所述底板形成的圆形支撑壁(25)上,在一侧方向的壁面形成多个通孔(251),使在圆形支撑壁内聚集的体液通过通孔排出到圆形支撑壁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提高安全性的医疗用吸引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簧(23)以与密闭膜的内面接近的直径形成,安装1个,支撑所述弹簧的圆形支撑壁(25)也分别在加压板与底板各形成1个,安放固定弹簧的端部的一部分,且在所述底板上形成的圆形支撑壁(25)上,在一侧方向的壁面形成多个通孔(251),使被圆形支撑壁阻断移动的体液通过通孔移动到圆形支撑壁内外部,通过排出管实现排出。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提高安全性的医疗用吸引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板(22)在上部面沿长度方向长长地形成安放槽(221),在底板边缘向安放槽具有下向倾斜地构成,使流入存储容器的体液聚集到安放槽。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提高安全性的医疗用吸引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装置由排出管固定环(26)构成,所述排出管固定环(26)一端结合于底板,另一端覆盖排出管端部侧上部,加装于相反侧底板,使排出管固定于底部,或者所述固定装置由挂接凸起(222)构成,在底板(22)上部面沿长度方向长长地形成安放槽(221),所述挂接凸起(222)在安放槽的侧壁上部凸出多个,将排出管插入于安放槽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安全性的医疗用吸引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存储容器(20)包括:
容器部(27),所述容器部(27)以弹性材质的椭圆体或球体形成;
盖子部(28),所述盖子部(28)能拆卸地结合于所述容器部的上部,形成有供所述流入管加装的流入管结合口(30)和供排出管加装的排出管结合口(4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安全性的医疗用吸引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出管在显露于外部的部分形成褶皱区域,折成多样角度构成。


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朴锺款朴峻成朴峻秀禹善玉
申请(专利权)人:全北大学校产学协力团全北大学校病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