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0818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3: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LED灯,包括:若干个预定信号的接收端、信号转换模块、若干个原色模块和一白光模块;若干个预定信号的接收端与所述若干个原色模块的输入端一一对应连接,若干个预定信号的接收端用于接收驱动所述原色模块发光的发光信号;所述信号转换模块的输入端分别与若干个所述预定信号的接收端一一对应连接,还与若干个所述原色模块的输入端一一对应连接,输出端与所述白光模块连接,所述信号转换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发光信号驱动对应的所述原色模块发光,其中,当若干个所述预定信号的接收端均接收到所述发光信号时,所述信号转换模块驱动所述白光模块发光,且若干所述原色模块不发光。解决了能量耗费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LED灯
本专利技术涉及灯具
,尤其涉及一种LED灯。
技术介绍
在一些活动场合中,为装点现场,通常使用各种装饰物装饰现场,装饰物中通常会包含装饰灯,一般是采用通过控制LED装饰照明灯,LED装饰照明灯常常为三种颜色,分别是红色、绿色和蓝色。由于LED装饰照明灯只有红色、绿色和蓝色,当需要的灯光为白色时,通常是将红色、绿色和蓝色进行混合后得到白光,由于LED生产工艺限制,在批量生产过程中会出现RGB混白光时有明显色差,灯光的一致性很难控制,并且RGB混白光亮度较低,为白色LED的一半左右,为达到白光的亮度和色度的要求,通过增加一组白色LED灯,并分别产生R,G,B,W(白)四通道的数据对LED的灯光进行控制,但PC显示系统处理颜色均为RGB,增加一W通道,需要额外实时处理信号,导致实时采集信号时数据量巨大;非实时采集的效果变化时用客户也较难处理,大量的数据处理将会导致资源耗费,因此还有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能够节能的LED灯,解决了为达到白光的亮度要求,耗电量大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LED灯,包括:若干个预定信号的接收端、信号转换模块、若干个原色模块和一白光模块;若干个预定信号的接收端与所述若干个原色模块的输入端一一对应连接,若干个预定信号的接收端用于接收驱动所述原色模块发光的发光信号;所述信号转换模块的输入端分别与若干个所述预定信号的接收端一一对应连接,还与若干个所述原色模块的输入端一一对应连接,输出端与所述白光模块连接,所述信号转换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发光信号驱动对应的所述原色模块发光,其中,当若干个所述预定信号的接收端均接收到所述发光信号时,所述信号转换模块驱动所述白光模块发光,且若干所述原色模块不发光。优选地,若干所述预定信号包括:红光信号、绿光信号和蓝光信号,若干所述原色模块包括:R发光模块、G发光模块和B发光模块,所述R发光模块、G发光模块和B发光模块的输入端分别与红光信号、绿光信号和蓝光信号的接收端一一对应连接。优选地,所述信号转换模块包括与门模块,所述与门模块的若干输入端与若干个所述预定信号的接收端对应连接,所述与门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白光模块电性连接,其中,所述与门模块输出为真时,所述白光模块被点亮。优选地,所述与门模块包括若干个第一二极管,若干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均与所述若干个所述预定信号的接收端一一对应连接连接。优选地,所述白光模块包括发光LED灯LW、开关器件、电阻R4和电阻RW;所述LED灯LW的正极与电源连接,负极与所述电阻RW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W的第二端与所述开关器件的输出端连接;若干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均与若干个所述预定信号的接收端一一对应。优选地,所述转换模块还包括:若干第二二极管;若干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若干个所述预定信号的接收端一一对应连接,负极均与所述开关器件的输出端连接。优选地,所述原色模块包括若干发光LED灯和若干开关三极管;所述发光LED的灯光颜色为红绿蓝三原色;若干所述开关三极管的基极与若干个所述预定信号的接收端一一对应连接,集电极与所述发光LED灯的负极连接。优选地,若干所述开关三极管均为NPN型三极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向预定信号接收端输入用于接收驱动原色模块发光的发光信号,使得对应的原色模块照常发光,通过信号转换模块的输入端分别与若干个预定信号的接收端一一对应连接,还与若干个原色模块的输入端一一对应连接,输出端与白光模块连接,当若干个预定信号的接收端均接收到发光信号时,转换模块将原本驱动原色模块的发光信号转换成驱动白光模块的发光信号,使得白光模块被驱动发光,而原色模块则不发光,用白光模块发的白光替换若干个原色发光模块混合而成的白光,使得白光的亮度大于混合出来的亮度,且不存在色差,达到发白光的亮度和色度的需求,无需点亮所有的原色模块混合出白光,也无需增加增加一W通道,只需点亮白光模块,降低了电路中发白光时的功率,节能环保,同时,白光模块与原色模块采用同一发光信号控制发光,无需增加一W通道,从而无需处理大量的实时数据节约了数据处理资源。解决了资源耗费的技术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LED灯的电路连接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LED灯的实施例2的电路连接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LED灯的实施例3的电路连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能够节约资源和节能环保的LED灯,解决了资源耗费的技术问题。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一种LED灯的电路连接示意图,一种LED灯包括:若干个预定信号的接收端、信号转换模块、若干个原色模块和一白光模块;若干个预定信号的接收端与若干个原色模块的输入端一一对应连接,若干个预定信号的接收端用于接收驱动原色模块发光的发光信号;信号转换模块的输入端分别与若干个预定信号的接收端一一对应连接,还与若干个原色模块的输入端一一对应连接,输出端与白光模块连接,信号转换模块用于根据发光信号驱动对应的原色模块发光,其中,当若干个预定信号的接收端均接收到发光信号时,信号转换模块驱动白光模块发光,且若干原色模块不发光。需要说明的是,白光模块发光时,原色模块均不发光。具体地,若干所述预定信号包括:红光信号、绿光信号和蓝光信号,若干所述原色模块包括:R发光模块、G发光模块和B发光模块,所述R发光模块、G发光模块和B发光模块的输入端分别与红光信号、绿光信号和蓝光信号的接收端一一对应连接。具体地,信号转换模块包括与门模块,与门模块的若干输入端与若干个预定信号的接收端对应连接,与门模块的输出端与白光模块电性连接,其中,与门模块输出为真时,白光模块被点亮。具体地,与门模块包括若干个第一二极管,若干第一二极管的负极均与若干个预定信号的接收端一一对应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每一个第二二极管均与一个预定信号的接收端一一对应连接。具体地,白光模块包括发光LED灯LW、开关器件、电阻R4和电阻RW;LED灯LW的正极与电源连接,负极与电阻RW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W的第二端与开关器件的输出端连接;若干第一二极管的负极均与若干个预定信号的接收端一一对应。可以理解的是,开关器件可以是三级管、MOS管、光电耦合器件和继电器等。需要说明的是,若干第一二极管的数量和原色发光模块的数量一致,对于第一二极管的类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电路中的实际需求进行选择,在此不做限定。具体地,转换模块还包括:若干第二二极管;若干第二二极管的正极与若干个一一对应连接,负极均与所述开关器件的输出端连接。具体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LED灯,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预定信号的接收端、信号转换模块、若干个原色模块和一白光模块;/n若干个预定信号的接收端与所述若干个原色模块的输入端一一对应连接,若干个预定信号的接收端用于接收驱动所述原色模块发光的发光信号;/n所述信号转换模块的输入端分别与若干个所述预定信号的接收端一一对应连接,还与若干个所述原色模块的输入端一一对应连接,输出端与所述白光模块连接,所述信号转换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发光信号驱动对应的所述原色模块发光,其中,当若干个所述预定信号的接收端均接收到所述发光信号时,所述信号转换模块驱动所述白光模块发光,且若干所述原色模块不发光。/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ED灯,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预定信号的接收端、信号转换模块、若干个原色模块和一白光模块;
若干个预定信号的接收端与所述若干个原色模块的输入端一一对应连接,若干个预定信号的接收端用于接收驱动所述原色模块发光的发光信号;
所述信号转换模块的输入端分别与若干个所述预定信号的接收端一一对应连接,还与若干个所述原色模块的输入端一一对应连接,输出端与所述白光模块连接,所述信号转换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发光信号驱动对应的所述原色模块发光,其中,当若干个所述预定信号的接收端均接收到所述发光信号时,所述信号转换模块驱动所述白光模块发光,且若干所述原色模块不发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灯,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预定信号包括:红光信号、绿光信号和蓝光信号,若干所述原色模块包括:R发光模块、G发光模块和B发光模块,所述R发光模块、G发光模块和B发光模块的输入端分别与红光信号、绿光信号和蓝光信号的接收端一一对应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转换模块包括与门模块,所述与门模块的若干输入端与若干个所述预定信号的接收端对应连接,所述与门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白光模块电性连接,其中,所述与门模块输出为真时,所述白光模块被点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忠果郭孜勤刘景旻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腾龙健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