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投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0504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3: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投药装置,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箱体,箱体内部分别开设有预混腔、空腔、两再混腔和过滤腔;两再混腔一表面均与过滤腔连通;预混腔内部固定设置有第一搅拌组件;过滤腔内部固定设置有第二搅拌组件;过滤腔内表面之间固定连接有滤板;箱体顶面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电机;第一传动电机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轴;转轴周侧面分别与第一搅拌组件和第二搅拌组件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预混腔、再混腔和过滤腔的设计,能够在污水投药过程中依次进行药物与污水的预混、再混和过滤过程,且通过两个螺旋输料叶片和第二搅拌组件的设计,能够有效延长污水与药物的预混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投药装置
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投药装置。
技术介绍
污水处理即为使污水达到排水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在现有技术中,常常利用絮凝技术来处理污水,使水或液体中悬浮微粒集聚变大,或形成絮团,从而加快粒子的聚沉,常见的絮凝剂一般都是粉末状或颗粒状的,直接投放至污水中造成难以溶解现象的发生,降低了絮凝效果,同时,絮凝剂的投放为一次性的,导致絮凝剂堆积在一起更加难以溶解,从而使絮凝效果更差,为解决此问题公开号为CN201710949821.3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具有搅拌装置的加药型污水处理设备,但该种设备位设置投药过程中的预混设备,继而存在投药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投药装置,通过预混腔、再混腔及过滤腔的设计,解决了现有的投药装置投药效果差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为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投药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部分别开设有预混腔、空腔、两再混腔和过滤腔;两再混腔一表面均与过滤腔连通;所述预混腔内部固定设置有第一搅拌组件;所述过滤腔内部固定设置有第二搅拌组件;所述过滤腔内表面之间固定连接有滤板;所述箱体顶面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电机;所述第一传动电机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一端沿径向方向依次贯穿预混腔、空腔和过滤腔并与滤板一表面转动连接;所述转轴周侧面分别与第一搅拌组件和第二搅拌组件固定连接;所述空腔内表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分流管;所述预混腔一表面连通有溢流管;所述预混腔底面连通有第一清污管;所述第一清污管一端与溢流管连通;所述溢流管一端与分流管连通;两所述再混腔内表面之间均转动连接有空心轴;两所述空心轴一端均延伸至空腔内部;所述分流管出水口的一端分别于两空心轴转动连通;两所述空心轴周侧面均连通有进水环;两所述空心轴周侧面均固定连接有螺旋输料叶片;所述箱体内表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第二传动电机;两所述第二传动电机输出轴的一端分别与两空心轴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预混腔侧面连通有污水进管;所述预混腔顶面连通有投药斗;所述投药斗出料口的一端设置有下料阀;所述污水进管和溢流管周侧面均设置有流量阀。进一步地,两所述再混腔底面均连通有第二清污管;所述过滤腔一表面连通有污水排管;所述第一清污管、两第二清污管和污水排管周侧面均设置有阀门。进一步地,所述转轴与预混腔转动连接处及两所述空心轴与再混腔转动连接处均设置有密封圈。进一步地,所述过滤腔位于预混腔正下方;所述过滤腔位于两再混腔之间。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预混腔、再混腔和过滤腔的设计,能够在污水投药过程中依次进行药物与污水的预混、再混和过滤过程,且通过两个螺旋输料叶片和第二搅拌组件的设计,能够有效延长污水与药物的预混时间,且通过溢流管的溢流式排水设计,能够在污水投药过程中实现污水的分量预混,通过分量处理和药物预混时间的延长,能够有效增加药物与污水的混合效果。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投药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箱体,2-预混腔,3-空腔,4-再混腔,5-过滤腔,6-第一搅拌组件,7-第二搅拌组件,8-滤板,9-第一传动电机,10-转轴,11-分流管,12-溢流管,13-第一清污管,14-空心轴,15-进水环,16-螺旋输料叶片,17-第二传动电机,18-污水进管,19-投药斗,20-流量阀,21-第二清污管,22-污水排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技术为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投药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内部分别开设有预混腔2、空腔3、两再混腔4和过滤腔5;两再混腔4一表面均与过滤腔5连通;预混腔2内部固定设置有第一搅拌组件6;过滤腔5内部固定设置有第二搅拌组件7,第一搅拌组件6和第二搅拌组件7均包括用于与转轴10连接的多个连接环,每个连接环均固定连接有四个搅拌杆;预混腔2、两再混腔4和过滤腔5均为空心圆形腔体;过滤腔5内表面之间固定连接有滤板8;箱体1顶面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电机9;第一传动电机9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轴10;转轴10一端沿径向方向依次贯穿预混腔2、空腔3和过滤腔5并与滤板8一表面转动连接;转轴10周侧面分别与第一搅拌组件6和第二搅拌组件7固定连接;空腔3内表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分流管11,分流管11为U型结构或环状结构;预混腔2一表面连通有溢流管12;预混腔2底面连通有第一清污管13;第一清污管13一端与溢流管12连通;溢流管12一端与分流管11连通;两再混腔4内表面之间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空心轴14,空心轴14为低端封闭上端开口的中空轴,两空心轴14一端均延伸至空腔3内部;分流管11出水口的一端分别于两空心轴14转动连通;两空心轴14周侧面均连通有进水环15,进水环15周侧面开设有进水口,进水口与再混腔4连通,两空心轴14周侧面均固定连接有螺旋输料叶片16;箱体1内表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第二传动电机17;两第二传动电机17输出轴的一端分别与两空心轴14固定连接。其中如图1所示,预混腔2侧面连通有污水进管18;预混腔2顶面连通有投药斗19;投药斗19出料口的一端设置有下料阀,下料阀设置的作用在于实现投药斗19投药时的定量投药,污水进管18和溢流管12周侧面均设置有流量阀20,污水进管18用于污水进量和出量的流量数据监控,两再混腔4底面均连通有第二清污管21;过滤腔5一表面连通有污水排管22;第一清污管13、两第二清污管21和污水排管22周侧面均设置有阀门。其中,转轴10与预混腔2转动连接处及两空心轴14与再混腔4转动连接处均设置有密封圈。其中,过滤腔5位于预混腔2正下方;过滤腔5位于两再混腔4之间。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本装置的使用原理为,使用时,污水进管18与外部污水供给管道连通,污水排管23与外部污水下水管道连通,工作时,投药斗19处的下料阀在控制器的控制下与污水进管18处的流量阀构成数据反馈,继而实现投药斗19药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投药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n所述箱体(1)内部分别开设有预混腔(2)、空腔(3)、两再混腔(4)和过滤腔(5);两再混腔(4)一表面均与过滤腔(5)连通;/n所述预混腔(2)内部固定设置有第一搅拌组件(6);所述过滤腔(5)内部固定设置有第二搅拌组件(7);所述过滤腔(5)内表面之间固定连接有滤板(8);所述箱体(1)顶面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电机(9);所述第一传动电机(9)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轴(10);所述转轴(10)一端沿径向方向依次贯穿预混腔(2)、空腔(3)和过滤腔(5)并与滤板(8)一表面转动连接;所述转轴(10)周侧面分别与第一搅拌组件(6)和第二搅拌组件(7)固定连接;所述空腔(3)内表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分流管(11);/n所述预混腔(2)一表面连通有溢流管(12);所述预混腔(2)底面连通有第一清污管(13);所述第一清污管(13)一端与溢流管(12)连通;所述溢流管(12)一端与分流管(11)连通;两所述再混腔(4)内表面之间均转动连接有空心轴(14);两所述空心轴(14)一端均延伸至空腔(3)内部;所述分流管(11)出水口的一端分别于两空心轴(14)转动连通;两所述空心轴(14)周侧面均连通有进水环(15);两所述空心轴(14)周侧面均固定连接有螺旋输料叶片(16);所述箱体(1)内表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第二传动电机(17);两所述第二传动电机(17)输出轴的一端分别与两空心轴(14)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投药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
所述箱体(1)内部分别开设有预混腔(2)、空腔(3)、两再混腔(4)和过滤腔(5);两再混腔(4)一表面均与过滤腔(5)连通;
所述预混腔(2)内部固定设置有第一搅拌组件(6);所述过滤腔(5)内部固定设置有第二搅拌组件(7);所述过滤腔(5)内表面之间固定连接有滤板(8);所述箱体(1)顶面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电机(9);所述第一传动电机(9)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轴(10);所述转轴(10)一端沿径向方向依次贯穿预混腔(2)、空腔(3)和过滤腔(5)并与滤板(8)一表面转动连接;所述转轴(10)周侧面分别与第一搅拌组件(6)和第二搅拌组件(7)固定连接;所述空腔(3)内表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分流管(11);
所述预混腔(2)一表面连通有溢流管(12);所述预混腔(2)底面连通有第一清污管(13);所述第一清污管(13)一端与溢流管(12)连通;所述溢流管(12)一端与分流管(11)连通;两所述再混腔(4)内表面之间均转动连接有空心轴(14);两所述空心轴(14)一端均延伸至空腔(3)内部;所述分流管(11)出水口的一端分别于两空心轴(14)转动连通;两所述空心轴(14)周侧面均连通有进水环(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加睿
申请(专利权)人:英格尔医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