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流式厌氧生物滤池组合工艺污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0482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3:08
一种降流式厌氧生物滤池组合工艺污水处理装置,该装置设置的降流式厌氧生物滤池,使小型池体内能够得到有效动力搅拌,污泥无泵自动就可以回流到下个单元,采用的固定式立体网状填料,比表面积大,有机物去除率高;该装置的好氧生化池挂膜后,在曝气搅动的作用下充满整个池体,为微生物提供更大的附着面,提高微生物浓度,增加生物量;该装置的缺氧沉降池使泥水混合液得到分离,污泥沉淀自动回到好氧池,保证了好氧池的污泥浓度,曝气生物滤池保证了出水水质,火山岩填料和铁基除磷滤料组合,保证了氨氮、总氮和磷的去除;该装置结构严谨,设计合理,缩短了工艺流程,能耗低,运行管理简便,装置一体化设计,适合面向社会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降流式厌氧生物滤池组合工艺污水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降流式厌氧生物滤池组合工艺污水处理装置,属于污水处理环保设备

技术介绍
我国农村幅员辽阔,农村所产生的主要污染物数量巨大,约占全国的一半,全国农村每年产生的生活污水约80多亿吨。大部分村庄没有排水管网和污水处理系统,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随意排放,严重的污染了农村环境,直接影响到人居环境。随着新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的深入开展,农村环境面貌得到了大幅提升,农村村镇污水治理也随之上升到新的高度,农村生活污水的集中收集处理、分散式处理等技术方式结合农村居住现状特点,因地制宜,就近收集,就近处理,效果显著。但在实际治理农村污水处理过程中会遇到:农村污水具有水量小,水量水质波动大,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生化厌氧缺氧池处理效率低、搅拌系统能耗高、污水污泥回流能耗高问题,污水生化处理容积负荷低,生物脱氮除磷效果差、有机污染物处理效率低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了一种降流式厌氧生物滤池组合工艺污水处理装置;通过该装置设置的降流式厌氧生物滤池,使小型池体内能够得到有效动力搅拌,污泥无泵自动就可以回流到下个单元,节约了动力运行费用,采用的新型固定式立体网状填料,比表面积大,生物含量高,有机物去除率高;而且,该装置的好氧生化池挂膜后,在曝气搅动的作用下充满整个池体,为微生物提供更大的附着面,提高好氧池的微生物浓度,增加生物量;该装置的缺氧沉降池使泥水混合液得到分离,污泥沉淀自动回到好氧池,保证了好氧池的污泥浓度,节省了污泥回流动力消耗,曝气生物滤池保证了出水水质,火山岩填料和铁基除磷滤料的有机组合,保证了氨氮、总氮和磷的去除;另外,该装置结构严谨,设计合理,缩短了工艺流程,能耗低,运行管理简便,出水水质好,装置一体化设计,实用性强,适合面向社会推广使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手段实现的。一种降流式厌氧生物滤池组合工艺污水处理装置,它由降流式厌氧生物滤池、布水器、第一调节阀、导流槽、第二调节阀、升流式缺氧生物滤池、好氧生化池、缺氧沉降池、硝化液回流装置、第一出水堰、第一导流管、第一中心导流筒、污泥回流提升装置、回流管、回流泵、回流调节阀、出水流调节阀、曝气管网、承托层、供气风机、第一进气阀、集泥管、二次沉淀池、第一排泥阀、好氧池曝气系统、缺氧池曝气系统、厌氧池曝气系统及装置箱体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降流式厌氧生物滤池、导流槽、升流式缺氧生物滤池、好氧生化池、缺氧沉降池、二次沉淀池、曝气生物滤池;所述降流式厌氧生物滤池内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布水器、立体网状填料层、厌氧池曝气系统,所述降流式厌氧生物滤池通过第二隔板与导流槽相邻,第二隔板下端折角倾斜且与箱体壁留有缝隙,所述布水器通过管道与第一调节阀相连接,所述第一调节阀3通过管道与污水进水泵相连接,所述厌氧池曝气系统通过导管与第六进气阀相连接;所述导流槽内上端通过管道分别与第二调节阀、硝化液回流装置、回流管相连接,所述导流槽内下端设置有缺氧池曝气系统,所述导流槽下端通过管道与第二排泥阀相连接,所述缺氧池曝气系统通过导管与第五进气阀相连接;所述升流式缺氧生物滤池下端与导流槽相通,所述升流式缺氧生物滤池内设置有立体网状填料层,所述升流式缺氧生物滤池、导流槽通过第二隔板与好氧生化池相邻,第二隔板上端设置有开口;所述好氧生化池内设置底部设置有好氧池曝气系统,好氧池曝气系统通过导管与第四进气阀相连接,所述好氧生化池内设置有悬浮填料层,悬浮填料层挂膜后在曝气搅动的作用下充满整个池体,所述好氧生化池通过第一隔板与缺氧沉降池相邻,所述第一隔板下端折角倾斜且与斜隔板留有缝隙;所述缺氧沉降池内设置有硝化液回流装置,硝化液回流装置通过管道与导流槽相连接,硝化液回流装置通过导管与第三进气阀相连接;所述缺氧沉降池内上端通过第一出水堰、第一导流管与第一中心导流筒相连通;所述二次沉淀池内设置有第一导流管、第一中心导流筒,所述二次沉淀池30内中部设置有斜管填料层,所述第一中心导流筒下端低于斜管填料层底部,所述二次沉淀池内底部设置有集泥管,集泥管通过污泥回流提升装置、管道与布水器相连通,污泥回流提升装置通过导管与第二进气阀相连接,所述二次沉淀池内上端通过第二出水堰、第二导流管与第二中心导流筒相连通;所述曝气生物滤池内设置有第二导流管、第二中心导流筒,所述曝气生物滤池内中部设置有混合填料层,混合填料层下端设置有承托层,承托层上设置有曝气管网,所述曝气管网通过导管与第一进气阀相连接,所述第二中心导流筒下端穿透承托层并低于承托层,所述曝气生物滤池内上端一侧通过第三出水堰、管道分别与回流调节阀、出水流调节阀相连接,所述回流调节阀通过管道、回流泵与回流管相连接,所述出水流调节阀接外排水管直接排放。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进气阀、第二进气阀、第一排泥阀、第三进气阀、第四进气阀、第五进气阀、第二排泥阀、第六进气阀通过供气干管与供气风机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好氧生化池内的悬浮填料层为PPC悬浮填料,密度大于1.01,比重略大于水。进一步地,所述立体网状填料层内为网状立体填料,采用PP材料,耐高温,网丝直径1mm,密度接近水,所述立体网状填料层的填充密度为池容的50%-70%。进一步地,所述混合填料层为火山岩填料和铁基除磷填料,火山岩填料粒径3-5mm;铁基除磷填料粒径3-5mm;所述混合填料层高度大于1.2m。本技术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该装置设置的降流式厌氧生物滤池,可获得无需动力消耗的有效搅拌,污泥无泵自动就可以回流到下个单元,节约了动力运行费用,采用的新型固定式立体网状填料,比表面积大,生物含量高,有机物去除率高。2、该装置的好氧生化池挂膜后,在曝气搅动的作用下充满整个池体,为微生物提供更大的附着面,提高好氧池的微生物浓度,增加生物量。3、该装置的缺氧沉降池使泥水混合液得到分离,污泥沉淀自动回到好氧池,保证了好氧池的污泥浓度,节省了污泥回流动力消耗,曝气生物滤池保证了出水水质,火山岩填料和铁基除磷滤料的有机组合,保证了氨氮、总氮和磷的去除。4、该装置结构严谨,设计合理,缩短了工艺流程,能耗低,运行管理简便,出水水质好,装置一体化设计,实用性强,适合面向社会推广使用。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一种降流式厌氧生物滤池组合工艺污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图中各个部分由下列阿拉伯数字表示:降流式厌氧生物滤池-1、布水器-2、第一调节阀-3、导流槽-4、第二调节阀-5、升流式缺氧生物滤池-6、好氧生化池-7、第一隔板-8、缺氧沉降池-9、硝化液回流装置-10、第一出水堰-11、第一导流管-12、第一中心导流筒-13、污泥回流提升装置-14、第二出水堰-15、第二导流管-16、第二中心导流筒-17、第三出水堰-18、回流管-19、回流泵-20、回流调节阀-21、出水流调节阀-22、曝气管网-23、承托层-24、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降流式厌氧生物滤池组合工艺污水处理装置,它由降流式厌氧生物滤池(1)、布水器(2)、第一调节阀(3)、导流槽(4)、第二调节阀(5)、升流式缺氧生物滤池(6)、好氧生化池(7)、缺氧沉降池(9)、硝化液回流装置(10)、第一出水堰(11)、第一导流管(12)、第一中心导流筒(13)、污泥回流提升装置(14)、回流管(19)、回流泵(20)、回流调节阀(21)、出水流调节阀(22)、曝气管网(23)、承托层(24)、供气风机(25)、第一进气阀(26)、集泥管(29)、二次沉淀池(30)、第一排泥阀(31)、好氧池曝气系统(34)、缺氧池曝气系统(36)、厌氧池曝气系统(41)、箱体(44)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降流式厌氧生物滤池(1)、导流槽(4)、升流式缺氧生物滤池(6)、好氧生化池(7)、缺氧沉降池(9)、二次沉淀池(30)、曝气生物滤池(43);/n所述降流式厌氧生物滤池(1)内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布水器(2)、立体网状填料层、厌氧池曝气系统(41),所述降流式厌氧生物滤池(1)通过第二隔板(40)与导流槽(4)相邻,第二隔板(40)下端折角倾斜且与箱体壁留有缝隙,所述布水器(2)通过管道与第一调节阀(3)相连接,所述第一调节阀(3)通过管道与污水进水泵(42)相连接,所述厌氧池曝气系统(41)通过导管与第六进气阀(39)相连接;/n所述导流槽(4)内上端通过管道分别与第二调节阀(5)、硝化液回流装置(10)、回流管(19)相连接,所述导流槽(4)内下端设置有缺氧池曝气系统(36),所述导流槽(4)下端通过管道与第二排泥阀(38)相连接,所述缺氧池曝气系统(36)通过导管与第五进气阀(37)相连接;/n所述升流式缺氧生物滤池(6)下端与导流槽(4)相通,所述升流式缺氧生物滤池(6)内设置有立体网状填料层,所述升流式缺氧生物滤池(6)、导流槽(4)通过第二隔板(40)与好氧生化池(7)相邻,第二隔板(40)上端设置有开口;/n所述好氧生化池(7)内底部设置有好氧池曝气系统(34),好氧池曝气系统(34)通过导管与第四进气阀(35)相连接,所述好氧生化池(7)内设置有悬浮填料层,悬浮填料层挂膜后在曝气搅动的作用下充满整个池体,所述好氧生化池(7)通过第一隔板(8)与缺氧沉降池(9)相邻,所述第一隔板(8)下端折角倾斜且与斜隔板(33)留有缝隙;/n所述缺氧沉降池(9)内设置有硝化液回流装置(10),硝化液回流装置(10)通过管道与导流槽(4)相连接,硝化液回流装置(10)通过导管与第三进气阀(32)相连接;所述缺氧沉降池(9)内上端通过第一出水堰(11)、第一导流管(12)与第一中心导流筒(13)相连通;/n所述二次沉淀池(30)内设置有第一导流管(12)、第一中心导流筒(13),所述二次沉淀池(30)内中部设置有斜管填料层,所述第一中心导流筒(13)下端低于斜管填料层底部,所述二次沉淀池(30)内底部设置有集泥管(29),集泥管(29)通过污泥回流提升装置(14)、管道与布水器(2)相连通,污泥回流提升装置(14)通过导管与第二进气阀(28)相连接,所述二次沉淀池(30)内上端通过第二出水堰(15)、第二导流管(16)与第二中心导流筒(17)相连通;/n所述曝气生物滤池(43)内设置有第二导流管(16)、第二中心导流筒(17),所述曝气生物滤池(43)内中部设置有混合填料层,混合填料层下端设置有承托层(24),承托层(24)上设置有曝气管网(23),所述曝气管网(23)通过导管与第一进气阀(26)相连接,所述第二中心导流筒(17)下端穿透承托层(24)并低于承托层(24),所述曝气生物滤池(43)内上端一侧通过第三出水堰(18)、管道分别与回流调节阀(21)、出水流调节阀(22)相连接,所述回流调节阀(21)通过管道、回流泵(20)与回流管(19)相连接,所述出水流调节阀(22)接外排水管直接排放。/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流式厌氧生物滤池组合工艺污水处理装置,它由降流式厌氧生物滤池(1)、布水器(2)、第一调节阀(3)、导流槽(4)、第二调节阀(5)、升流式缺氧生物滤池(6)、好氧生化池(7)、缺氧沉降池(9)、硝化液回流装置(10)、第一出水堰(11)、第一导流管(12)、第一中心导流筒(13)、污泥回流提升装置(14)、回流管(19)、回流泵(20)、回流调节阀(21)、出水流调节阀(22)、曝气管网(23)、承托层(24)、供气风机(25)、第一进气阀(26)、集泥管(29)、二次沉淀池(30)、第一排泥阀(31)、好氧池曝气系统(34)、缺氧池曝气系统(36)、厌氧池曝气系统(41)、箱体(44)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降流式厌氧生物滤池(1)、导流槽(4)、升流式缺氧生物滤池(6)、好氧生化池(7)、缺氧沉降池(9)、二次沉淀池(30)、曝气生物滤池(43);
所述降流式厌氧生物滤池(1)内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布水器(2)、立体网状填料层、厌氧池曝气系统(41),所述降流式厌氧生物滤池(1)通过第二隔板(40)与导流槽(4)相邻,第二隔板(40)下端折角倾斜且与箱体壁留有缝隙,所述布水器(2)通过管道与第一调节阀(3)相连接,所述第一调节阀(3)通过管道与污水进水泵(42)相连接,所述厌氧池曝气系统(41)通过导管与第六进气阀(39)相连接;
所述导流槽(4)内上端通过管道分别与第二调节阀(5)、硝化液回流装置(10)、回流管(19)相连接,所述导流槽(4)内下端设置有缺氧池曝气系统(36),所述导流槽(4)下端通过管道与第二排泥阀(38)相连接,所述缺氧池曝气系统(36)通过导管与第五进气阀(37)相连接;
所述升流式缺氧生物滤池(6)下端与导流槽(4)相通,所述升流式缺氧生物滤池(6)内设置有立体网状填料层,所述升流式缺氧生物滤池(6)、导流槽(4)通过第二隔板(40)与好氧生化池(7)相邻,第二隔板(40)上端设置有开口;
所述好氧生化池(7)内底部设置有好氧池曝气系统(34),好氧池曝气系统(34)通过导管与第四进气阀(35)相连接,所述好氧生化池(7)内设置有悬浮填料层,悬浮填料层挂膜后在曝气搅动的作用下充满整个池体,所述好氧生化池(7)通过第一隔板(8)与缺氧沉降池(9)相邻,所述第一隔板(8)下端折角倾斜且与斜隔板(33)留有缝隙;
所述缺氧沉降池(9)内设置有硝化液回流装置(10),硝化液回流装置(10)通过管道与导流槽(4)相连接,硝化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宗玉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恒特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