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下直埋电缆或光缆穿墙用柔性防水密封结构及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工业建筑、民用建筑、市政建筑中的电气工程
,涉及地下直埋电缆、光缆穿越外围护结构墙体时的防水密封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地下直埋电缆或光缆穿墙用柔性防水密封结构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工业建筑、民用建筑、市政工程的电气工程中,电缆、光缆在地下埋设穿越建筑物、构筑物等外围护结构墙体时,通常采用图1A至图1D所示的防水密封结构来实现防水密封效果(参见国家标准设计施工图集《110kv及以下电缆敷设》12D101-05、p102、p103中,直埋电缆穿墙引入建筑物的敷设方案一、方案二、方案三、方案四、方案五;以及《地下通信线缆敷设》05X101-2、p9、p10中,地下电缆、光缆引入建筑物内的做法中引入地下室方法一、方法二、方法三,上述各种防水密封方法,归纳为图1A-图1D所示的三种基本实施方式),对于含有地下水(包括地面表层的雨水渗透地下)、伴随有建筑物、构筑物的沉降变形、伸缩变形以及电缆、光缆的电流热产生的伸缩变形,外界产生工作振动、扭曲等现场环境,上述防水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下直埋电缆或光缆穿墙用柔性密封结构,用于对穿过墙体(01)的地下直埋电缆或光缆进行密封,包括用于套装电缆或光缆的穿墙保护管(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设置在穿墙保护管(2)的迎水面侧的柔性密封组件(3),柔性密封组件(3)包括:/n长管箍(31),其端部与穿墙保护管(2)螺纹连接,该端内部设有螺纹调整挡圈(32);/n端部锁紧压盖(35),其与长管箍(31)的另一端部螺纹连接;和/n柔性密封件,其位于螺纹调整挡圈(32)与端部锁紧压盖(35)之间的长管箍(31)内部,所述柔性密封件包覆在电缆或光缆(1)上且分别与穿墙保护管(2)、电缆或光缆(1)的密封面形成静密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直埋电缆或光缆穿墙用柔性密封结构,用于对穿过墙体(01)的地下直埋电缆或光缆进行密封,包括用于套装电缆或光缆的穿墙保护管(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设置在穿墙保护管(2)的迎水面侧的柔性密封组件(3),柔性密封组件(3)包括:
长管箍(31),其端部与穿墙保护管(2)螺纹连接,该端内部设有螺纹调整挡圈(32);
端部锁紧压盖(35),其与长管箍(31)的另一端部螺纹连接;和
柔性密封件,其位于螺纹调整挡圈(32)与端部锁紧压盖(35)之间的长管箍(31)内部,所述柔性密封件包覆在电缆或光缆(1)上且分别与穿墙保护管(2)、电缆或光缆(1)的密封面形成静密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直埋电缆或光缆穿墙用柔性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密封件由两个哈夫节密封挡圈(33)以及位于两个哈夫节密封挡圈(33)之间的密封圈组(34)、石棉绳、油浸黄麻绳中的任一种组成,每一哈夫节密封挡圈(33)为两半圆环分体对接形成的圆环结构;优选的,套装在电缆或光缆(1)上的两个哈夫节密封挡圈(33)的哈夫线L相互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直埋电缆或光缆穿墙用柔性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组(34)穿套在电缆或光缆(1)上,包括挤压接触的至少两个密封圈,密封圈的截面为楔形或O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直埋电缆或光缆穿墙用柔性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调整挡圈(32)的内孔尺寸大于该穿墙保护管(2)所穿越的电缆或光缆(1)的外径,哈夫节密封挡圈(33)的内径与电缆或光缆(1)的外径一致,外径小于长管箍(31)的内径且大于螺纹调整挡圈(32)的内径。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地下直埋电缆或光缆穿墙用柔性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锁紧压盖(35)包括螺纹部(351)和端盖部(352),螺纹部(351)伸入长管箍(31)内部并与长管箍(31)螺纹连接,端盖部(352)伸出长管箍(31)端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地下直埋电缆或光缆穿墙用柔性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调整挡圈(32)的内孔形状为六角孔,该六角孔的对边距离S=D+10mm,其中,D为该穿墙保护管(2)可容许穿越的最大规格电缆或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莹,马明亮,魏文荣,武力,姚俊,李英,任宇霞,郑诞,张翀,秦雅杰,王安然,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凯盛建材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