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流行病疫情扩散风险可视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402355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3: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流行病疫情扩散风险可视化方法,通过对每个网格的人口流动数据、常住人口数据、企业POI数据和医疗机构POI数据进行等级划分,获得第一疫情扩散风险系数、第二疫情扩散风险系数、第三疫情扩散风险系数和第四疫情扩散风险系数,并进行加权计算得到每个网格的总疫情扩散风险系数;根据所述发病率和所述输出人群规模,得到每个网格的疫情输入风险系数,根据每个网格的总疫情扩散风险系数和疫情输入风险系数,得到每个网格的疫情扩散风险值并对所述目标行政区域进行疫情扩散风险可视化。本发明专利技术综合考虑了目标城市输入病例风险、地区扩散风险和医院防御风险,精准直观地展示了目标行政区域的抗疫能力,为相关部分的精准防控提供数据支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流行病疫情扩散风险可视化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流行病预防和控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流行病疫情扩散风险可视化方法。
技术介绍
流行病是指可以感染众多人口的传染病。对于传染性较强的流行病,其可通过直接传播、气溶胶传播和接触传播,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活、工作,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目前,针对COVID-19疫情扩散的风险主要根据城市确诊病例的人数及该市的人口数量进行疫情扩散风险的评估,但该风险评估方法的准确性较低;并且,当下各种疫情信息繁多且复杂,人们难以得到当前疫情的扩散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流行病疫情扩散风险可视化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流行病疫情扩散风险评估的准确性并进行可视化,便于制定疫情管控策略。所述技术方案如下: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流行病疫情扩散风险可视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目标行政区域的地理信息进行1km×1km网格的离散化处理;获取每个网格的人口流动数据、常住人口数据、企业POI数据和医疗机构POI数据,对所述人口流动数据进行等级划分,得到与所述人口流动数据的等级对应的第一疫情扩散风险系数;对所述常住人口数据进行等级划分,得到与所述常住人口数据的等级对应的第二疫情扩散风险系数;对所述企业POI数据进行等级划分,得到与所述企业POI数据的等级对应的第三疫情扩散风险系数;对所述医疗机构POI数据进行等级划分,得到与所述医疗机构POI数据的等级对应的第四疫情扩散风险系数;对所述第一疫情扩散风险系数、第二疫情扩散风险系数、第三疫情扩散风险系数和第四疫情扩散风险系数进行加权计算,得到每个网格的总疫情扩散风险系数;获取疫情发生区域内各市的发病率,获取从所述疫情发生区域各市到所述目标行政区域内各市的输出人群规模,根据所述发病率和所述输出人群规模,获得所述目标行政区域内各市的输入风险系数;根据目标行政区域各市中每个网格的常住人口数量占该市常住人口数量的比例和该市的输入风险系数,得到每个网格的疫情输入风险系数;根据每个网格的总疫情扩散风险系数和疫情输入风险系数,得到每个网格的疫情扩散风险值;将每个网格的疫情扩散风险值输入至GIS系统中,得到所述目标行政区域的疫情风险评估GIS地图,并向用户呈现所述疫情风险评估GIS地图。可选的,所述获取每个网格的人口流动数据、常住人口数据、企业POI数据和医疗机构POI数据的步骤包括:从地图应用程序接口的位置大数据中获取目标行政区域内人口的每日移动轨迹,并根据每个网格的地理坐标,获取每个网格内每日迁入和迁出的人口数量,得到每个网格的人口流动数据;从地图应用程序接口的POI大数据中获取目标行政区域内的企业POI数据,并根据每个网格的地理坐标,获取每个网格的企业POI数据;从地图应用程序接口的POI大数据中获取目标行政区域内的医疗机构POI数据,并根据每个网格的地理坐标,获取每个网格的医疗机构POI数据;对目标行政区域内的常住人口数据进行面到面克里金插值,得到每个网格的常住人口数据。可选的,获取从所述疫情发生区域各市到所述目标行政区域内各市的输出人群规模的步骤包括:从地图应用程序接口的人口迁移大数据中获取疫情期间疫情发生区域各市每日的总输出人群规模和各市每日输出至目标行政区域内各市的输出人群规模占该市的总输出人群规模的比例;按照以下公式获取疫情期间每日疫情发生区域内各市到目标行政区域内各市的输出人群规模:其中,i为疫情发生区域内各市,j为目标省内各市,t为日期,为疫情发生区域i市第t日的总输出人群规模;为第t日从i市到j市的输出人群规模占i市总输出人群规模的比例,为第t日疫情发生区域内i市到目标行政区域内j市的输出人群规模;按照以下公式,获取疫情期间从所述疫情发生区域各市到所述目标行政区域内各市的输出人群规模:其中,、为疫情发生期间的起始日期和结束日期,为i市到j市的输出人群规模。可选的,获得所述目标行政区域内各市的输入风险系数的步骤包括:按照以下公式,获取从所述疫情发生区域各市到所述目标行政区域内各市的输入风险系数:其中,为i市到j市的输出人群规模,为疫情发生区域i市的发病率;按照以下公式,获得所述目标行政区域内各市的输入风险系数:其中,为目标行政区域内j市的输入风险系数,n为疫情发生区域的城市数量。可选的,所述获取每个网格的疫情输入风险系数的步骤包括:按照以下公式,获取每个网格常住人口占目标行政区域内各市常住人口的比例:其中,为第k个网格常住人口占目标行政区域内j市常住人口比例,为目标行政区域内j市第k个网格的常住人口,为目标行政区域内j市常住人口;按照以下公式,获取每个网格的疫情输入风险系数:其中,为目标行政区域内j市对应的第k个网格的输入风险系数,为目标行政区域内j市的输入风险系数,k为网格编号。可选的,所述疫情发生区域包括i个城市,所述疫情发生区域的各个城市的发病率按照以下公式计算:其中,i为疫情发生区域各市;为i市的疫情发病率;为i市的确诊病例数;为i市的常住人口数。可选的,对所述人口流动数据进行等级划分,得到与所述人口流动数据的等级对应的第一疫情扩散风险系数的步骤包括:根据预设的人口流动数据与预设等级和疫情扩散风险系数的对应关系,获取第一疫情扩散风险系数;其中,流动人口数据值越大,所述第一疫情扩散风险系数越大;对所述常住人口数据进行等级划分,得到与所述常住人口数据的等级对应的第二疫情扩散风险系数的步骤包括:根据预设的常住人口数据与预设等级和疫情扩散风险系数的对应关系,获取第二疫情扩散风险系数;其中,常住人口数据值越大,所述第二疫情扩散风险系数越大;对所述企业POI数据进行等级划分,得到与所述企业POI数据的等级对应的第三疫情扩散风险系数的步骤包括:根据预设的企业POI数据与预设等级和疫情扩散风险系数的对应关系,获取第三疫情扩散风险系数;其中,企业POI数据值越大,所述第三疫情扩散风险系数越大;对所述医疗机构POI数据进行等级划分,得到与所述医疗机构POI数据的等级对应的第四疫情扩散风险系数的步骤包括:根据预设的医疗机构POI数据与预设等级和疫情扩散风险系数的对应关系,获取第四疫情扩散风险系数;其中,医疗机构POI数据值越大,所述第四疫情扩散风险系数越小。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流行病疫情扩散风险可视化装置,包括:离散化模块,用于对目标行政区域的地理信息进行1km×1km网格的离散化处理;疫情扩散风险系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每个网格的人口流动数据、常住人口数据、企业POI数据和医疗机构POI数据,对所述人口流动数据进行等级划分,得到与所述人口流动数据的等级对应的第一疫情扩散风险系数;对所述常住人口数据进行等级划分,得到与所述常住人口数据的等级对应的第二疫情扩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流行病疫情扩散风险可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对目标行政区域的地理信息进行1km×1km网格的离散化处理;/n获取每个网格的人口流动数据、常住人口数据、企业POI数据和医疗机构POI数据,对所述人口流动数据进行等级划分,得到与所述人口流动数据的等级对应的第一疫情扩散风险系数;对所述常住人口数据进行等级划分,得到与所述常住人口数据的等级对应的第二疫情扩散风险系数;对所述企业POI数据进行等级划分,得到与所述企业POI数据的等级对应的第三疫情扩散风险系数;对所述医疗机构POI数据进行等级划分,得到与所述医疗机构POI数据的等级对应的第四疫情扩散风险系数;/n对所述第一疫情扩散风险系数、第二疫情扩散风险系数、第三疫情扩散风险系数和第四疫情扩散风险系数进行加权计算,得到每个网格的总疫情扩散风险系数;/n获取疫情发生区域内各市的发病率,获取从所述疫情发生区域各市到所述目标行政区域内各市的输出人群规模,根据所述发病率和所述输出人群规模,获得所述目标行政区域内各市的输入风险系数;/n根据目标行政区域各市中每个网格的常住人口数量占该市常住人口数量的比例和该市的输入风险系数,得到每个网格的疫情输入风险系数;/n根据每个网格的总疫情扩散风险系数和疫情输入风险系数,得到每个网格的疫情扩散风险值;将每个网格的疫情扩散风险值输入至GIS系统中,得到所述目标行政区域的疫情风险评估GIS地图,并向用户呈现所述疫情风险评估GIS地图。/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流行病疫情扩散风险可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对目标行政区域的地理信息进行1km×1km网格的离散化处理;
获取每个网格的人口流动数据、常住人口数据、企业POI数据和医疗机构POI数据,对所述人口流动数据进行等级划分,得到与所述人口流动数据的等级对应的第一疫情扩散风险系数;对所述常住人口数据进行等级划分,得到与所述常住人口数据的等级对应的第二疫情扩散风险系数;对所述企业POI数据进行等级划分,得到与所述企业POI数据的等级对应的第三疫情扩散风险系数;对所述医疗机构POI数据进行等级划分,得到与所述医疗机构POI数据的等级对应的第四疫情扩散风险系数;
对所述第一疫情扩散风险系数、第二疫情扩散风险系数、第三疫情扩散风险系数和第四疫情扩散风险系数进行加权计算,得到每个网格的总疫情扩散风险系数;
获取疫情发生区域内各市的发病率,获取从所述疫情发生区域各市到所述目标行政区域内各市的输出人群规模,根据所述发病率和所述输出人群规模,获得所述目标行政区域内各市的输入风险系数;
根据目标行政区域各市中每个网格的常住人口数量占该市常住人口数量的比例和该市的输入风险系数,得到每个网格的疫情输入风险系数;
根据每个网格的总疫情扩散风险系数和疫情输入风险系数,得到每个网格的疫情扩散风险值;将每个网格的疫情扩散风险值输入至GIS系统中,得到所述目标行政区域的疫情风险评估GIS地图,并向用户呈现所述疫情风险评估GIS地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行病疫情扩散风险可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每个网格的人口流动数据、常住人口数据、企业POI数据和医疗机构POI数据的步骤包括:
从地图应用程序接口的位置大数据中获取目标行政区域内人口的每日移动轨迹,并根据每个网格的地理坐标,获取每个网格内每日迁入和迁出的人口数量,得到每个网格的人口流动数据;
从地图应用程序接口的POI大数据中获取目标行政区域内的企业POI数据,并根据每个网格的地理坐标,获取每个网格的企业POI数据;
从地图应用程序接口的POI大数据中获取目标行政区域内的医疗机构POI数据,并根据每个网格的地理坐标,获取每个网格的医疗机构POI数据;
对目标行政区域内的常住人口数据进行面到面克里金插值,得到每个网格的常住人口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行病疫情扩散风险可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从所述疫情发生区域各市到所述目标行政区域内各市的输出人群规模的步骤包括:
从地图应用程序接口的人口迁移大数据中获取疫情期间疫情发生区域各市每日的总输出人群规模和各市每日输出至目标行政区域内各市的输出人群规模占该市的总输出人群规模的比例;
按照以下公式获取疫情期间每日疫情发生区域内各市到目标行政区域内各市的输出人群规模:



其中,i为疫情发生区域内各市,j为目标省内各市,t为日期,为疫情发生区域i市第t日的总输出人群规模;为第t日从i市到j市的输出人群规模占i市总输出人群规模的比例,为第t日疫情发生区域内i市到目标行政区域内j市的输出人群规模;
按照以下公式,获取疫情期间从所述疫情发生区域各市到所述目标行政区域内各市的输出人群规模:



其中,、为疫情发生期间的起始日期和结束日期,为i市到j市的输出人群规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流行病疫情扩散风险可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得所述目标行政区域内各市的输入风险系数的步骤包括:
按照以下公式,获取从所述疫情发生区域各市到所述目标行政区域内各市的输入风险系数:



其中,为i市到j市的输出人群规模,为疫情发生区域i市的发病率;
按照以下公式,获得所述目标行政区域内各市的输入风险系数:



其中,为目标行政区域内j市的输入风险系数,n为疫情发生区域的城市数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流行病疫情扩散风险可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每个网格的疫情输入风险系数的步骤包括:
按照以下公式,获取每个网格常住人口占目标行政区域内各市常住人口的比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剑辉邓应彬黄吴蒙杨骥张虹鸥李勇叶玉瑶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地理研究所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