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厨房垃圾干湿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0178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厨房垃圾干湿分离器,包括外桶,外桶内安装有内桶,内桶与外桶之间设置有空腔,外桶一侧设置有排水口连通外界与内桶、外桶之间空腔,内桶的底部设置有传动轮,传动轮与外桶底部的第一传动轴传动连接,第一传动轴又通过传动皮带、换向轮、第二传动轴与外桶一侧设置的踏板传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踩踏踏板可以带动内桶转动,将处于垃圾中的水分通过导液槽排出,储存在内桶与外桶的夹层中,减缓厨余垃圾腐烂与发酵的速度,也对污水进行分离,防止在倒垃圾时污水滴落在房间内污染空气造成异味,同时厨余垃圾中的污水经过分离后,垃圾车在对垃圾进行运输过程中不会有污水低落,能保护城市环境,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厨房垃圾干湿分离器
本技术涉及厨房垃圾处理领域,具体为一种干湿分离器。
技术介绍
厨余垃圾是指居民日常生活及食品加工、饮食服务、单位供餐等活动中产生的垃圾,包括丢弃不用的菜叶、剩菜、剩饭、果皮、蛋壳、茶渣、骨头等,其主要来源为家庭厨房、餐厅、饭店、食堂、市场及其他与食品加工有关的行业。厨余垃圾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垃圾中最常见的几种垃圾之一,且由于厨余垃圾常包含大量水分,在垃圾桶中垃圾往往会很快腐烂发酵,产生刺鼻气味与污水沉积,沉积的污水又会进一步加速垃圾的腐烂发酵,形成恶性循环,不但处理麻烦,而且在丢垃圾时,一旦垃圾袋破损,就会有大量污水漏出,对室内环境造成巨大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旨在于解决传统垃圾桶无法实现干湿分离导致厨余垃圾大量产生污水影响室内环境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厨房垃圾干湿分离器,包括外桶,外桶内安装有内桶,内桶与外桶之间设置有空腔,外桶一侧设置有排水口连通外界与内桶、外桶之间空腔,内桶的底部设置有传动轮,传动轮与外桶底部的第一传动轴传动连接,第一传动轴又通过传动皮带、换向轮、第二传动轴与外桶一侧设置的踏板传动连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内桶由内桶主体、导环、导液槽与密封环组成,内桶主体呈镂空的圆台形,上端直径小,下端直径大,上端设置有环形突起的导环,内桶主体底面的内侧设置有锥形凸起结构,底面的外侧设置有圆形凹槽,凹槽的中间设置有圆柱形突起结构,凸起结构上安装有密封环与传动轮。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内桶主体的底部设置有若干环形分布在的导液槽,导液槽连接内桶内空间与内桶主体底部凹槽结构,密封环与内桶主体之间设置有第一压力弹簧,当密封环处不受力时,第一压力弹簧将密封环顶起堵住导液槽底端开口。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外桶由外桶主体、侧架与支撑座组成,外桶主体内部上端设置有环形突出的侧架,侧架截面呈L形,L形结构的底边高度略低于内桶导环,L形结构的侧边设置有至少四个导轮,导轮表面与内桶导环侧表面距离0.5cm。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支撑座设置在外桶主体的底部中心,为圆台形凸起结构,支撑座上设置有三段阶梯凹槽结构,第一段阶梯结构在内桶安装后会将内桶密封环顶起,使导液槽连通,第二段阶梯结构与内桶底部传动轮契合,一侧设置有第一传动轴,第三段阶梯结构内安装有轴承座,轴承座连接内桶主体底面圆柱突起结构,用于托呈内桶。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第一传动轴的底端探出外桶底面,通过传动皮带与外桶一侧设置的换向轮传动连接,换向轮内设置有棘轮结构,顶部设置有伞齿轮结构,通过伞齿轮结构与第二传动轴单向传动连接,外桶的一侧设置有踏板,踏板底部设置有第二压力弹簧与齿条,通过齿条运动可以带动第二传动轴转动。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排水口设置在外桶上与踏板相反的一侧,排水口的设置高度低于外桶主体底面,排水口与外界连通处设置有密封塞。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踩踏踏板可以带动内桶转动,将处于垃圾中的水分通过导液槽排出,储存在内桶与外桶的夹层中,减缓厨余垃圾腐烂与发酵的速度,也对污水进行分离,防止在倒垃圾时污水滴落在房间内污染空气造成异味。2.本技术的内桶底部设置有密封环,可以防止在对内桶内垃圾倾倒时有残余污水从导液槽中漏出落在房间内影响空气。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内桶结构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踏板传动机构示意图。图1-5中:1-外桶,101-外桶主体,102-侧架,103-导轮,104-支撑座,2-内桶,201-内桶主体,202-导环,203-导液槽,204-密封环,205-第一压力弹簧,3-传动轮,4-轴承座,5-第一传动轴,6-传动皮带,7-换向轮,8-第二传动轴,9-踏板,10-第二压力弹簧,11-齿条,12-排水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厨房垃圾干湿分离器,包括外桶1,外桶主体101,侧架102,导轮103,支撑座104,内桶2,内桶主体201,导环202,导液槽203,密封环204,第一压力弹簧205,传动轮3,轴承座4,第一传动轴5,传动皮带6,换向轮7,第二传动轴8,踏板9,第二压力弹簧10,齿条11,排水口12,外桶1内安装有内桶2,内桶2与外桶1之间设置有空腔,外桶1一侧设置有排水口12连通外界与内桶2、外桶1之间空腔,内桶2的底部设置有传动轮3,传动轮3与外桶1底部的第一传动轴5传动连接,第一传动轴5又通过传动皮带6、换向轮7、第二传动轴8与外桶1一侧设置的踏板9传动连接。其中:内桶2由内桶主体201、导环202、导液槽203与密封环204组成,内桶主体201呈镂空的圆台形,上端直径小,下端直径大,上端设置有环形突起的导环202,内桶主体201底面的内侧设置有锥形凸起结构,底面的外侧设置有圆形凹槽,凹槽的中间设置有圆柱形突起结构,凸起结构上安装有密封环204与传动轮3,内桶主体上校下达,用于提高稳定性,在内桶转动时,垃圾与液体也会在离心力作用下沿筒壁向下移动,不会被甩出,导环202用于与外桶1结构配合,保证内桶2转动的稳定性,密封环用于防止倾倒垃圾时,残留液体从导液槽203流出。其中:内桶主体201的底部设置有若干环形分布在的导液槽203,导液槽203连接内桶2内空间与内桶主体201底部凹槽结构,密封环204与内桶主体201之间设置有第一压力弹簧205,当密封环204处不受力时,第一压力弹簧205将密封环204顶起堵住导液槽203底端开口,导液槽203用于排出内桶内污水。其中:外桶1由外桶主体101、侧架102与支撑座104组成,外桶主体101内部上端设置有环形突出的侧架102,侧架102截面呈L形,L形结构的底边高度略低于内桶2导环202,L形结构的侧边设置有至少四个导轮103,导轮103表面与内桶2导环202侧表面距离0.5cm,通过侧架102对内桶2导环202进行引导,保证内桶2运行的稳定性,不会有垃圾被甩出。其中:支撑座104设置在外桶主体101的底部中心,为圆台形凸起结构,支撑座104上设置有三段阶梯凹槽结构,第一段阶梯结构在内桶2安装后会将内桶2密封环204顶起,使导液槽203连通,第二段阶梯结构与内桶2底部传动轮3契合,一侧设置有第一传动轴5,第三段阶梯结构内安装有轴承座4,轴承座4连接内桶主体201底面圆柱突起结构,用于托呈内桶2,第一段阶梯结构使得内桶2安装后导液槽203通顺,第二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厨房垃圾干湿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桶(1),外桶(1)内安装有内桶(2),内桶(2)与外桶(1)之间设置有空腔,外桶(1)一侧设置有排水口(12)连通外界与内桶(2)、外桶(1)之间空腔,内桶(2)的底部设置有传动轮(3),传动轮(3)与外桶(1)底部的第一传动轴(5)传动连接,第一传动轴(5)又通过传动皮带(6)、换向轮(7)、第二传动轴(8)与外桶(1)一侧设置的踏板(9)传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厨房垃圾干湿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桶(1),外桶(1)内安装有内桶(2),内桶(2)与外桶(1)之间设置有空腔,外桶(1)一侧设置有排水口(12)连通外界与内桶(2)、外桶(1)之间空腔,内桶(2)的底部设置有传动轮(3),传动轮(3)与外桶(1)底部的第一传动轴(5)传动连接,第一传动轴(5)又通过传动皮带(6)、换向轮(7)、第二传动轴(8)与外桶(1)一侧设置的踏板(9)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厨房垃圾干湿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内桶(2)由内桶主体(201)、导环(202)、导液槽(203)与密封环(204)组成,内桶主体(201)呈镂空的圆台形,上端直径小,下端直径大,上端设置有环形突起的导环(202),内桶主体(201)底面的内侧设置有锥形凸起结构,底面的外侧设置有圆形凹槽,凹槽的中间设置有圆柱形突起结构,凸起结构上安装有密封环(204)与传动轮(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厨房垃圾干湿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内桶主体(201)的底部设置有若干环形分布在的导液槽(203),导液槽(203)连接内桶(2)内空间与内桶主体(201)底部凹槽结构,密封环(204)与内桶主体(201)之间设置有第一压力弹簧(205),当密封环(204)处不受力时,第一压力弹簧(205)将密封环(204)顶起堵住导液槽(203)底端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厨房垃圾干湿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外桶(1)由外桶主体(101)、侧架(102)与支撑座(104)组成,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自兰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新又好企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