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手机信令数据与POI兴趣点的个体行为分析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轨迹数据挖掘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根据轨迹数据的个体行为分析方法,可用于分析目标属性人群的活动规律与生活习惯。
技术介绍
近几年来,随着智能手机与4G通信技术的普及,手机已成为大部分人每天随身携带的设备之一,手机信令数据因此具有数据量大,覆盖用户面广等优点。通过分析手机信令数据,出行特征,得出人群活动规律、生活习性等较为丰富的语义信息,逐渐成为了轨迹数据挖掘领域研究的热点。交通出行对于每个居民的日常生活都十分重要,出行作为一种派生性需求,个体基于活动,通过安排出行OD(origin-destnation,起止点)、出行时间和出行方式来组织日常生活。在“交通公平性”的目的和背景下,通过分析低收入等特殊人群的出行模式,解决这部分人群的日常出行问题显得十分重要。关于如何分析特殊人群的出行行为这一问题,目前大部分的解决方案是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该方法具有数据量低、样本随机性大等缺点。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手机信令数据与POI兴趣点数据的个人出行行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手机信令数据与POI兴趣点的个体行为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n步骤1、获取个体手机信令数据,对手机信令数据进行预处理;首先剔除数据格式错误,数据字段缺失的数据;然后通过时间阈值与空间阈值,完成长距离抖动信令数据的剔除;最后通过制定活跃用户判别规则,完成优质用户的提取;/n步骤2、通过手机信令数据预处理,得到蕴含用户时空信息的信令数据;采用ST-DBSCAN密度聚类算法,完成用户停留态,移动态的识别;生成用户的出行链数据;根据用户的多天的出行链数据,设立居家时间段与工作时间段,完成用户职住地数据的提取;/n步骤3、根据用户的出行链数据与职住地数据,结合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手机信令数据与POI兴趣点的个体行为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步骤1、获取个体手机信令数据,对手机信令数据进行预处理;首先剔除数据格式错误,数据字段缺失的数据;然后通过时间阈值与空间阈值,完成长距离抖动信令数据的剔除;最后通过制定活跃用户判别规则,完成优质用户的提取;
步骤2、通过手机信令数据预处理,得到蕴含用户时空信息的信令数据;采用ST-DBSCAN密度聚类算法,完成用户停留态,移动态的识别;生成用户的出行链数据;根据用户的多天的出行链数据,设立居家时间段与工作时间段,完成用户职住地数据的提取;
步骤3、根据用户的出行链数据与职住地数据,结合周边POI兴趣点数据,结合个体的出行链数据与职住数据,设计出行特征数据:包括用户离家时间,用户归家时间,用户出行距离,用户出行次数,用户出行轨迹相似性,用户出行时间,用户居住地数量,用户工作地数量;依据用户出行特征数据,采用决策树预测方法,完成个体出行行为分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手机信令数据及POI兴趣点数据的个人出行行为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1)中长距离抖动信令数据的剔除具体实现过程如下:
对于某一用户一段时间内产生的手机信令数据序列:cellDatai-1(lngi-1,lati-1,timei-1),cellDatai(lngi,lati,timei),cellDatai+1(lngi+1,lati+1,timei+1)...,其中cellData表示信令数据,lng表示该信令数据产生时的位置的经度,lat表示该信令产生的位置的纬度,time表示该信令发生的时间;i表示信令的序号;剔除条件如下:
Dis(cellDatai-1,cellDatai)>Dthread∩
Dis(cellDatai,cellDatai+1)>Dthread∩
Spd(cellDatai-1,cellDatai)>Sthread∩
Spd(cellDatai,cellDatai+1)>Sthread
其中,Dis(cellDatai-1,cellDatai)表示信令i-1与信令i之间的产生的位置点之间的距离,Spd(cellDatai-1,cellDatai)表示用户产生信令i-1与产生信令i之间的移动速度;Dthread表示距离阈值,Sthread表示速度阈值;结合城市人群出行规律,将符合条件的信令i删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手机信令数据及POI兴趣点数据的个人出行行为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1)中优质用户的提取过程如下:
所述优质用户的定义为:
(1.1)用户产生的一天内产生的信令数量大于80条;
(1.2)用户在0点-7点间产生过3条以上的信令;
(1.3)用户在8点-18点间每小时产生过1条以上的信令;
(1.4)用户在19点-24点间产生过3条以上的信令;
同时满足上述四个条件的用户为优质用户,使用优质用户产生的信令数据进行后续分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手机信令数据及POI兴趣点数据的个人出行行为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2)具体实现过程如下:
对于某个用户产生的信令数据序列格式为:...cellDatai-1(lngi-1,lati-1,timei-1),cellDatai(lngi,lati,timei),cellDatai+1(lngi+1,lati+1,timei+1)...;其中cellData表示信令数据,lng表示该信令数据产生时的位置的经度,lat表示该信令产生的位置的纬度,time表示该信令发生的时间;
为提取用户的出行链,处理过程中的相关定义如下:
停留点:stopPoint(startTime,endTime,lng,lat),其中startTime表示停留开始时间,endTime表示停留结束时间,lng表示停留点位置的经度,lat表示停留点位置的纬度;
移动点:movePoint(time,lng,lat),其中time表示移动时间,lng表示移动点位置的经度;
出行链:tripChain(stopPointi,movePointi...movePointn,stopPointi+1...),出行链由用户的停留点stopPoint与移动点movePoint按时间发生顺序构成。
5.根据权利4所述的基于手机信令数据与POI兴趣点的个体行为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2)中,通过对信令数据采用ST-DBSCAN算法生成用户的停留点及出行链数据;
用户处于停留状态在数据层面上表示为多条时间,空间上相近的信令集合,采用ST-DBSCAN算法对信令数据在时间层面上与空间层面上进行聚类,算法相关定义如下:
ε-邻域:点p...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诸彤宇,许伟,魏翔,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