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达禹专利>正文

悬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9805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3:02
悬架装置,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包括连接板;以连接板中心轴为对称轴对称分布的两套连杆机构、两套减震机构、两个半轴、四个端盖、四个过渡块、两个固定块、两个连接轴;连杆机构上下端分别与连接板下表面和轮边内侧面固连;半轴一端与轮边内侧面中心相连;半轴另一端通过轴承套装固定在连接轴上,连接轴两端分别固定有过渡块,每个过渡块外部设有端盖;过渡块前端侧面与固定块侧面固定;固定块上端固定在连接板下表面;减震机构固定在固定块上,上下端分别固定在连接板和固定块上。减震机构能够快增强车轮和地面的附着力,降低车身部分的动载荷,使汽车平稳行驶。连杆机构用于传递力和力矩,同时在汽车行驶过程中,能够控制车轮的运动轨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悬架装置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
,具体涉及一种悬架装置。
技术介绍
悬架是汽车上的一个重要总成,通过悬架能够将车架与车轮弹性地联系起来,汽车行驶中,车轮会因地面变化而受到震动和冲击,这些力一部分通过车轮吸收,另一部分则通过悬架吸收。通过悬架传递作用在车轮和车架之间的力和力扭,缓冲车架或车身受到的冲击力,衰减震动,保证汽车平稳行驶。目前,现有悬架装置多采用气囊实现减震功能。通过气囊实现减震功能存在以下问题:1、气囊需要专门的气体供应装置和气体储存装置,导致气囊组件体积过大,结构变得复杂,给车辆整体布局带来困难。2、气囊容易受车辆载重和冲击载荷的影响,重载或者受到冲击时气囊容易损坏并失效,无法满足减震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采用气囊实现减震存在的上述诸多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悬架装置。本技术为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的悬架装置,包括:连接板;分别以连接板的中心轴为对称轴对称分布的两套连杆机构、两套减震机构、两个半轴、四个端盖、四个过渡块、两个固定块、两个连接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悬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连接板;/n分别以连接板的中心轴为对称轴对称分布的两套连杆机构、两套减震机构、两个半轴、四个端盖、四个过渡块、两个固定块、两个连接轴;/n两套连杆机构上端分别与连接板左右端下表面固连,两套连杆机构下端分别与左右两个车轮组件中的轮边内侧面固连;/n两个半轴一端分别与左右两个车轮组件的轮边内侧面中心相连;/n每个半轴另一端均通过轴承套装固定在连接轴上,连接轴两端分别固定有一个过渡块,每个过渡块外部通过一个端盖固定;/n过渡块前端侧面与固定块侧面固定;/n固定块上端固定在连接板靠近中心的下表面;/n两套减震机构分别对称固定在两个固定块上;减震机构上端固定在连接板下...

【技术特征摘要】
1.悬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接板;
分别以连接板的中心轴为对称轴对称分布的两套连杆机构、两套减震机构、两个半轴、四个端盖、四个过渡块、两个固定块、两个连接轴;
两套连杆机构上端分别与连接板左右端下表面固连,两套连杆机构下端分别与左右两个车轮组件中的轮边内侧面固连;
两个半轴一端分别与左右两个车轮组件的轮边内侧面中心相连;
每个半轴另一端均通过轴承套装固定在连接轴上,连接轴两端分别固定有一个过渡块,每个过渡块外部通过一个端盖固定;
过渡块前端侧面与固定块侧面固定;
固定块上端固定在连接板靠近中心的下表面;
两套减震机构分别对称固定在两个固定块上;减震机构上端固定在连接板下表面,减震机构下端固定在固定块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机构包括:固定在连接板下表面的第一连杆、通过第一转轴与第一连杆下端相连的第二连杆、通过第二转轴与第二连杆下端相连的固定杆,固定杆另一端固定在轮边内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达禹
申请(专利权)人:刘达禹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