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ebSocket技术的GIS应用多屏互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396693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3: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WebSocket技术的GIS应用多屏互动方法,采用WebSocket技术,将GIS应用的操作进行编码、并利用消息总线服务器传递来实现多种设备之间、基于同一个地图引擎开发的两个不同的GIS应用之间的多屏互动;特别是是当接收端的硬件性能要求很高的GIS应用时,控制端可以使用硬件要求很低的GIS应用来与接收端的GIS应用实现多屏互动,这样就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灯移动设备控制如指挥大屏、高性能PC等接收端设备运行的GIS应用,使GIS多屏互动时不受硬件性能限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WebSocket技术的GIS应用多屏互动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GIS应用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WebSocket技术的GIS应用多屏互动方法。
技术介绍
GIS(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或Geo-Informationsystem,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它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存储、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现有GIS应用特别是三维场景的GIS应用对硬件环境的要求很高,需要有很高性能的显卡支持,而手机、平板灯移动设备的硬件配置相对较低,无法运行一些硬件要求较高的GIS应用,在一些需要多屏互动的使用场景中,无法通过手机、平板灯移动设备来实现高性能电脑的多屏互动需求。随着智慧城市、智慧园区、智慧交通等大数据应用的普遍开展,GIS应用在智慧大屏上已经是基础条件,所有的智慧大屏应用都需要使用GIS应用为基础,用户对智慧大屏的GIS应用交互要求也越来越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WebSocket技术的GIS应用多屏互动方法解决了目前实现GIS应用的多屏互动时受硬件性能限制较大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基于WebSocket技术的GIS应用多屏互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多屏互动控制端中的控制指令生成WebSocket消息包,并发送至消息总线服务器;S2、通过消息总线服务器识别接收的WebSocket消息包,并转发至多屏互动接收端;S3、通过多屏互动接收端按照接收到的WebSocket消息包中的控制指令进行操作,显示在GIS应用上,实现多屏互动。进一步地,所述多屏互动控制端和多屏互动接收端中的地图引擎相同,所述多屏互动控制端和多屏互动接收端均在消息总线服务器中完成登记注册。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具体为:S11、对多屏互动控制端中的GIS应用进行操作监听;S12、当监听到存在GIS应用操作时,获取对应的操作类型及操作结果,作为控制指令;S13、对操作类型及操作结果进行编码组成WebSocket消息体;S14、将WebSocket消息体和当前控制指令对应的WebSocket消息头组成WebSocket消息包,发送至消息总线服务器。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2中的操作类型包括移动、旋转、放大、缩小及点击。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4中的WebSocket消息包中的WebSocket消息体和WebSocket消息头均包括一一对应的字段名称、数据类型及长度;所述WebSocket消息体中的字段名称包括操作类型编号Type_ID、操作结果Info和GIS应用编号App_ID;所述操作类型编号Type_ID对应的数据类型为Int,长度为4;所述操作结果Info对应的数据类型为String,长度为2000;所述GIS应用编号App_ID对应的数据类型为String,长度为4;所述WebSocket消息头中的字段名称包括消息包长度PackLength、命令字Command和发起者标识Sponsor;所述消息包长度PackLength、命令字Command和发起者标识Sponsor对应的数据类型均为Int,长度均为4。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具体为:S21、通过消息总线服务器接收WebSocket消息包,对其进行解析并判断WebSocket消息头对应的控制指令是否有效;若是,则进入步骤S22;若否,则进入步骤S23;S22、根据消息总线服务器中的注册登记列表,确定与App_ID一致并在线的多屏互动接收端,进入步骤S24;S23、将控制指令转发失败的信息返回至多屏互动接收端,返回步骤S4;S24、通过消息总线服务器将WebSocket消息包转发至对应的多屏互动接收端中,进入步骤S3。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1中判断WebSocket消息头对应的控制指令是否有效时的判断条件包括WebSocket消息头中的消息包长度PackLength与接收到的WebSocket消息包长度是否一致、命令字Command是否为多屏互动命令字以及发起者标识Sponsor代表的多屏互动发送端是否在消息总线服务器完成注册登记。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具体为:S31、通过多屏互动接收端接收WebSocket消息包;S32、通过对WebSocket消息包进行解析,获取其中的WebSocket消息体,并确定其对应的操作类型及操作结果;S33、根据确定的操作类型及操作结果,在多屏互动接收端中的GIS应用中进行相应的操作,形成与多屏互动发送端中相同的操作结果,并显示在GIS应用中,实现多屏互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WebSocket技术的GIS应用多屏互动方法,采用WebSocket技术,将GIS应用的操作进行编码、传递来实现多种设备之间、基于同一个地图引擎开发的两个不同的GIS应用之间的多屏互动;特别是是当接收端的硬件性能要求很高的GIS应用时,控制端可以使用硬件要求很低的GIS应用来与接收端的GIS应用实现多屏互动,这样就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灯移动设备控制如指挥大屏、高性能PC等接收端设备运行的GIS应用,使GIS多屏互动时不受硬件性能限制。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WebSocket技术的GIS应用多屏互动方法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于本
的技术人员理解本专利技术,但应该清楚,本专利技术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只要各种变化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这些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一切利用本专利技术构思的专利技术创造均在保护之列。如图1所示,基于WebSocket技术的GIS应用多屏互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多屏互动控制端中的控制指令生成WebSocket消息包,并发送至消息总线服务器;S2、通过消息总线服务器识别接收的WebSocket消息包,并转发至多屏互动接收端;S3、通过多屏互动接收端按照接收到的WebSocket消息包中的控制指令进行操作,显示在GIS应用上,实现多屏互动。本专利技术中的多屏互动控制端和多屏互动接收端中的地图引擎相同,基于该地图引擎开发的GIS应用可以不同;且多屏互动控制端和多屏互动接收端均在消息总线服务器中完成登记注册,登记注册表中记录了控制端和接收端的连接信息和对应的App_ID,便于后续在消息总线服务器中查找多屏互动控制端的目标接收端(多屏互动接收端)。上述步骤S1具体为:S11、对多屏互动控制端中的GIS应用进行操作监听;S12、当监听到存在GIS应用操作时,获取对应的操作类型及操作结果,作为控制指令;其中,用户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基于WebSocket技术的GIS应用多屏互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将多屏互动控制端中的控制指令生成WebSocket消息包,并发送至消息总线服务器;/nS2、通过消息总线服务器识别接收的WebSocket消息包,并转发至多屏互动接收端;/nS3、通过多屏互动接收端按照接收到的WebSocket消息包中的控制指令进行操作,显示在GIS应用上,实现多屏互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WebSocket技术的GIS应用多屏互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多屏互动控制端中的控制指令生成WebSocket消息包,并发送至消息总线服务器;
S2、通过消息总线服务器识别接收的WebSocket消息包,并转发至多屏互动接收端;
S3、通过多屏互动接收端按照接收到的WebSocket消息包中的控制指令进行操作,显示在GIS应用上,实现多屏互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WebSocket技术的GIS应用多屏互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屏互动控制端和多屏互动接收端中的地图引擎相同,所述多屏互动控制端和多屏互动接收端均在消息总线服务器中完成登记注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WebSocket技术的GIS应用多屏互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具体为:
S11、对多屏互动控制端中的GIS应用进行操作监听;
S12、当监听到存在GIS应用操作时,获取对应的操作类型及操作结果,作为控制指令;
S13、对操作类型及操作结果进行编码组成WebSocket消息体;
S14、将WebSocket消息体和当前控制指令对应的WebSocket消息头组成WebSocket消息包,发送至消息总线服务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WebSocket技术的GIS应用多屏互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2中的操作类型包括移动、旋转、放大、缩小及点击。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WebSocket技术的GIS应用多屏互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4中的WebSocket消息包中的WebSocket消息体和WebSocket消息头均包括一一对应的字段名称、数据类型及长度;
所述WebSocket消息体中的字段名称包括操作类型编号Type_ID、操作结果Info和GIS应用编号App_ID;所述操作类型编号Type_ID对应的数据类型为Int,长度为4;所述操作结果Info对应的数据类型为String,长度为2000;所述GIS应用编号App...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斌曹晔彭真周翔曾凡袁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易利数字城市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