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离子电池材料生产用辊压机及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396536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材料生产用辊压机及其系统,其包括用于挤压正极材料的辊压装置,所述辊压装置上开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上设有蛟龙输送装置,所述蛟龙输送装置包括机壳,所述机壳侧面封闭、两端开口,一端与进料口连通,另一端用于放入正极材料,所述机壳内设有转动轴,以及设于转动轴上的螺旋叶片,所述转动轴上设有用于驱动转动轴转动的驱动装置;在机壳远离进料口一端放入正极材料后,所述驱动装置驱动转动轴转动,带动螺旋叶片转动,所述螺旋叶片将正极材料送至辊压装置内进行辊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降低正极材料的水分含量,且能够生产出厚度均匀的料饼,保障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离子电池材料生产用辊压机及其系统
本技术涉及辊压机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材料生产用辊压机及其系统。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具有重量轻、使用寿命长、高低温适应性强等优点,目前已逐渐取代铅酸电池。锂离子电池包括正极与负极,通过正极与负极之间的化学反应实现充电与放电。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主要原料为磷酸铁锂、三元材料等,在生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过程中,为了提高锂电正极材料的产能,会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进行压片后,再进行干燥和烧结。在压片过程中,一般会使用辊压机,辊压机内设有两个作相对运动的挤压辊,挤压辊上方开设有进料口,下方设有出料口,进料口上设有漏斗。挤压辊辊压正极材料时,正极材料从漏斗进入辊压机内,然后从两个挤压辊之间的缝隙通过,挤压辊挤压正极材料,正极材料在高压作用下形成密实的料饼,最后从出料口排出。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现有的辊压机采用漏斗进行进料,由于漏斗为敞口结构,正极材料在进料过程中始终暴露在空气中,如果正极材料生产车间空气的湿度较高,正极材料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导致正极材料内部水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离子电池材料生产用辊压机,包括用于挤压正极材料的辊压装置(4),所述辊压装置(4)上开设有进料口(41),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41)上设有蛟龙输送装置(8),所述蛟龙输送装置(8)包括机壳(81),所述机壳(81)侧面封闭、两端开口,一端与进料口(41)连通,另一端用于放入正极材料,所述机壳(81)内设有转动轴(821),以及设于转动轴(821)上的螺旋叶片(822),所述转动轴(821)上设有用于驱动转动轴(821)转动的驱动装置(101);在机壳(81)远离进料口(41)一端放入正极材料后,所述驱动装置(101)驱动转动轴(821)转动,带动螺旋叶片(822)转动,所述螺旋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离子电池材料生产用辊压机,包括用于挤压正极材料的辊压装置(4),所述辊压装置(4)上开设有进料口(41),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41)上设有蛟龙输送装置(8),所述蛟龙输送装置(8)包括机壳(81),所述机壳(81)侧面封闭、两端开口,一端与进料口(41)连通,另一端用于放入正极材料,所述机壳(81)内设有转动轴(821),以及设于转动轴(821)上的螺旋叶片(822),所述转动轴(821)上设有用于驱动转动轴(821)转动的驱动装置(101);在机壳(81)远离进料口(41)一端放入正极材料后,所述驱动装置(101)驱动转动轴(821)转动,带动螺旋叶片(822)转动,所述螺旋叶片(822)将正极材料送至辊压装置(4)内进行辊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材料生产用辊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蛟龙输送装置(8)上设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导热层(1021)与加热棒(1022),所述导热层(1021)设于机壳(81)内壁,所述加热棒(1022)设于机壳(81)外壁,且穿过机壳(81)与加热棒(102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材料生产用辊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101)包括套设于转动轴(821)上的皮带(1011),所述皮带(1011)远离转动轴(821)一端套连接有电机(1012),所述电机(1012)转轴转动带动皮带(1011)转动,再带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令涌陈彩凤任望保李意能刘其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德方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德方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