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生产用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9558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塑料生产用上料装置,包括:加工腔、两组定位柱、输送管以及安装在加工腔内部的破碎机构、推送机构,所述加工腔侧壁开设有观察窗,两组所述定位柱固定设置在加工腔底端两侧,所述定位柱通过定位螺栓与地面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有破碎机构,可同步的带动切刀进行下移,同时通过刮刀由若干组横向切刀、若干组纵向切刀组成,利用横向切刀、纵向切刀作用下,可均匀的对加工腔内部的塑料进行均匀切刀破碎处理,提高了后续整体输送效率,保证了整体的热熔效果,同时通过设有推送机构,进而可快速的将破碎完成的塑料推送至输送管内部,保证了加工腔内部的清洁,同时保证了后续整体破碎切割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料生产用上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塑料生产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塑料生产用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塑料是指以高分子量的合成树脂为主要组分,加入适当添加剂,如增塑剂、稳定剂、抗氧化剂、阻燃剂、着色剂等,经加工成型的塑性材料,或固化交联形成的刚性材料,塑料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多种工序,同时塑料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原料进行输送,以保证整体加工工作的高效进行,传统的上料装置在使用时,往往大多采用单一管道进行输送,同时由于塑料的尺寸大小不同,因此极易造成输送过程的堵塞。现有技术有以下不足:传统的上料装置在使用时,往往大多采用单一管道进行输送,同时由于塑料的尺寸大小不同,因此极易造成输送过程的堵塞,极大影响了整体的输送效率,同时整体稳定性较差,且极易对后续加工造成影响,降低了整体的热熔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塑料生产用上料装置,以解决传统的上料装置在使用时,往往大多采用单一管道进行输送,同时由于塑料的尺寸大小不同,因此极易造成输送过程的堵塞,极大影响了整体的输送效率,同时整体稳定性较差等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塑料生产用上料装置,包括:加工腔、两组定位柱、输送管以及安装在加工腔内部的破碎机构、推送机构,所述加工腔侧壁开设有观察窗,两组所述定位柱固定设置在加工腔底端两侧,所述定位柱通过定位螺栓与地面连接,所述加工腔一侧开设有进料管,所述输送管安装在加工腔底端一侧壁,且输送管通过螺纹与加工腔密封锁合连接,所述输送管的端处安装有负压泵,所述破碎机构包括两组一号液压缸、定位板、安装板以及切刀,两组所述一号液压缸匹配安装在加工腔内部顶端,所述定位板滑动安装在加工腔内部,且定位板的两端与加工腔内壁抵接,两组所述一号液压缸的伸缩端与定位板连接,所述安装板通过螺栓安装在定位板上,所述切刀匹配设置在安装板上。优选的,所述推送机构安装在加工腔内部底端,所述推送机构包括二号液压缸、推动板以及刮刀,所述二号液压缸安装在加工腔内部底端,所述推动板安装在二号液压缸伸缩端处,所述刮刀固定设置在推动板底端,所述刮刀与加工腔底端贴合安装,可有效的将加工腔底端的粘连塑料进行同步清理工作,保证了加工腔内部的清洁,同时保证了后续整体破碎切割的稳定性。优选的,所述刮刀采用倾斜面过渡,且刮刀为钢材制成,可同步的对加工腔底端进行清理。优选的,所述刮刀由若干组横向切刀、若干组纵向切刀组成,且若干组横向切刀、若干组纵向切刀错位安装在安装板上,提高了后续整体输送效率,保证了整体的热熔效果。优选的,所述加工腔整体呈矩形结构,且加工腔内壁经过光滑处理。优选的,所述进料管呈倾斜状结构,且进料管端口处通过铰链安装有密封盖,防止外界异物落入。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塑料生产用上料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设有破碎机构,利用两组一号液压缸作用下,可同步的驱动定位板下移,进而可同步的带动切刀进行下移,同时通过刮刀由若干组横向切刀、若干组纵向切刀组成,利用横向切刀、纵向切刀作用下,可均匀的对加工腔内部的塑料进行均匀切刀破碎处理,提高了后续整体输送效率,保证了整体的热熔效果。(2)本技术同时通过设有推送机构,进而可快速的将破碎完成的塑料推送至输送管内部,同时通过输送管上的负压泵,可同步的加速整体的输送效率,提高了整体工作效率,通过在推动板底端安装有刮刀,利用刮板与加工腔底端贴合,进而可有效的将加工腔底端的粘连塑料进行同步清理工作,保证了加工腔内部的清洁,同时保证了后续整体破碎切割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加工腔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切刀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图2中A处放大示意图。图中:1、加工腔;2、定位柱;3、输送管;4、观察窗;5、进料管;6、负压泵;7、一号液压缸;8、定位板;9、安装板;10、切刀;11、二号液压缸;12、推动板;13、刮刀;14、横向切刀;15、纵向切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如图1-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塑料生产用上料装置,包括:加工腔1、两组定位柱2、输送管3以及安装在加工腔1内部的破碎机构、推送机构,所述加工腔1侧壁开设有观察窗4,两组所述定位柱2固定设置在加工腔1底端两侧,所述定位柱2通过定位螺栓与地面连接,所述加工腔1一侧开设有进料管5,所述输送管3安装在加工腔1底端一侧壁,且输送管3通过螺纹与加工腔1密封锁合连接,所述输送管3的端处安装有负压泵6,所述破碎机构包括两组一号液压缸7、定位板8、安装板9以及切刀10,两组所述一号液压缸7匹配安装在加工腔1内部顶端,所述定位板8滑动安装在加工腔1内部,且定位板8的两端与加工腔1内壁抵接,两组所述一号液压缸7的伸缩端与定位板8连接,所述安装板9通过螺栓安装在定位板8上,所述切刀10匹配设置在安装板9上。进一步,所述推送机构安装在加工腔1内部底端,所述推送机构包括二号液压缸11、推动板12以及刮刀13,所述二号液压缸11安装在加工腔1内部底端,所述推动板12安装在二号液压缸11伸缩端处,所述刮刀13固定设置在推动板12底端,所述刮刀13与加工腔1底端贴合安装,进而可快速的将破碎完成的塑料推送至输送管3内部,同时通过输送管3上的负压泵6,可同步的加速整体的输送效率,提高了整体工作效率,通过在推动板12底端安装有刮刀13,利用刮板与加工腔1底端贴合,进而可有效的将加工腔1底端的粘连塑料进行同步清理工作,保证了加工腔1内部的清洁,同时保证了后续整体破碎切割的稳定性;进一步,所述刮刀13采用倾斜面过渡,且刮刀13为钢材制成,可同步的对加工腔1底端进行清理;进一步,所述刮刀13由若干组横向切刀14、若干组纵向切刀15组成,且若干组横向切刀14、若干组纵向切刀15错位安装在安装板9上,可均匀的对加工腔内部的塑料进行均匀切刀破碎处理,提高了后续整体输送效率,保证了整体的热熔效果;进一步,所述加工腔1整体呈矩形结构,且加工腔1内壁经过光滑处理;进一步,所述进料管5呈倾斜状结构,且进料管5端口处通过铰链安装有密封盖,防止外界异物落入。工作原理:在使用时,首先通过定位柱2将该装置进行整体定位固定处理,保证了后续整体使用稳定性,提高了整体上料效率,随后将塑料通过进料管5输送至加工腔1内部,通过设有破碎机构,利用两组一号液压缸7作用下,可同步的驱动定位板8下移,进而可同步的带动切刀10进行下移,同时通过刮刀13由若干组横向切刀14、若干组纵向切刀15组成,利用横向切刀14、纵向切刀15作用下,可均匀的对加工腔1内部的塑料进行均匀切刀10破碎处理,提高了后续整体输送效率,保证了整体的热熔效果,同时通过设有推送机构,利用二号液压缸11作用下,可同步驱动推动板12进行移动,进而可快速的将破碎完成的塑料推送至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塑料生产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工腔(1)、两组定位柱(2)、输送管(3)以及安装在加工腔(1)内部的破碎机构、推送机构,所述加工腔(1)侧壁开设有观察窗(4),两组所述定位柱(2)固定设置在加工腔(1)底端两侧,所述定位柱(2)通过定位螺栓与地面连接,所述加工腔(1)一侧开设有进料管(5),所述输送管(3)安装在加工腔(1)底端一侧壁,且输送管(3)通过螺纹与加工腔(1)密封锁合连接,所述输送管(3)的端处安装有负压泵(6),所述破碎机构包括两组一号液压缸(7)、定位板(8)、安装板(9)以及切刀(10),两组所述一号液压缸(7)匹配安装在加工腔(1)内部顶端,所述定位板(8)滑动安装在加工腔(1)内部,且定位板(8)的两端与加工腔(1)内壁抵接,两组所述一号液压缸(7)的伸缩端与定位板(8)连接,所述安装板(9)通过螺栓安装在定位板(8)上,所述切刀(10)匹配设置在安装板(9)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料生产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工腔(1)、两组定位柱(2)、输送管(3)以及安装在加工腔(1)内部的破碎机构、推送机构,所述加工腔(1)侧壁开设有观察窗(4),两组所述定位柱(2)固定设置在加工腔(1)底端两侧,所述定位柱(2)通过定位螺栓与地面连接,所述加工腔(1)一侧开设有进料管(5),所述输送管(3)安装在加工腔(1)底端一侧壁,且输送管(3)通过螺纹与加工腔(1)密封锁合连接,所述输送管(3)的端处安装有负压泵(6),所述破碎机构包括两组一号液压缸(7)、定位板(8)、安装板(9)以及切刀(10),两组所述一号液压缸(7)匹配安装在加工腔(1)内部顶端,所述定位板(8)滑动安装在加工腔(1)内部,且定位板(8)的两端与加工腔(1)内壁抵接,两组所述一号液压缸(7)的伸缩端与定位板(8)连接,所述安装板(9)通过螺栓安装在定位板(8)上,所述切刀(10)匹配设置在安装板(9)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生产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送机构安装在加工腔(1)内部底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桐庐升升橡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