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视点显示方法及相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9527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3:00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注视点显示方法及相关装置,首先获取初始显示点坐标和目标用户的实时注视点坐标,所述实时注视点坐标表示在当前采样周期所述目标用户的注视点位置,所述初始显示点坐标表示在所述当前采样周期的前一个采样周期所述目标用户的注视点对应于屏幕上的显示点位置;然后,获取所述初始显示点坐标和所述实时注视点坐标之间的相对距离;最后,根据所述相对距离和预设显示规则确定目标显示点坐标并显示,所述预设显示规则用于通过所述相对距离约束所述目标显示点的位置。可以降低注视点在显示时的抖动效果,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注视点显示方法及相关装置
本申请涉及眼球追踪
,特别是一种注视点显示方法及相关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技术的发展,眼球追踪技术的应用也逐渐进入大众视野,在确定眼球注视点的时候,由于外界环境的误差,往往计算出的眼球注视点会处于抖动状态,如果不对计算出的眼球注视点进行处理,会导致显示的眼球注视点一直处于抖动状态,举例来说,在对目标用户进行眼球追踪的时候,往往会因为目标用户的瞳孔位置的轻微变化、光照差异等环境因素导致算法计算出的用户的注视点一直处于轻微抖动状态,直接显示抖动的注视点会大大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注视点显示方法及相关装置,可以通过预设显示规则来确定最终的显示点位置,在降低注视点显示的抖动的同时还能保证其跟随性,大大提升了用户体验。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注视点显示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初始显示点坐标和目标用户的实时注视点坐标,所述实时注视点坐标表示在当前采样周期所述目标用户的注视点位置,所述初始显示点坐标表示在所述当前采样周期的前一个采样周期所述目标用户的注视点对应于屏幕上的显示点位置;获取所述初始显示点坐标和所述实时注视点坐标之间的相对距离;根据所述相对距离和预设显示规则确定目标显示点坐标并显示,所述预设显示规则用于通过所述相对距离约束所述目标显示点的位置。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注视点显示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初始显示点坐标和目标用户的实时注视点坐标,所述实时注视点坐标表示在当前采样周期所述目标用户的注视点位置,所述初始显示点坐标表示在所述当前采样周期的前一个采样周期所述目标用户的注视点对应于屏幕上的显示点位置;距离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初始显示点坐标和所述实时注视点坐标之间的相对距离;显示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相对距离和预设显示规则确定目标显示点坐标并显示,所述预设显示规则用于通过所述相对距离约束所述目标显示点的位置。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应用处理器、存储器,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由所述应用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如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中的步骤的指令。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当被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产品,其中,上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计算机程序的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述计算机程序可操作来使计算机执行如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任一方法中所描述的部分或全部步骤。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为一个软件安装包。可见,通过上述方法,首先获取初始显示点坐标和目标用户的实时注视点坐标,所述实时注视点坐标表示在当前采样周期所述目标用户的注视点位置,所述初始显示点坐标表示在所述当前采样周期的前一个采样周期所述目标用户的注视点对应于屏幕上的显示点位置;然后,获取所述初始显示点坐标和所述实时注视点坐标之间的相对距离;最后,根据所述相对距离和预设显示规则确定目标显示点坐标并显示,所述预设显示规则用于通过所述相对距离约束所述目标显示点的位置。可以降低注视点在显示时的抖动效果,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眼球追踪方法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注视点显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4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物理仿真模型的结构示意图;图4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物理仿真模型的应用示意图;图4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物理仿真模型的应用示意图;图4D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物理仿真模型的应用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注视点显示装置的功能单元组成框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注视点显示装置的功能单元组成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为了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下面先对本申请实施例可能涉及的
技术介绍
进行介绍。如图1所示,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一种眼球追踪方法的示意图,O1为眼球中心,P1为瞳孔中心,G1为亮斑中心,可以通过相机获取到目标用户的眼部图像,O可以为相机的摄像头位置,通过小孔成像原理生成眼部图像,上述P1、G1在该眼部图像上反映为g1、p1,随着视线注视点的移动,p1、g1会形成不同的视线向量,每个向量对应一个唯一的视线注视点,可以通过获取眼部图像,然后根据眼部图像中的瞳孔中心和亮斑中心来确定视线向量,并根据预设的算法来确定上述视线向量对应的在屏幕上的注视点S。上述方法可以应用到VR游戏、眼球控制等多个领域,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在实际显示过程中,由于眼球追踪容易受到众多环境因素的干扰,如光照,眼球姿态的轻微位移等,注视点会以不断抖动的状态显示在屏幕上,这十分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获取初始显示点坐标和目标用户的实时注视点坐标,所述实时注视点坐标表示在当前采样周期所述目标用户的注视点位置,所述初始显示点坐标表示在所述当前采样周期的前一个采样周期所述目标用户的注视点对应于屏幕上的显示点位置;然后,获取所述初始显示点坐标和所述实时注视点坐标之间的相对距离;最后,根据所述相对距离和预设显示规则确定目标显示点坐标并显示,所述预设显示规则用于通过所述相对距离约束所述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注视点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n获取初始显示点坐标和目标用户的实时注视点坐标,所述实时注视点坐标表示在当前采样周期所述目标用户的注视点位置,所述初始显示点坐标表示在所述当前采样周期的前一个采样周期所述目标用户的注视点对应于屏幕上的显示点位置;/n获取所述初始显示点坐标和所述实时注视点坐标之间的相对距离;/n根据所述相对距离和预设显示规则确定目标显示点坐标并显示,所述预设显示规则用于通过所述相对距离约束所述目标显示点的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视点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初始显示点坐标和目标用户的实时注视点坐标,所述实时注视点坐标表示在当前采样周期所述目标用户的注视点位置,所述初始显示点坐标表示在所述当前采样周期的前一个采样周期所述目标用户的注视点对应于屏幕上的显示点位置;
获取所述初始显示点坐标和所述实时注视点坐标之间的相对距离;
根据所述相对距离和预设显示规则确定目标显示点坐标并显示,所述预设显示规则用于通过所述相对距离约束所述目标显示点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显示规则包括以物理规则连接所述初始显示点坐标和所述实时注视点坐标的物理仿真模型,所述物理仿真模型包括第一连接部件、第二连接部件和弹性部件;所述根据所述相对距离和预设显示规则确定目标显示点坐标并显示,包括:
根据所述相对距离采用所述物理仿真模型确定所述目标显示点坐标并显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相对距离采用所述物理仿真模型确定所述目标显示点坐标并显示,包括:
当所述相对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弹性部件长度、所述弹性部件长度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件长度之和时,将所述初始显示点坐标确定为所述目标显示点坐标并显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相对距离采用所述物理仿真模型确定所述目标显示点坐标并显示,包括:
当所述相对距离大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件长度、所述弹性部件长度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件长度之和时,将所述第一连接部件长度、所述弹性部件长度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件长度之和以及所述弹性部件的弹性系数、所述初始显示点坐标和所述实时注视点坐标代入预设公式,根据所述预设公式的输出确定所述目标显示点坐标并显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连接部件长度、所述弹性部件长度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件长度之和以及所述弹性部件的弹性系数、所述初始显示点坐标和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义孝方攀王文东
申请(专利权)人: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