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骕騑专利>正文

一种水管维修扳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93200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管维修扳手,包括扳手主体,扳手主体包括承力臂,承力臂的一端安装有橡皮套,承力臂一侧表面分别设置有红灯和绿灯,承力臂的另一端设置有下接触板,下横臂上安装有导轨杆,且通过滚轮相连接,导轨杆的端部设置有上横臂,且内侧设置有上接触板与下接触板对应,上接触板上设置有红外传感器TCRT5000。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水管维修扳手,可以有效解决扳手的使用问题,该扳手具有独立的集成电路板用来分析扳手与被维修件之间的贴合关系,防止扳手与被维修件间存在空间大夹角进行扳动,提高扳手与被维修件的使用寿命,具有摩擦凸台,可给被维修件进行打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管维修扳手
本技术涉及五金工具
,特别涉及一种水管维修扳手。
技术介绍
管道是用管子、管子联接件和阀门等联接形成的用于输送气体、液体或带固体颗粒流体的装置,在日常生活中,随着管道的长时间使用,对管道进行维修是不可避免的,而在管道的修护中,扳手是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扳手是一种常用的安装与拆卸工具,通过扳手可将管道联接处的紧固螺母、阀门等进行拆卸或调节,以对管道进行维修或更换后。目前,现有的扳手通常包括工作扳头和与该工作扳头相连的手柄,该工作扳头与手柄处于同一个平面,在手柄上还可设置一些具有防滑作用的胶套或纹理等,在使用时,将工作扳头与水管管道联接处的紧固螺母或阀门等相配合,转动手柄,利用杠杆原理来转动螺母或阀门等,以对管道进行维修防护。然而,在现有扳手的技术条件基础上,其扳手和手柄虽然多处于同一工作平面内,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很难保证扳手与管道联接处的紧固螺母、阀门更好贴合,很多时候存在空间大夹角进行扳动,这种工况下对于紧固螺母、阀门的使用寿命会大大降低,且对于水管处于的高空气湿度环境难免会存在金属腐蚀现象,对于紧固螺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管维修扳手,包括扳手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扳手主体(1)包括承力臂(2),所述承力臂(2)的一端安装有橡皮套(3),所述承力臂(2)的两边侧均设置有摩擦凸台(4),所述承力臂(2)一侧表面分别设置有红灯(5)和绿灯(6),所述承力臂(2)的另一端设置有下接触板(7),所述承力臂(2)的外侧套接有下横臂(8),且通过螺栓固定,所述下横臂(8)内部设置有滚轮(9),所述下横臂(8)上安装有导轨杆(10),且通过滚轮(9)相连接,所述导轨杆(10)的端部设置有上横臂(11),所述上横臂(11)的表面设置有控制室(14),所述承力臂(2)、导轨杆(10)和上横臂(11)呈夹口结构,且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管维修扳手,包括扳手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扳手主体(1)包括承力臂(2),所述承力臂(2)的一端安装有橡皮套(3),所述承力臂(2)的两边侧均设置有摩擦凸台(4),所述承力臂(2)一侧表面分别设置有红灯(5)和绿灯(6),所述承力臂(2)的另一端设置有下接触板(7),所述承力臂(2)的外侧套接有下横臂(8),且通过螺栓固定,所述下横臂(8)内部设置有滚轮(9),所述下横臂(8)上安装有导轨杆(10),且通过滚轮(9)相连接,所述导轨杆(10)的端部设置有上横臂(11),所述上横臂(11)的表面设置有控制室(14),所述承力臂(2)、导轨杆(10)和上横臂(11)呈夹口结构,且内侧设置有上接触板(12)与下接触板(7)对应,所述上接触板(12)上设置有红外传感器TCRT5000(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骕騑卢俊陈智祥袁溯李刚
申请(专利权)人:杨骕騑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