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层原生CO原位探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质勘察领域,具体为一种煤层原生CO原位探测方法。
技术介绍
早期预测预报,是煤自燃灾害综合防治的关键。目前,主要采用间接法,通过采集气样分析并与测定的指标性气体比对确定煤的发火状态,CO是常用且有效的指标性气体。然而,现场实践表明,煤自燃不是井下CO的唯一来源,在许多低阶煤开采过程中,连续检测到煤层气中CO气体长期超过《煤矿安全规程》标准。其中,有些是煤自燃引起,还有一些不存在自燃情况,而极有可能是原煤层中的原生CO气体造成的,该问题严重影响了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正常开展。目前,一般认为CO超限由于井下爆破工作或者煤层自然发火所引起,很少重视煤层吸附CO的解吸放散等原因,对煤层中原生CO的产生、赋存及吸附解吸规律的研究不够,没有清楚认识煤层CO的产生机理,更没有形成完善的煤层开采破碎后CO放散的测定方法。因此,对矿井煤层原生CO进行测定,研究其产生机理,分析CO的吸附特征和煤体破碎后CO的放散规律,对提高煤自燃预报准确性、保证煤矿企业正常安全生产和确保矿工安全,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煤层原生CO原位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如下:/nS1:利用已有巷道向不受采动影响的煤层区域施工钻孔,先钻孔至计算孔长的5/6长度,该深度为压风排渣,然后继续钻孔至计算孔长,该深度改用注氮气排渣;/nS2:钻孔成孔后,再在钻孔内分别布置一根取样管和一根注氮管,取样管和注氮管均外接球阀,且取样管和注氮管接球阀的一端高于孔顶,另一端置于孔底底端,然后采用囊袋式两堵一注装置及工艺对钻孔的端部进行封孔,使钻孔的底端端部形成密闭气室,且使钢管和注氮管的底端均置于密闭气室内;/nS3:采集气样时,通过向注氮管注入高纯氮气,使高纯氮气进入到密闭气室中,然后从取样管接球阀的一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层原生CO原位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如下:
S1:利用已有巷道向不受采动影响的煤层区域施工钻孔,先钻孔至计算孔长的5/6长度,该深度为压风排渣,然后继续钻孔至计算孔长,该深度改用注氮气排渣;
S2:钻孔成孔后,再在钻孔内分别布置一根取样管和一根注氮管,取样管和注氮管均外接球阀,且取样管和注氮管接球阀的一端高于孔顶,另一端置于孔底底端,然后采用囊袋式两堵一注装置及工艺对钻孔的端部进行封孔,使钻孔的底端端部形成密闭气室,且使钢管和注氮管的底端均置于密闭气室内;
S3:采集气样时,通过向注氮管注入高纯氮气,使高纯氮气进入到密闭气室中,然后从取样管接球阀的一端吸取密闭气室内的气体,持续15min后停止取气,关闭注氮管,停止注氮;
S4:将采集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汝祥,刘泽功,马灵军,周亮,候树宏,戴广龙,王吉鑫,聂士斌,杨志华,田文雄,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