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斜拉索扭转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92315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58
一种斜拉索扭转检测装置,其包括检测管,扶手组件,以及画线模孔组。所述检测管包括检测管主体,设置在所述检测管主体轴向的安装孔。所述扶手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检测管上的扶手安装板,设置在所述扶手安装板两端的扶手。所述画线模孔组包括设置在所述检测管上的第一画线模孔,以及设置在所述扶手安装板上的第二画线模孔。所述第一画线模孔与所述第二画线模孔皆沿所述检测管的轴向方向设置,且所述第一画线模孔与所述第二画线模孔排列成一行。所述第一画线模孔与所述第二画线模孔皆通入所述检测管的管内。该斜拉索扭转检测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易于操作,降低施工难度,提高检测直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斜拉索扭转检测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桥梁零件的斜拉索
,特别是一种斜拉索扭转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平行钢丝斜拉索因其工程造价低、风阻面积小、整根拉索工厂制作质量有保证等优点,在我国斜拉桥工程建设中得到广泛运用,特大跨度斜拉桥工程中几乎全部采用。平行钢丝斜拉索在工厂整体制造,为了方便运输,必须将斜拉索卷成盘。斜拉索上盘后,弯曲导致的内外形变量较大,PE护套因其具有良好的延伸性,可以承受这样的形变但斜拉索钢丝不能承受。斜拉索扭转会使斜拉索内钢丝受力不均,对索力、钢丝应力和高程等施工控制目标影响较明显,而且使行车舒适度和斜拉索安全系数下降,施工中应严格控制。已经发生的斜拉索扭转,可以在后期进行观测和纠正。目前参考防风雨振螺旋线作为检测斜拉索扭转的方式,但检测斜拉索扭转的方式复杂,不易操作,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以将操作方便、适应性强、易于操作的斜拉索扭转检测装置,以满足工业需求。一种斜拉索扭转检测装置,其包括一个用于安装斜拉索的检测管,一个设置在所述检测管上的扶手组件,以及至少一行设置在所述检测管与所述扶手组件上的画线模孔组。所述检测管包括一个检测管主体,一个设置在所述检测管主体轴向的安装孔。所述扶手组件包括一个固定连接在所述检测管上的扶手安装板,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扶手安装板两端的扶手。所述画线模孔组包括多个设置在所述检测管上的第一画线模孔,以及多个设置在所述扶手安装板上的第二画线模孔。所述第一画线模孔与所述第二画线模孔皆沿所述检测管的轴向方向设置,且所述第一画线模孔与所述第二画线模孔排列成一行。所述第一画线模孔与所述第二画线模孔皆通入所述检测管的管内。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孔与所述斜拉索的外轮廓相同。进一步地,所述检测管为一个圆管。进一步地,所述扶手安装板靠近所述检测管的一侧侧壁成弧形,该弧形与所述检测管的外轮廓相同。进一步地,两个所述扶手对称设置在所述扶手安装板的两端且分别朝向所述检测管的两端。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画线模孔与所述第二画线模孔的外轮廓的形状相同皆为矩形。进一步地,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画线模孔、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二画线模孔、以及相邻的所述第一画线模孔与所述第二画线模孔之间的距离皆相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斜拉索扭转检测装置通过在所述检测管以及所述扶手组件上设置所述画线模孔组。所述画线模孔组包括多个设置在所述检测管上的第一画线模孔,以及多个设置在所述扶手安装板上的第二画线模孔。所述第一画线模孔与所述第二画线模孔排列成一行,所述第一画线模孔与所述第二画线模孔皆通入所述检测管的管内。使用时,将所述斜拉索容置于所述检测管内,并对所述第一画线模孔与所述第二画线模孔进行喷涂,所述斜拉索的表面喷涂出一条虚线,施工时,对所述斜拉索外侧的该虚线进行观察,以对所述斜拉索的扭转进行检测。该斜拉索扭转检测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易于操作,降低施工难度,提高检测直观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斜拉索扭转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斜拉索扭转检测装置在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说明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至图2所示,其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斜拉索扭转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斜拉索扭转检测装置包括一个用于安装斜拉索1的检测管10,一个设置在所述检测管10上的扶手组件20,以及至少一行设置在所述检测管10与所述扶手组件20上的画线模孔组30。所述斜拉索扭转检测装置还包括其他的一些功能模块,如组装组件等等,其应当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习知的技术,在此不再一一详细说明。所述检测管10包括一个检测管主体11,一个设置在所述检测管主体11轴向的安装孔12。所述安装孔12用于容置所述斜拉索1,且所述安装孔12的外轮廓与所述斜拉索1的外轮廓相同,从而以便于所述斜拉索1的安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检测管1为一个圆管。所述扶手组件20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检测管10上的扶手安装板21,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扶手安装板21两端的扶手22。使用时,使用者握置所述扶手22,以使所述检测管10的位置稳定,便于所述画线模孔组30进行喷涂。另外,所述扶手安装板21靠近所述检测管10的一侧侧壁成弧形,该弧形与所述检测管10的外轮廓相同,以使所述扶手组件20在所述检测管10上位置稳定,且两个所述扶手22对称设置在所述扶手安装板21的两端且分别朝向所述检测管10的两端。所述画线模孔组30包括多个设置在所述检测管10上的第一画线模孔31,以及多个设置在所述扶手安装板21上的第二画线模孔32。所述第一画线模孔31与所述第二画线模孔32皆沿所述检测管10的轴向方向设置,且所述第一画线模孔31与所述第二画线模孔32排列成一行,所述第一画线模孔31与所述第二画线模孔32皆通入所述检测管10的管内。在本实施例中,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画线模孔31、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二画线模孔32、以及相邻的所述第一画线模孔31与所述第二画线模孔32之间的距离皆相等,所述第一画线模孔31与所述第二画线模孔32的外轮廓的形状相同皆为矩形。在检测时,对所述第一画线模孔31、以及所述第二画线模孔32进行喷涂,可以想到的是,使用时可在所述斜拉索1的表面喷涂出一条虚线,施工时,对所述斜拉索1外侧的该虚线进行观察,以对所述斜拉索1的扭转进行检测,从而提高了检测的直观性。另外,在将所述斜拉索1安装于所述检测管10内时,需在所述斜拉索1在无应力下的情况下,将所述斜拉索1水平放置于检测管10内进,以保证所述斜拉索1的表面喷涂出的虚线为水平直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斜拉索扭转检测装置通过在所述检测管10以及所述扶手组件20上设置所述画线模孔组30。所述画线模孔组30包括多个设置在所述检测管10上的第一画线模孔31,以及多个设置在所述扶手安装板21上的第二画线模孔32。所述第一画线模孔31与所述第二画线模孔32排列成一行,所述第一画线模孔31与所述第二画线模孔32皆通入所述检测管10的管内。使用时,将所述斜拉索1容置于所述检测管10内,并对所述第一画线模孔31与所述第二画线模孔32进行喷涂,所述斜拉索1的表面喷涂出一条虚线,施工时,对所述斜拉索1外侧的该虚线进行观察,以对所述斜拉索1的扭转进行检测。该斜拉索扭转检测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易于操作,降低施工难度,提高检测直观性。以上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局限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任何在本专利技术精神内的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都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斜拉索扭转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拉索扭转检测装置包括一个用于安装斜拉索的检测管,一个设置在所述检测管上的扶手组件,以及至少一行设置在所述检测管与所述扶手组件上的画线模孔组,所述检测管包括一个检测管主体,一个设置在所述检测管主体轴向的安装孔,所述扶手组件包括一个固定连接在所述检测管上的扶手安装板,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扶手安装板两端的扶手,所述画线模孔组包括多个设置在所述检测管上的第一画线模孔,以及多个设置在所述扶手安装板上的第二画线模孔,所述第一画线模孔与所述第二画线模孔皆沿所述检测管的轴向方向设置,且所述第一画线模孔与所述第二画线模孔排列成一行,所述第一画线模孔与所述第二画线模孔皆通入所述检测管的管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斜拉索扭转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拉索扭转检测装置包括一个用于安装斜拉索的检测管,一个设置在所述检测管上的扶手组件,以及至少一行设置在所述检测管与所述扶手组件上的画线模孔组,所述检测管包括一个检测管主体,一个设置在所述检测管主体轴向的安装孔,所述扶手组件包括一个固定连接在所述检测管上的扶手安装板,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扶手安装板两端的扶手,所述画线模孔组包括多个设置在所述检测管上的第一画线模孔,以及多个设置在所述扶手安装板上的第二画线模孔,所述第一画线模孔与所述第二画线模孔皆沿所述检测管的轴向方向设置,且所述第一画线模孔与所述第二画线模孔排列成一行,所述第一画线模孔与所述第二画线模孔皆通入所述检测管的管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拉索扭转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与所述斜拉索的外轮廓相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亮张海良方雷顾庆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浦江缆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浦江缆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