铣刀研磨机的转向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92235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铣刀研磨机的转向定位装置,其主要具有一基部及转向调节部,基部是用以固定夹持有刀具的夹具,而转向调节部上的第一调节棒及第二调节棒能够根据使用者研磨平刃铣刀或曲刃铣刀而做选择,进而让铣刀研磨机能够适用研磨平刃铣刀及曲刃铣刀;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转向调节部上的第三调节棒能够藉由凸轮改变其高度,同样使第三调节棒的高度能够适用研磨平刃铣刀及曲刃铣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铣刀研磨机的转向定位装置
本技术涉及研磨铣刀的研磨机
,特指一种铣刀研磨机的转向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铣刀在经过多次使用后会逐渐钝化,因此需要研磨铣刀,使铣刀的刀刃再度锐利;请参阅图1,研磨铣刀的研磨机主要包含一基座11,而该基座11上装设有一研磨装置12,该研磨装置12主要具有一定位部121、一深度调节部(图未示)及一转向调节部122。该定位部121上具有一定位孔1211,主要供夹具穿过并固定,而夹具上的铣刀伸入该研磨装置12内,并透过该铣刀的端面靠抵于该深度调节部(图未示),以调整该铣刀夹持于夹具上的深度;请参阅图2A,透过该铣刀的其中一刀刃靠抵于该转向调节部122,以调整该铣刀夹持于夹具上的转向。图2A显示平刃铣刀20的其中一刀刃21靠抵于转向调节部122,平刃铣刀20主要具有四个刀刃21,且从平刃铣刀20的端面观察,其主要有呈一字或十字的基准肋22,当平刃铣刀20的其中一刀刃21靠抵于转向调节部122时,该基准肋22会与该转向调节部122的延伸方向123平行,藉此确认平刃铣刀20夹持于夹具上角度的正确性;值得一提的是,以平刃铣刀20的基准肋22延伸一基线221,则该刀刃21的刃尖211会与该基线221重迭。请参阅图2B,为应对各种不同的加工型态,市面上有另一种曲刃铣刀30,其端面同样具有呈一字或十字的基准肋31,唯其刀刃32上具有凹设的一凹部321,以此种曲刃铣刀30的基准肋31延伸一基线311可以得知,曲刃铣刀30的刃尖322以最短距离延伸至该基线311之间具有一断层距离33,且该第二距离733与第一距离723之间的误差值约等于该断层距离33,导致曲刃铣刀30的刃尖322靠抵于转向调节部122时,该曲刃铣刀30的基线会倾斜而与转向调节部122的延伸方向123之间无法平行,进而造成曲刃铣刀30夹持于夹具上的转向偏差。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技术手段,以解决曲刃铣刀30无法正确地调整其转向角度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曲刃铣刀无法正确调整转向角度的问题。为解决前述问题,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为一种铣刀研磨机的转向定位装置,适用于供以夹持一刀具的一夹具,而所述铣刀研磨机的转向定位装置,包含:一基部,具有供以固定所述刀具的一定位孔;一转向调节部,具有一调节槽,所述调节槽内设置一第一调节棒或一第二调节棒,所述第一调节棒具有一第一顶面及一第一底面,所述第一顶面延伸至所述第一底面为一第一距离,所述第二调节棒具有一第二顶面及一第二底面,所述第二顶面延伸至所述第二底面为一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所述第二距离,而所述第一顶面或所述第二顶面供以让所述刀具靠抵;藉由选择使用所述第一调节棒或所述第二调节棒,以应对平刃铣刀或曲刃铣刀。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当所述刀具为曲刃铣刀时,所述刀具的刃尖与基础肋之间的最短距离为一误差距离,所述第一调节棒上靠抵槽的深度与所述误差距离相等。为解决前述问题,本技术于第二实施例中为一种铣刀研磨机的转向定位装置,适用于供以夹持一刀具的一夹具,而所述铣刀研磨机的转向定位装置,包含:一基部,具有供以固定所述刀具的一定位孔;一转向调节部,具有一调节槽,所述调节槽内设置一第三调节棒,所述调节槽内设置有一凸轮,所述凸轮具有径长最短的一平部及径长最长的一高部,藉由转动所述凸轮,使所述平部或所述高部靠抵于所述第三调节棒,以让所述第三调节棒位于一降低位置或位于一抬升位置;藉由所述凸轮调节所述第三调节棒的位置,以让所述第三调节棒的位置能够根据平刃铣刀及曲刃铣刀做适当的调整。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转向调节部的侧面设有一握把连接所述凸轮。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握把具有一握部及一螺锁部,而所述凸轮具有一螺孔,所述螺锁部与所述螺孔固定啮合,使用者能够藉由转动所述握部以调整所述凸轮的转向位置。藉此,在第一个实施例中,使用者能够根据所欲研磨刀具的不同,调整使用该第一调节棒或该第二调节棒,以让曲刃铣刀或平刃铣刀的刀具都能够正确定位转向;在第二个实施例中,使用者能够转动该握把以调整该凸轮的位置,进而调节该第三调节棒的位置,以让曲刃铣刀或平刃铣刀的刀具能够正确定位转向。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铣刀研磨机的立体图。图2A为平刃铣刀靠抵于铣刀研磨机上转向定位部的前视图。图2B为曲刃铣刀靠抵于铣刀研磨机上转向定位部的前视图。图3为本技术在第一实施例中转向定位装置组设第一调节棒的立体图。图4为平刃铣刀靠抵于第一调节棒的前视图。图5为本技术在第一实施例中转向定位装置组设第二调节棒的立体图。图6为曲刃铣刀靠抵于第一调节棒的前视图。图7为本技术于在第二实施例中的立体分解图。图8为凸轮的平部靠抵于第三调节棒而处于降低位置的示意图。图9为凸轮的高部靠抵于第三调节棒而处于抬升位置的示意图。符号说明基座11研磨装置12定位部121定位孔1211转向调节部122延伸方向123平刃铣刀20刀刃21刃尖211基准肋22基线221曲刃铣刀30基准肋31基线311刀刃32凹部321刃尖322断层距离33刀具40平刃铣刀41刃尖411基准肋412曲刃铣刀42刃尖421基准肋422误差距离423夹具50基部60定位孔61转向调节部70调节槽71深槽711第一调节棒72第一顶面721第一底面722第一距离723靠抵槽724第二调节棒73第二顶面731第二底面732第二距离733凸轮74平部741高部742螺孔743握把75握部751螺锁部752第三调节棒76第三底面761第三顶面762降低位置Q1抬升位置Q2具体实施方式一种铣刀研磨机的转向定位装置,适用于供以夹持一刀具40的一夹具50,而该铣刀研磨机的转向定位装置主要具有一基部60及一转向调节部70:该基部60具有一定位孔61,该刀具40夹持于该夹具50内,而该夹具50供以组设固定于该定位孔61;该转向调节部70具有一调节槽71,该调节槽71内能够滑移地设置一第一调节棒72或一第二调节棒73,该第一调节棒72具有一第一顶面721及一第一底面722,该第一顶面721延伸至该第一底面722为一第一距离723,该第二调节棒73具有一第二顶面731及一第二底面732,该第二顶面731延伸至该第二底面732为一第二距离733,该第一距离723小于该第二距离733,而该第一顶面721或该第二顶面731供以让该刀具40靠抵。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铣刀研磨机的转向定位装置,适用于供以夹持一刀具的一夹具,所述刀具上具有一基础肋,刀具的刃尖以最短距离延伸至所述基础肋之间具有一断层距离,其特征在于,所述铣刀研磨机的转向定位装置包括:/n一基部,具有供以固定所述刀具的一定位孔;/n一转向调节部,具有一调节槽,所述调节槽内设置一第一调节棒或一第二调节棒,所述第一调节棒具有一第一顶面及一第一底面,所述第一顶面延伸至所述第一底面为一第一距离,所述第二调节棒具有一第二顶面及一第二底面,所述第二顶面延伸至所述第二底面为一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所述第二距离,且所述第二距离与的一距离之间的误差值约等于所述断层距离,而所述第一顶面或所述第二顶面供以让所述刀具靠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铣刀研磨机的转向定位装置,适用于供以夹持一刀具的一夹具,所述刀具上具有一基础肋,刀具的刃尖以最短距离延伸至所述基础肋之间具有一断层距离,其特征在于,所述铣刀研磨机的转向定位装置包括:
一基部,具有供以固定所述刀具的一定位孔;
一转向调节部,具有一调节槽,所述调节槽内设置一第一调节棒或一第二调节棒,所述第一调节棒具有一第一顶面及一第一底面,所述第一顶面延伸至所述第一底面为一第一距离,所述第二调节棒具有一第二顶面及一第二底面,所述第二顶面延伸至所述第二底面为一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所述第二距离,且所述第二距离与的一距离之间的误差值约等于所述断层距离,而所述第一顶面或所述第二顶面供以让所述刀具靠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铣刀研磨机的转向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刀具为曲刃铣刀时,所述刀具的刃尖与基础肋之间的最短距离为一误差距离,所述第一调节棒上靠抵槽的深度与所述误差距离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铣刀研磨机的转向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明科
申请(专利权)人:台利村企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