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感测试校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9193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光感测试校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涉及自动化控制领域,该方法首先将待测设备放置在光感测试区域的待校准位置,其中的光感测试区域设置有固定夹板以及预设的校准图案,固定夹板用于固定待测设备,校准图案用于校准待测设备。然后启动待测设备中的摄像头进行拍照,获得拍照结果。判断拍照结果中是否包含校准图案;如果是,则待测设备校准成功,执行光感测试。本方法中的固定夹板与待校准区域的位置是相对固定的,通过启动待测设备中的摄像头来识别校准图案即可实现校准的过程,上述过程可通过自动触发待测设备中的拍照过程得以实现,避免了传统校准过程还需要操作员进行插拔连接线以及点击测试按钮等操作,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感测试校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动化控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光感测试校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智能设备的生产过程中光感测试是重要的一项,智能设备中的光感是通过感应周围光线的强度来控制显示屏亮度的装置。现有的光感测试时,需要操作员将设备通过连接线连接至测试设备,再通过校准后进行光感测试,需要的人工操作较多,操作复杂,生产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感测试校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通过自动触发待测设备中的摄像头进行拍照并实现校准的过程,可有效地提升光感测试校准的效率。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感测试校准方法,该方法包括:将待测设备放置在光感测试区域的待校准位置;光感测试区域中设置有固定夹板以及预设的校准图案;固定夹板用于固定待测设备;校准图案用于校准待测设备;启动待测设备中的摄像头进行拍照,获得拍照结果;判断拍照结果中是否包含校准图案;如果是,则待测设备校准成功,执行光感测试。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判断拍照结果中是否包含校准图案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如果否,则返回将待测设备放置在光感测试区域的待校准位置的步骤。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启动待测设备中的摄像头进行拍照,获得拍照结果的步骤,包括:根据预设的拍摄间隔,向待测设备的摄像头拍照接口发送拍照请求;待测设备的摄像头接收到拍照请求,启动待测设备的摄像头进行拍照,获得拍照结果。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待测设备中的摄像头,包括与屏幕同侧的前置摄像头以及与屏幕对侧的后置摄像头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校准图案为多边形、二维码或包含任意图案的图片。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校准图案与待测设备中的摄像头之间的距离为8-12厘米。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判断拍照结果中是否包含校准图案的步骤,包括:调用待测设备的摄像头中的自动对焦接口,通过内置的自动对焦识别算法获取拍照结果;利用识别算法判断拍照结果中是否包含校准图案。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感测试校准装置,该装置包括:准备模块,用于将待测设备放置在光感测试区域的待校准位置;光感测试区域中设置有固定夹板以及预设的校准图案;固定夹板用于固定待测设备;校准图案用于校准待测设备;拍照模块,用于启动待测设备中的摄像头进行拍照,获得拍照结果;校准模块,用于判断拍照结果中是否包含校准图案;如果是,则待测设备校准成功,执行光感测试。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装置;存储装置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上述光感测试校准方法的步骤。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上述光感测试校准方法的步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带来了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感测试校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该方法首先将待测设备放置在光感测试区域的待校准位置,其中的光感测试区域设置有固定夹板以及预设的校准图案,固定夹板用于固定待测设备,校准图案用于校准待测设备。然后启动待测设备中的摄像头进行拍照,获得拍照结果。判断拍照结果中是否包含校准图案;如果是,则待测设备校准成功,执行光感测试。本方法中的固定夹板与待校准区域的位置是相对固定的,通过启动待测设备中的摄像头来识别校准图案即可实现校准的过程,上述过程可通过自动触发待测设备中的拍照过程得以实现,避免了传统校准过程还需要操作员进行插拔连接线以及点击测试按钮等操作,提高了生产效率。全面考虑部件及其子部件的结构,并采用像素移动的适配方法,通过碰撞检测进行部件的匹配,有效提升了部件适配的精确性和适应性。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感测试校准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感测试校准方法中步骤S102的流程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感测试校准方法中步骤S103的流程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感测试校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标:401-准备模块;402-拍照模块;403-校准模块;101-处理器;102-存储器;103-总线;104-通信接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智能设备中的光感器件是用来感应周围光线的部件,通过该部件来获取周围光线的强度进而对屏幕亮度进行控制,通常用在智能手机以及笔记本电脑中。由于光感器件的灵敏度较高,集成度也较高,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测试,一旦不良的光感器件组装至智能设备中,后续的拆机更换过程更加繁琐,也很容易造成其它组件的损坏,因此光感器件的测试就变得至关重要。在现有的光感器件的测试过程中,需要通过数据线连接待测的智能设备,然后通过专用的光感测试机对光感进行测试。光感测试机中设置有标准光源,通过相关程式来控制标准光源亮度来对待测智能设备的光感进行测试。上述过程中,光源与待测的智能设备中的光感透光孔之间如何保证对齐就变得至关重要。因为一旦出现偏差,标准光源发出的光就不能正确的被光感器件接收,影响测试精度,可见,对待测的智能设备进行校准是对光感器件测试的重要环节。现有的校准过程主要通过人工的方式进行,操作员要将设备通过连接线连接至光感测试机,通过校准后进行光感测试,这个过程需要的人工操作较多,操作复杂,生产效率较低。由于智能设备包括手机、笔记本电脑等众多类型,其中所用的连接线种类也不同,兼容性较差,影响生产效率。考虑到现有智能设备制造过程中的光感测试校准过程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感测试校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该技术可以应用于光感测试校准的过程中,可以采用相关的软件或硬件实现,下面通过实施例进行描述。为便于对本实施例进行理解,首先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将待测设备放置在光感测试区域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感测试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n将待测设备放置在光感测试区域的待校准位置;所述光感测试区域中设置有固定夹板以及预设的校准图案;所述固定夹板用于固定所述待测设备;所述校准图案用于校准所述待测设备;/n启动所述待测设备中的摄像头进行拍照,获得拍照结果;/n判断所述拍照结果中是否包含所述校准图案;如果是,则所述待测设备校准成功,执行光感测试。/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感测试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将待测设备放置在光感测试区域的待校准位置;所述光感测试区域中设置有固定夹板以及预设的校准图案;所述固定夹板用于固定所述待测设备;所述校准图案用于校准所述待测设备;
启动所述待测设备中的摄像头进行拍照,获得拍照结果;
判断所述拍照结果中是否包含所述校准图案;如果是,则所述待测设备校准成功,执行光感测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所述拍照结果中是否包含所述校准图案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如果否,则返回所述将待测设备放置在光感测试区域的待校准位置的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启动所述待测设备中的摄像头进行拍照,获得拍照结果的步骤,包括:
根据预设的拍摄间隔,向所述待测设备的摄像头拍照接口发送拍照请求;
所述待测设备的摄像头接收到所述拍照请求,启动所述待测设备的摄像头进行拍照,获得所述拍照结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设备中的摄像头,包括与屏幕同侧的前置摄像头以及与屏幕对侧的后置摄像头中的一个或多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校准图案为多边形、二维码或包含任意图案的图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钦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闻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