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激光发光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照明领域,尤其属于固态光源照明领域。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激光发光装置可适用于需要高光照强度和小光学扩展量的系统中,比如娱乐照明系统、投影系统、汽车照明系统、医疗照明系统、探照照明系统、野外作业照明系统、航海照明系统、便携式照明系统等。
技术介绍
激光作为理想的点光源,具有光学扩展量小、寿命长且不含汞等优点。由它作为光源,激发荧光体可以产生彩光或者白光,同时配合使用光学元件,可以得到理想的具有较小光学扩展量的发光装置。现有的偏振分光式激光发光装置有两种方案:多色荧光轮方案和单色荧光轮方案。在多色荧光轮方案中,使用的波长转换装置为动态的荧光轮且荧光轮上有不同的扇区,这些扇区分别为漫反射扇区和单个或多个荧光体扇区,如图1和图2所示,图1为有2个不同扇区的荧光轮(其中:B为蓝光漫反射扇区、Y为黄色荧光体扇区),图2为有3个不同扇区的荧光轮(其中:B为蓝光漫反射扇区、R为红色荧光体扇区、G为绿色荧光体扇区)。当蓝色激光射入荧光轮且荧光轮旋转至漫反射扇区时,蓝光被反射回原光路,当蓝色激光射入荧光轮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激光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激光光源、偏振分光器、波片、聚光元件、波长转换装置、聚光零件,将偏振分光器与波长转换装置之间的光路定义为第一光路,其中:/n偏振分光器使波长在λ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429 CN 2020206860676;20200429 CN 2020103540231.一种激光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激光光源、偏振分光器、波片、聚光元件、波长转换装置、聚光零件,将偏振分光器与波长转换装置之间的光路定义为第一光路,其中:
偏振分光器使波长在λ1~λ2之间且相对于其入射面为S偏振光的光线反射、使波长在λ1~λ2之间且相对于其入射面为P偏振光的光线透射、使波长长于λ2的可见光光线透射或反射;
当偏振分光器使波长长于λ2的可见光光线透射时:
激光光源发出包含有相对于偏振分光器的入射面为S偏振光的第一色光线,第一色光线的中心波长在λ1~λ2之间,且它能够激发波长转换装置,激光光源发出的第一色光线射向偏振分光器;
偏振分光器将相对于其入射面为S偏振光且波长在λ1~λ2之间的第一色光线反射入第一光路;
聚光元件位于第一光路上,用于将自偏振分光器反射入第一光路的第一色光线汇聚至波长转换装置,同时用于将自波长转换装置反射入第一光路的光线进行准直后沿第一光路射向偏振分光器;
波长转换装置吸收自偏振分光器反射入第一光路的部分第一色光线后,受激产生第二色光线且该第二色光线的中心波长长于第一色光线的中心波长,第二色光线与未被波长转换装置吸收的第一色光线自波长转换装置沿第一光路射向偏振分光器;
波长转换装置是静态的或动态的,当波长转换装置是动态的装置时,波长转换装置为可旋转的荧光轮且该荧光轮上仅有能反射光线的荧光体区,所有荧光体区受激产生第二色光线,同时所有荧光体区反射未被波长转换装置吸收的第一色光线;
波片位于第一光路上,用于使得自波长转换装置沿第一光路到达偏振分光器的未被波长转换装置吸收的第一色光线的偏振方向不同于自偏振分光器反射入第一光路的第一色光线的偏振方向;
自波长转换装置沿第一光路到达偏振分光器的光线经偏振分光器透射后射向聚光零件,光线经聚光零件收敛后从激光发光装置射出;
当偏振分光器使波长长于λ2的可见光光线反射时:
激光光源发出包含有相对于偏振分光器的入射面为P偏振光的第一色光线,第一色光线的中心波长在λ1~λ2之间,且它能够激发波长转换装置,激光光源发出的第一色光线射向偏振分光器;
偏振分光器将相对于其入射面为P偏振光且波长在λ1~λ2之间的第一色光线透射入第一光路;
聚光元件位于第一光路上,用于将自偏振分光器透射入第一光路的第一色光线汇聚至波长转换装置,同时用于将自波长转换装置反射入第一光路的光线进行准直后沿第一光路射向偏振分光器;
波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赫尔曼·友瀚·范·贝赫库姆,郑华,
申请(专利权)人:赫尔曼·友瀚·范·贝赫库姆,郑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荷兰;NL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