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发动机双层进气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8886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双层进气管。包括外进气管和内进气管,所述外进气管的一端为进气口,所述内进气管从所述外进气管的另一端内部伸出,伸出端为出气口,所述内进气管置于所述外进气管内部远离所述出气口的一端设置有锥形挡板,所述锥形挡板与所述外进气管的内壁之间设有筛状隔板,所述外进气管的底部开设有第一排水口和第二排水口,所述第一排水口开设在靠近所述进气口一端,所述第二排水口开设在靠近所述出气口一端。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有效防止汽车在下大雨时和外部飞溅的雨水进入发动机气缸,防止发动机气缸被损坏,使发动机得到保护,延长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发动机双层进气管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
,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双层进气管。
技术介绍
汽车在行驶时为了得到较低温的进气通常会把进气口安装在前进气格栅处,但在下雨天雨势比较大的时候雨水与外部飞溅的雨水会进入到进气管道,并进入发动机气缸造成发动机严重损坏。为了防止雨水和外部飞溅的雨水进到进气管,目前部分汽车会把进气口安装到其他地方或者在进气口位置开有比较大的排水口和简单的挡水结构,但大部分汽车在雨势比较大时雨水还是会入发动机气缸造成发动机严重损坏。如公开号为CN207145102U的专利申请,其所提供一种汽车发动机防进水装置,通过利用固定翘板两侧的活动托盘和活动挡板之间的重量差作杠杆作用,当有水通过进气管道注入到活动托盘表面时,活动托盘下降,由于水的重量大将固定翘板转动,同时活动挡板上升将进气管道封闭将水珠帘到防水腔体内部,最后将排水出口打开将水排出,以此达到防水进入进气管的目的。但是上述的结构明显不能防止飞溅比较远的雨水进行进气管,防水效果差,同时其在防水时使进气管道封闭,明显严重阻碍发动机的气缸进气,可能会导致气缸进气缓慢甚至停止而出现故障,在行驶过程中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发动机双层进气管,本专利技术能有效防止汽车在下大雨时和外部飞溅的雨水进入发动机气缸,防止发动机气缸被损坏,使发动机得到保护,延长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发动机双层进气管,包括外进气管和内进气管,所述外进气管的一端为进气口,所述内进气管从所述外进气管的另一端内部伸出,伸出端为出气口,所述内进气管置于所述外进气管内部远离所述出气口的一端设置有锥形挡板,所述锥形挡板与所述外进气管的内壁之间设有筛状隔板,所述外进气管的底部开设有第一排水口和第二排水口,所述第一排水口开设在靠近所述进气口一端,所述第二排水口开设在靠近所述出气口一端。设置双层进气管,在外进气管内套有内进气管,并在外进气管的内部设有锥形挡板对进入内进气管的雨水进行初步阻挡,剩余的雨水通过筛状隔板进行进一步阻挡,并且在外进气管的底部设有两个排水口,第一排水口用于排出初次从进气口进来时的雨水,第二排水口用于进一步排出经过筛状隔板阻挡后进入的所剩余的少量雨水,很好地阻挡了雨水通过进气管进入到发动机的气缸中。进一步,所述外进气管的内部在所述进气口与所述锥形挡板之间设有挡水板。增设的挡水板阻挡刚进入进气口的雨水,进一步防止雨水进入进气管,增强阻挡雨水的效果。进一步,所述第一排水口设置在所述挡水板与所述进气口之间。便于排出初步进入进气口的雨水。进一步,所述挡水板为喇叭状,所述挡水板的宽口外沿与所述外进气管的内壁焊接,所述挡水板的窄口面向所述进气口,宽口面向所述锥形挡板。喇叭状提高挡水板的挡水效果,窄口到宽口之间的弧形面可有效阻挡大量雨水。进一步,所述内进气管置于所述外进气管内部的管道外壁上设有回流隔板。进一步,所述回流隔板呈环状套接在所述内进气管的外壁上,所述回流隔板焊接固定在所述内进气管上。设置回流隔板的目的是为了在雨水通过筛状隔板阻挡后,防止少量没被阻挡的雨水进入到内进气管的入口处时发生回流,回流隔板进一步增强阻挡雨水的效果。进一步,所述筛状隔板呈环状,所述筛状隔板的外径边沿与所述外进气管的内壁焊接连接,所述筛状隔板的内径边沿与所述锥形挡板的外壁焊接连接。进一步,所述进气口呈喇叭状,宽口一侧用于进气。进一步,所述内进气管从所述外进气管穿出处进行焊接连接。进一步,所述第一排水口和所述第二排水口均为漏斗型,增强排水效率。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把进气管设计为双层并在内进气管的入口处装有锥形挡板及筛状隔板,锥形挡板对进入内进气管的雨水进行初步阻挡,剩余的雨水通过筛状隔板进行进一步阻挡,并在外进气管的内底部设有两个排水口起到排水的功能;本专利技术还增设喇叭状的挡水板,进一步防止雨水进入进气管,增强阻挡雨水的效果;同时还在内进气管上设置回流隔板,防止少量没被筛状隔板阻挡的雨水进入到内进气管的入口处时发生回流,进一步增强阻挡雨水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双层进气管可以应用在任何汽油柴油发动机的进气系统中,具有很好的阻挡雨水效果,使发动机得到保护,且不影响发动机的进气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进气管、2-内进气管、3-进气口、4-出气口、5-锥形挡板、6-筛状隔板、7-第一排水口、8-第二排水口、9-挡水板、10-回流隔板。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汽车发动机双层进气管,包括外进气管1和内进气管2,内进气管2从外进气管1穿出处进行焊接连接,外进气管1的一端为进气口3,进气口3呈喇叭状,进气口3的宽口一侧用于进气,内进气管2从外进气管1的另一端内部伸出,伸出端为出气口4,出气口4与发动机的气缸连接,内进气管2置于外进气管1内部远离出气口4的一端设置有锥形挡板5,锥形挡板5与外进气管1的内壁之间设有筛状隔板6,筛状隔板6呈环状,筛状隔板6的外径边沿与外进气管1的内壁焊接连接,筛状隔板6的内径边沿与锥形挡板5的外壁焊接连接,外进气管1的底部开设有第一排水口7和第二排水口8,第一排水口7开设在靠近进气口3一端,第二排水口8开设在靠近出气口4一端。设置双层进气管,在外进气管1内套有内进气管2,并在外进气管1的内部设有锥形挡板5对进入内进气管2的雨水进行初步阻挡,剩余的雨水通过筛状隔板6进行进一步阻挡,并且在外进气管1的底部设有两个排水口,第一排水口7用于排出初次从进气口3进来时的雨水,第二排水口8用于进一步排出经过筛状隔板6阻挡后进入的所剩余的少量雨水,很好地阻挡了雨水通过进气管进入到发动机的气缸中。在本实施例中,外进气管1的内部在进气口3与锥形挡板5之间设有挡水板9,增设的挡水板9阻挡刚进入进气口3的雨水,进一步防止雨水进入进气管,增强阻挡雨水的效果。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排水口7设置在挡水板9与进气口3之间,便于排出初步进入进气口3的雨水。在本实施例中,挡水板9为喇叭状,挡水板9的宽口外沿与外进气管1的内壁焊接,挡水板9的窄口面向进气口3,宽口面向锥形挡板5。喇叭状提高挡水板9的挡水效果,窄口到宽口之间的弧形面可有效阻挡大量雨水。在本实施例中,内进气管2置于外进气管1内部的管道外壁上设有回流隔板10,回流隔板10呈环状套接在内进气管2的外壁上,回流隔板10焊接固定在内进气管2上。设置回流隔板10的目的是为了在雨水通过筛状隔板6阻挡后,防止少量没被阻挡的雨水进入到内进气管2的入口处时发生回流,回流隔板10进一步增强阻挡雨水的效果。在本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发动机双层进气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外进气管和内进气管,所述外进气管的一端为进气口,所述内进气管从所述外进气管的另一端内部伸出,伸出端为出气口,所述内进气管置于所述外进气管内部远离所述出气口的一端设置有锥形挡板,所述锥形挡板与所述外进气管的内壁之间设有筛状隔板,所述外进气管的底部开设有第一排水口和第二排水口,所述第一排水口开设在靠近所述进气口一端,所述第二排水口开设在靠近所述出气口一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发动机双层进气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外进气管和内进气管,所述外进气管的一端为进气口,所述内进气管从所述外进气管的另一端内部伸出,伸出端为出气口,所述内进气管置于所述外进气管内部远离所述出气口的一端设置有锥形挡板,所述锥形挡板与所述外进气管的内壁之间设有筛状隔板,所述外进气管的底部开设有第一排水口和第二排水口,所述第一排水口开设在靠近所述进气口一端,所述第二排水口开设在靠近所述出气口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发动机双层进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进气管的内部在所述进气口与所述锥形挡板之间设有挡水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发动机双层进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水口设置在所述挡水板与所述进气口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发动机双层进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板为喇叭状,所述挡水板的宽口外沿与所述外进气管的内壁焊接,所述挡水板的窄口面向所述进气口,宽口面向所述锥形挡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雪锋黄中柱钟志坚阳义王兵
申请(专利权)人:清远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