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天然气综合利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38880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56
一种液化天然气综合利用系统,包括一燃气发电子系统、一蒸汽发电子系统、一储冷子系统及一供冷区。所述燃气发电子系统及所述蒸汽发电子系统用于产生电能并提供给所述供冷区使用,所述储冷子系统用于储存冷能并将其供给所述供冷区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燃气发电子系统、蒸汽发电子系统及储冷子系统,全面有效地整合液化天然气气化冷能的回收、发电、储冷于一体,提高了液化天然气综合利用的效率,同时结合多种供冷手段,提高了整体系统的稳定性及环境适应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化天然气综合利用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化天然气综合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液化天然气在气化过程会释出大量冷能,现有技术中,液化天然气的冷能常作回收使用,但未全面有效地整合冷能回收、高效发电、储能及自然冷却的系统作充分利用,从而造成液化天然气冷能利用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液化天然气综合利用系统,能够提高液化天然气冷能利用效率,从而解决上述问题。一种液化天然气综合利用系统,包括一燃气发电子系统、一蒸汽发电子系统、一储冷子系统及一供冷区。所述燃气发电子系统包括连接所述蒸汽发电子系统及所述储冷子系统的一气化装置,连接所述气化装置的一燃气发电装置,所述气化装置用于将液化天然气气化以形成气化天然气并收集气化过程中产生的冷能,所述燃气发电装置用于燃烧所述气化天然气以产生电能,所述气化装置还用于连接至少一用户端以输出所述气化天然气至所述用户端,所述气化装置还用于将所述冷能传递给所述蒸汽发电子系统及所述储冷子系统。所述蒸汽发电子系统包括与所述气化装置相连接的一蒸汽发电装置及连接所述蒸汽发电装置的一热源体,所述热源体用于提供热源,所述蒸汽发电装置用于将从所述气化装置获得的冷能及从所述热源获得的热源转化成电能。所述储冷子系统包括与所述气化装置相连接的一超低温装置及连接所述超低温装置的一低温装置,所述超低温装置用于将从所述气化装置获得的冷能储存于超低温储冷媒介,所述低温装置用于将从所述超低温装置获得的冷能储存于低温储冷媒介。其中,所述燃气发电子系统及所述蒸汽发电子系统所产生的电能输出至所述供冷区,所述储冷子系统还用于将所储存的冷能输出至所述供冷区。进一步地,所述燃气发电装置包括一空气入口,连接所述空气入口及所述气化装置的一第一热交换器、连接所述第一热交换器的一空气压缩机及连接所述空气压缩机的一第二热交换器。所述发电装置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热交换器的一燃烧室、连接所述燃烧室及所述第二热交换器的一燃气涡轮机、连接所述燃气涡轮机的一第一发电机。所述第一热交换器用于将经所述空气入口进入的空气与从所述气化装置输出的所述气化天然气交换热能以形成冷空气,所述空气压缩机用于压缩所述冷空气,所述第二热交换器用于将所述冷空气转变成热压空气,所述燃烧室用于混合所述热压空气与所述气化天然气并燃烧,从而带动所述涡轮机旋转,所述第一发电机用于将所述涡轮机旋转的机械能转化成电能,所述第二热交换器用于将从所述燃气涡轮机排出的废气的热能传递给所述冷空气。进一步地,所述燃气发电子系统还包括一吸收式制冷机组,所述燃气涡轮机与所述第二热交换器之间还设有一第三热交换器,所述第三热交换器与所述吸收式制冷机组相连。所述第三热交换器用于将从所述燃气涡轮机排出的废气的热能传递给所述吸收式制冷机组,所述吸收式制冷机组用于将获得的热能转化为冷能并输出至所述供冷区。进一步地,所述蒸汽发电子系统包括一第四热交换器、与所述第四热交换器相连的一蒸汽涡轮机、与所述蒸汽涡轮机相连的一第五热交换器,所述第四热交换器与所述第五热交换器通过一流体泵连通,与所述蒸汽涡轮机连接有一第二发电机。所述第四热交换器用于从所述气化装置获得冷能,所述第五热交换器用于获得热能,所述第五热交换器装有工作流体,所述工作流体用于携带热能,所述蒸汽涡轮机用于将所述工作流体携带的热能转化为机械能并带动所述第二发电机发电,所流体泵用于带动所述工作流体从所述第四热交换器流向所述第五热交换器以形成循环。进一步地,所述液化天然气气化产生的冷能由所述气化装置回收并传递给所述第四热交换器,所述蒸汽发电子系统还包括一热源体、一流体出口及设于所述第五热交换器与所述流体出口之间的一第一阀门。所述热源体用于储存热源流体,所述热源流体流向所述第五热交换器并把热量传递给所述工作流体。所述第一阀门用于控制从所述第五热交换器出来的所述热源流体的排放。进一步地,所述蒸汽发电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第五热交换器连接的一储能槽组,所述储能槽组包括一第一储能槽、一第二储能槽及一第六热交换器,其中所述第一储能槽与所述第五热交换器相连通,于所述第五热交换器与所述第一储能槽之间设有一第二阀门,所述第二储能槽与所述第五热交换器相连,所述第二储能槽与所述第六热交换器相连,所述第六热交换器与所述第一储能槽相连。其中,所述第六热交换器用于收集所述供冷区的热能并将其传递给所述第一储能槽。进一步地,所述供冷区包括与所述第六热交换器连接的一机械式制冷机组及一设备与空调机组,其中,所述机械式制冷机组利用所述蒸汽发电子系统及所述燃气发电子系统产生的电能制造出冷水并输出至所述设备与空调机组,所述机械式制冷机组工作产生的热能经由所述第六热交换器收集并传递给所述第一储能槽。进一步地,所述供冷区还包括一第一冷源热交换器及一第二冷源热交换器,其中,所述第一冷源热交换器分别与所述吸收式制冷机组及所述机械式制冷机组相连并给所述吸收式制冷机组及所述机械式制冷机组降温,所述第二冷源热交换器连接于所述吸收式制冷机组及所述设备与空调机组之间,其用于给所述设备与空调机组降温。进一步地,所述储冷子系统包括一超低温装置及一低温装置,所述超低温装置内装有第一储冷媒介,所述低温装置内装有一第二储冷媒介,所述超低温装置用于将从所述气化装置获得的冷能储存于第一储冷媒介,所述低温装置用于将从所述超低温装置获得的冷能储存于第二储冷媒介,所述第一储冷媒介及所述第二储冷媒介用于向所述供冷区供冷。进一步地,所述储冷子系统还包括与所述第四热交换器相连的一第七热交换器,所述第七热交换器与所述气化装置连接,所述气化装置通过所述第四热交换器及所述第七热交换器分别把冷能传递给所述蒸汽发电子系统及所述储冷子系统。所述第七热交换器与超低温装置相连并将所述气化装置的冷能传递给所述超低温装置内的第一储冷媒介。所述储冷子系统还包括设于所述超低温装置与所述第七热交换器之间的一第八热交换器,所述第八热交换器与所述低温装置相连并将所述超低温装置中的冷能传递给所述二储冷媒介。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燃气发电子系统、蒸汽发电子系统及储冷子系统,全面有效地整合液化天然气气化冷能的回收、发电、储冷于一体,从而提高了液化天然气综合利用的效率,同时结合多种供冷手段,提高了整体系统的稳定性及环境适应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液化天然气综合利用系统的模块图。图2为图1所示的液化天然气综合利用系统的燃气发电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液化天然气综合利用系统的蒸汽发电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液化天然气综合利用系统的储冷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的液化天然气综合利用系统的具体结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化天然气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燃气发电子系统、一蒸汽发电子系统、一储冷子系统及一供冷区;/n所述燃气发电子系统包括连接所述蒸汽发电子系统及所述储冷子系统的一气化装置,连接所述气化装置的一燃气发电装置,所述气化装置用于将液化天然气气化以形成气化天然气并收集气化过程中产生的冷能,所述燃气发电装置用于燃烧所述气化天然气以产生电能,所述气化装置还用于连接至少一用户端以输出所述气化天然气至所述用户端,所述气化装置还用于将所述冷能传递给所述蒸汽发电子系统及所述储冷子系统;/n所述蒸汽发电子系统包括与所述气化装置相连接的一蒸汽发电装置及连接所述蒸汽发电装置的一热源体,所述热源体用于提供热源,所述蒸汽发电装置用于将从所述气化装置获得的冷能及从所述热源获得的热源转化成电能;/n所述储冷子系统包括与所述气化装置相连接的一超低温装置及连接所述超低温装置的一低温装置,所述超低温装置用于将从所述气化装置获得的冷能储存于超低温储冷媒介,所述低温装置用于将从所述超低温装置获得的冷能储存于低温储冷媒介;/n其中,所述燃气发电子系统及所述蒸汽发电子系统所产生的电能输出至所述供冷区,所述储冷子系统还用于将所储存的冷能输出至所述供冷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化天然气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燃气发电子系统、一蒸汽发电子系统、一储冷子系统及一供冷区;
所述燃气发电子系统包括连接所述蒸汽发电子系统及所述储冷子系统的一气化装置,连接所述气化装置的一燃气发电装置,所述气化装置用于将液化天然气气化以形成气化天然气并收集气化过程中产生的冷能,所述燃气发电装置用于燃烧所述气化天然气以产生电能,所述气化装置还用于连接至少一用户端以输出所述气化天然气至所述用户端,所述气化装置还用于将所述冷能传递给所述蒸汽发电子系统及所述储冷子系统;
所述蒸汽发电子系统包括与所述气化装置相连接的一蒸汽发电装置及连接所述蒸汽发电装置的一热源体,所述热源体用于提供热源,所述蒸汽发电装置用于将从所述气化装置获得的冷能及从所述热源获得的热源转化成电能;
所述储冷子系统包括与所述气化装置相连接的一超低温装置及连接所述超低温装置的一低温装置,所述超低温装置用于将从所述气化装置获得的冷能储存于超低温储冷媒介,所述低温装置用于将从所述超低温装置获得的冷能储存于低温储冷媒介;
其中,所述燃气发电子系统及所述蒸汽发电子系统所产生的电能输出至所述供冷区,所述储冷子系统还用于将所储存的冷能输出至所述供冷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化天然气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发电装置包括一空气入口,连接所述空气入口及所述气化装置的一第一热交换器、连接所述第一热交换器的一空气压缩机及连接所述空气压缩机的一第二热交换器;
所述发电装置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热交换器的一燃烧室、连接所述燃烧室及所述第二热交换器的一燃气涡轮机、连接所述燃气涡轮机的一第一发电机;
所述第一热交换器用于将经所述空气入口进入的空气与从所述气化装置输出的所述气化天然气交换热能以形成冷空气,所述空气压缩机用于压缩所述冷空气,所述第二热交换器用于将所述冷空气转变成热压空气,所述燃烧室用于混合所述热压空气与所述气化天然气并燃烧,从而带动所述涡轮机旋转,所述第一发电机用于将所述涡轮机旋转的机械能转化成电能,所述第二热交换器用于将从所述燃气涡轮机排出的废气的热能传递给所述冷空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化天然气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发电子系统还包括一吸收式制冷机组,所述燃气涡轮机与所述第二热交换器之间还设有一第三热交换器,所述第三热交换器与所述吸收式制冷机组相连;所述第三热交换器用于将从所述燃气涡轮机排出的废气的热能传递给所述吸收式制冷机组,所述吸收式制冷机组用于将获得的热能转化为冷能并输出至所述供冷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然气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发电子系统包括一第四热交换器、与所述第四热交换器相连的一蒸汽涡轮机、与所述蒸汽涡轮机相连的一第五热交换器,所述第四热交换器与所述第五热交换器通过一流体泵连通,与所述蒸汽涡轮机连接有一第二发电机;
所述第四热交换器用于从所述气化装置获得冷能,所述第五热交换器用于获得热能,所述第五热交换器装有工作流体,所述工作流体用于携带热能,所述蒸汽涡轮机用于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彦钧毛之成魏钊科张志鸿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富桂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