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河海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压浆作用的双向搅拌桩搅拌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8810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具有压浆作用的双向搅拌桩搅拌头,包括同轴心的内钻杆和外钻杆;所述外钻杆套装在内钻杆外周,且所述内钻杆的下部伸出至外钻杆下方;所述内钻杆和外钻杆的上端分别连接有驱动装置,驱动内钻杆和外钻杆沿轴心转动,且内钻杆和外钻杆的转动方向相反;所述内钻杆设置有用于浆液流通的内腔;所述内腔上设置有喷浆口;所述喷浆口位于外钻杆下方;所述内钻杆上还设置有多个倾斜向上延伸的下部搅拌叶片;所述下部搅拌叶片位于喷浆口下方;所述外钻杆上设置有多个倾斜向下延伸的上部搅拌叶片。本发明专利技术搅拌效率高,搅拌范围大,能够提高搅拌桩的成桩质量;搅拌头的压浆能力强,减小地表土体隆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压浆作用的双向搅拌桩搅拌头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设备
,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具有压浆作用的双向搅拌桩搅拌头。
技术介绍
软弱土在我国分布广泛,由于其力学性质差,常常难以满足各类工程需求。水泥搅拌桩是软弱土加固处理的常用方法之一,通过搅拌、固化软弱土并形成复合地基,从而提高软弱土强度。现有的水泥搅拌桩在施工过程中,钻头在土体中搅拌时往往会扰动周围土体,产生不同程度的挤土效应,进而引起地表土体隆起;现常用的水平刀片会造成搅拌桩桩体成层,影响搅拌桩成桩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具有压浆作用的双向搅拌桩搅拌头,搅拌效率高,搅拌范围大,能够提高搅拌桩的成桩质量;搅拌头的压浆能力强,减小地表土体隆起。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具有压浆作用的双向搅拌桩搅拌头,包括同轴心的内钻杆和外钻杆;所述外钻杆套装在内钻杆外周,且所述内钻杆的下部伸出至外钻杆下方;所述内钻杆和外钻杆的上端分别连接有驱动装置,驱动内钻杆和外钻杆沿轴心转动,且内钻杆和外钻杆的转动方向相反;所述内钻杆设置有用于浆液流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压浆作用的双向搅拌桩搅拌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同轴心的内钻杆(2)和外钻杆(1);所述外钻杆(1)套装在内钻杆(2)外周,且所述内钻杆(2)的下部伸出至外钻杆(1)下方;所述内钻杆(2)和外钻杆(1)的上端分别连接有驱动装置,驱动内钻杆(2)和外钻杆(1)沿轴心转动,且内钻杆(2)和外钻杆(1)的转动方向相反;/n所述内钻杆(2)设置有用于浆液流通的内腔(3);所述内腔(3)上设置有喷浆口(5);所述喷浆口(5)位于外钻杆(1)下方;所述内钻杆(2)上还设置有多个倾斜向上延伸的下部搅拌叶片(6);所述下部搅拌叶片(6)位于喷浆口(5)下方;/n所述外钻杆(1)上设置有多个倾斜向下延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压浆作用的双向搅拌桩搅拌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同轴心的内钻杆(2)和外钻杆(1);所述外钻杆(1)套装在内钻杆(2)外周,且所述内钻杆(2)的下部伸出至外钻杆(1)下方;所述内钻杆(2)和外钻杆(1)的上端分别连接有驱动装置,驱动内钻杆(2)和外钻杆(1)沿轴心转动,且内钻杆(2)和外钻杆(1)的转动方向相反;
所述内钻杆(2)设置有用于浆液流通的内腔(3);所述内腔(3)上设置有喷浆口(5);所述喷浆口(5)位于外钻杆(1)下方;所述内钻杆(2)上还设置有多个倾斜向上延伸的下部搅拌叶片(6);所述下部搅拌叶片(6)位于喷浆口(5)下方;
所述外钻杆(1)上设置有多个倾斜向下延伸的上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保田左晋宇李文炜张海霞卜桐李云飞王昭顺
申请(专利权)人:河海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