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舒金伟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指纹锁的新型电机离合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8785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指纹锁的新型电机离合机构,包括有座体及连接于座体一端的盖体,所述座体与盖体之间形成安装腔,所述安装腔中设置驱动电机及推架,座体一侧设有供推架通过的缺口,其特征在于: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上连接有偏心轮,偏心轮相对连接电机轴的另一端设有偏心部,偏心轮的偏心部通过联动结构带动推架上下运动从而实现指纹锁的离、合,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离合响应速度快,产生噪音低,大大提高用户体验感且装置使用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指纹锁的新型电机离合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指纹锁的电机离合机构,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指纹锁的新型电机离合机构。
技术介绍
指纹锁是一种以人体指纹为识别载体和手段的智能锁具,它是计算机信息技术、电子技术、机械技术和现代五金工艺的完美结晶。指纹锁一般由电子识别与控制、机械联动系统两部分组成。指纹的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决定了指纹锁是目前所有锁具中最为安全的锁种。指纹锁除指纹识别外,根据国家规定,应当加配应急机械钥匙。指纹锁的核心部件包括:主板、离合器(即离合机构)、指纹采集器、密码技术、微处理器(CPU)、智能应急钥匙,供电设备(电池充电器变压器等等)。根据每个人指纹的唯一性,确定以指纹作为钥匙。通过在系统中的预先建档,预先将个人的指纹存储起来。当用户有访问需要时,指纹传感器采集用户指纹的特征信息,将指纹特征值交给指纹识别芯片进行分析比较,决定用户是否有访问的权限。如果用户拥有访问的权限,在验证通过之后,指纹识别芯片输出控制信号驱动门控直流电机实现对门的控制;如果用户没有相应的权限,验证后会给出验证失败的信息。目前,指纹锁被应用在手机,门锁,考勤机,行李箱等领域。目前,指纹锁中的离合机构均采用专利号为:CN201546493U中公布的结构,即包括电机、传动齿轮组和外壳、滑槽、电机推杆、推杆弹簧、外壳设置在滑槽上,电机、传动齿轮组、电机推杆和推杆弹簧设置在外壳中,电机与传动齿轮组、电机推杆依次相连,电机推杆与推杆弹簧相连,推杆弹簧的上方与推板相连,使用时通过电机推动推板运动从而实现锁的离与合的操作,具体为电机转动带动传动齿轮组转动,再带动电机推杆转动进而带动推杆弹簧上下运动,推杆弹簧通过电机的正反转动带动推板前进、回程、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指纹锁的新型电机离合机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指纹锁的新型电机离合机构,包括有座体及连接于座体一端的盖体,所述座体与盖体之间形成安装腔,所述安装腔中设置驱动电机及推架,座体一侧设有供推架通过的缺口,其特征在于: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上连接有偏心轮,偏心轮相对连接电机轴的另一端设有偏心部,偏心轮的偏心部通过联动结构带动推架上下运动从而实现指纹锁的离、合。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市面的指纹锁电机离合机构均采用电机驱动传动齿轮组、传动齿轮组联动推杆再通过推杆联动推杆弹簧实现离与合的操作,由于传动齿轮组为大齿轮与小齿轮啮合,通过电机驱动小齿轮,再由小齿轮带动大齿轮转动,即电机需要带动小齿轮转较多圈数才能由小齿轮带动大齿轮旋转弯转的一周或两周进而实现一次离或一次合的操作,齿轮转动比一般为5:1,此过程中电机转动多圈造成消耗的能源较多,且需要等待小齿轮将大齿轮弯转的旋转一周或两周,所耗费的时间较长,表现为一次离、合操作响应时间较长,大约在100ms-300ms之间,驱动时间长,且电机不停旋转过程中产生的噪音也就大,用户体验感较差,而本专利技术采用驱动电机带动偏心轮转动,通过偏心轮带动联动结构再由联动结构带动推架实现离、合的操作,电机只需带动偏心轮上的偏心部转动180°即可使推架完成一次合或者离的操作,单次响应时间大约为30ms,大大提升了响应时间,且节约了电源消耗。上述的一种用于指纹锁的新型电机离合机构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联动结构包括有联动块,所述联动块两端通过保持件与推架两端相抵,联动块一侧设有联动部,联动部设有内径大于偏心部且可供偏心轮带动偏心部转动的联动槽,偏心轮的偏心部穿设于联动槽中。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传统的离合机构中因为离合操作由推杆弹簧带动推板完成,推杆弹簧由于长期被压缩、回弹,在推杆弹簧损坏后将造成整个离合机构失效,因此,传统的离合机构对弹簧的要求非常高,必须是精品,不然电机转动过程中,因转轴上的凸点与弹簧不断摩擦,容易引起弹簧折断,导致电机转动后,行程推不上,无法进行离合动作,表现为开不了门,而本专利技术采用保持件保持联动块两端与推架相抵的状态,保持件的作用是保持推架在受到挤压后能恢复原来状态,没有其余外力与保持件摩擦,保持件更牢固,更安全。上述的一种用于指纹锁的新型电机离合机构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保持件包括两相对设置的保持推杆,两保持推杆之间通过复位弹簧连接并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与推架两端相抵,所述保持推杆通过限位结构限位于联动块中。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两相对设立的保持推杆,两保持推杆的一端与推架相抵另一端通过复位弹簧相连接,保证保持推杆在受到挤压后能恢复原来状态,没有其余外力与复位弹簧摩擦,复位弹簧几乎不会折断,通过限位结构将保持推杆限位于联动块中,提升装置紧凑度,防止保持推杆与联动块解体。上述的一种用于指纹锁的新型电机离合机构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结构包括有联动块中部开设一端开口的滑槽,所述联动块在滑槽两端均设有可供保持推杆穿过的连接孔,所述保持推杆一端穿过连接孔设有与滑槽横截面形状一致的弹簧连接座,所述弹簧连接座上设有凸台,所述复位弹簧两端分别通过凸台连接于弹簧连接座上。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联动块中部开设一端开口的滑槽,将保持推杆一端穿过连接孔穿设于滑槽中,并通过弹簧连接座将其限位在滑槽中,使其只能沿滑槽运动,复位弹簧不仅可以起到复位作用且且通过凸台连接于弹簧连接座上保证了两保持推杆的同轴度。上述的一种用于指纹锁的新型电机离合机构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腔在偏心部下方设置有档位块,所述档位块上间隔设有两组与偏心部形状一致的凹面。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偏心部需要在偏心轮转动时通过联动槽带动联动块活动,因此,联动槽内径大于偏心部的外径,在偏心部带动联动槽对联动块进行联动时必要会与联动槽内部发生摩擦,长期使用后有可能导致偏心部被越磨越细,从而导致行程达不到离合的距离,因此设置档位块在档位块上设置与偏心部形状一致的凹面,当偏心部转动进入凹面后将卡位于凹面中,从而保证行程始终处于可以进行离合的状态,防止长时间使用后偏心部磨损造成的行程不达标的情况,提升装置的使用寿命。上述的一种用于指纹锁的新型电机离合机构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腔在驱动电机相对应位置设有驱动电机安装槽,所述驱动电机安装于驱动电机安装槽中。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腔中设置驱动电机安装槽将驱动电机固定于驱动电机安装槽中,有效提升装置紧凑度,防止使用过程中电机移位而造成的装置失效。上述的一种用于指纹锁的新型电机离合机构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偏心部为圆形凸块。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偏心部设置为圆形凸块,方便加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离合响应速度快,产生噪音低,大大提高用户体验感且装置使用寿命长。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联动块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保持件放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图4所示:一种用于指纹锁的新型电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指纹锁的新型电机离合机构,包括有座体及连接于座体一端的盖体,所述座体与盖体之间形成安装腔,所述安装腔中设置驱动电机及推架,座体一侧设有供推架通过的缺口,其特征在于: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上连接有偏心轮,偏心轮相对连接电机轴的另一端设有偏心部,偏心轮的偏心部通过联动结构带动推架上下运动从而实现指纹锁的离、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指纹锁的新型电机离合机构,包括有座体及连接于座体一端的盖体,所述座体与盖体之间形成安装腔,所述安装腔中设置驱动电机及推架,座体一侧设有供推架通过的缺口,其特征在于: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上连接有偏心轮,偏心轮相对连接电机轴的另一端设有偏心部,偏心轮的偏心部通过联动结构带动推架上下运动从而实现指纹锁的离、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指纹锁的新型电机离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结构包括有联动块,所述联动块两端通过保持件与推架两端相抵,联动块一侧设有联动部,联动部设有内径大于偏心部且可供偏心轮带动偏心部转动的联动槽,偏心轮的偏心部穿设于联动槽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指纹锁的新型电机离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件包括两相对设置的保持推杆,两保持推杆之间通过复位弹簧连接并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与推架两端相抵,所述保持推杆通过限位结构限位于联动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舒金伟
申请(专利权)人:舒金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