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吊顶隔热层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387222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吊顶隔热层的施工方法,通过在墙面标记好吊顶完成面的高度控制基点,根据基点弹出吊顶完成面线,吊顶完成面线往上250mm为机电标高线;将镀锌方管底面置于高于机电标高线100mm以上,膨胀螺栓间距≤500mm,镀锌方管间距≤900mm并满焊于镀锌角码上;镀锌铁丝网满敷设于镀锌方管顶面,敷设满一道镀锌铁丝网需使用扎带绑扎结实,将隔热岩棉满敷设于镀锌铁网上;搭接处应用扎带绑扎结实,搭接处使用胶黏剂,胶黏剂应待晾干,手指接触时黏时即可施工,镀锌铁丝网、隔热岩棉接处应错开同一方向,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隔热棉的安装并将吊顶隔热层的安装技术形成行业标准,进一步提高房屋居住效果,值得行业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吊顶隔热层的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家装工程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吊顶隔热层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室内天花板吊顶是建筑装饰工程的一个重要子分部工程,天花板吊顶具有保温、隔热、隔声、弥补房屋本身的缺陷、增加空间的层次感、便于补充光源、便于清洁、吸声的作用,也是电气、通风空调、通信和防火,报警管线设备等工程的隐蔽层,但是现有技术中吊顶存在隔热效果差,无法实现冬暖夏凉的技术效果。基于上述一系列的问题,遂有以下技术方案的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吊顶隔热层的施工方法,通过隔热棉的安装并将吊顶隔热层的安装技术形成行业标准,进一步提高房屋居住效果,值得行业推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吊顶隔热层的施工方法,所述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准备施工所用的材料,清理墙面浮灰、杂物,并在墙面标记好吊顶完成面的高度控制基点,根据基点弹出吊顶完成面线,吊顶完成面线往上250mm为机电标高线,铲除原吊顶白灰;S2、将镀锌方管底面置于高于机电标高线100mm以上,膨胀螺栓间距≤500mm,镀锌方管间距≤900mm并满焊于镀锌角码上;S3、镀锌铁丝网满敷设于镀锌方管顶面,敷设满一道镀锌铁丝网需使用扎带绑扎结实,绑扎间距不应≤400mm,将隔热岩棉满敷设于镀锌铁网上;S4、镀锌铁丝网搭接不应≤100mm,搭接处应用扎带绑扎结实,隔热岩棉不应≤100mm,搭接处使用胶黏剂,胶黏剂应待晾干,手指接触时黏时即可施工,镀锌铁丝网、隔热岩棉接处应错开同一方向。进一步的,所述镀锌方管的安装包括屋面为平顶与斜顶两种情况。进一步的,当屋面为平顶时,镀锌方管固定在墙、吊顶的相交处。进一步的,当屋面为斜顶时,根据吊顶标高施工,标高无法满足需求时,镀锌方管需要沿着斜屋方向做相应调整加固。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采用全新的吊顶隔热层施工工艺,具体通过吊顶完成面放线施工,铲除原吊顶白灰,墙面镀锌方管施工,镀锌铁丝网施工,隔热层施工以及最后的吊顶封板施工等环节实现隔热工艺,通过实验对比,采用本发提及的工艺提高了房屋吊顶隔热的作用;2、本专利技术采用家装工程常见的材料经过科学化以及标准化的施工工艺实现了吊顶隔热效果提高的技术效果,说明本方法在不提高施工成本的基础上,对施工过程进行科学化的制定,值得行业推广使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案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施工工艺。图1是本专利技术施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吊顶隔热层施工允许偏差的表格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所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吊顶隔热层的施工方法。下面将结合图1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更为详细的阐述。如图1所示,为了实现,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吊顶隔热层的施工方法,具体包括:首先是准备好吊顶隔热层施工所需要的材料,包括隔热岩棉、镀锌铁丝网、镀锌方管、膨胀螺栓、扎带、镀锌角码以及防锈漆和银色漆,上述材料准备的数量可以看具体工况进行调整,本专利技术所采用隔热层存在价格低廉、防火不燃、燃烧后不释放有害物质、支撑性强、防撞抗压的优点。其次是开始施工,具体施工过程包括:1、清理墙面浮灰、杂物等,并在墙面标记好吊顶完成面的高度控制基点;2、根据基点弹出吊顶完成面线,吊顶完成面线往上250MM为机电标高线;3、铲除原吊顶白灰,先喷水湿润,待吊顶吸收水分后开始铲白灰,所有白灰应铲除干净;接下来是隔热棉的施工过程:1、镀锌方管底面应高于机电标高100mm以上,膨胀螺栓间距应≤500mm,镀锌方管间距应≤900mm并满焊与角码之上,刷满防锈漆、银色漆3~4遍;1.2、当屋面为平顶时,镀锌方管应固定与墙、吊顶相交处;1.3、当屋面为斜顶时,应根据吊顶标高施工,标高无法满足需求时,镀锌方管须沿着斜屋面方向做相应调整加固;2、镀锌铁丝网满敷设于镀锌方管顶面,敷设满一道镀锌铁丝网需使用扎带绑扎结实,绑扎间距不应≤400mm;隔热岩棉满敷设于镀锌铁网上;3、镀锌铁丝网搭接不应≤100mm,搭接处应用扎带绑扎结实,隔热岩棉搭接不应≤100mm,搭接处应使用胶粘结,胶黏剂应待晾干,手指接触时黏时即可施工,镀锌铁丝网、隔热岩棉接处应错开同一方向;以下是吊顶隔热层施工作业条件及技术准备作业条件1、各种材料配套齐全均已进场,并检验合格,填写好检查验收记录;2、隔热层施工之前,原吊顶的白灰应清除干净,吊顶标高线、机电标高线均已弹线完成;技术准备1、施工前应熟悉施工图纸及设计说明,根据现场施工条件进行测量工作,对空间的吊顶标高、机电标高进行校核。发现问题及时向设计提出,确保与专业设备安装间的矛盾解决在施工前;2、根据设计图纸、墙面标高和现场实际进行排版、等深化设计,绘制大样图,进行放线施工;3、对操作人员进场安全及技术的书面交底。本专利技术提及的吊顶隔热层施工方法对施工过程有主控项目以及一般项目两方面的质量标准把握:主控项目1、材料的品种、规格、型号、颜色和性能应符合合计要求及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2、焊工必须经考试合格,检查焊工相应施焊条件的合格证及考核日期。3、Ⅰ、Ⅱ级焊缝必须经探伤检验,并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检查焊缝探伤报告。4、焊缝表面Ⅰ、Ⅱ级焊缝不得有裂纹、焊瘤、烧穿、坑等缺陷。Ⅱ级焊缝不得有表。5、面气孔、夹渣、坑、裂纹、电擦伤等缺陷,且Ⅰ级焊缝不得有咬边、未焊满等缺陷。一般项目焊缝外观:焊缝外形均匀,焊道与焊道、焊道与基本金属之间过渡平滑,焊渣和飞溅物清除干净。表面气孔:Ⅰ、Ⅱ级焊缝不允许;Ⅲ级焊缝每50mm长度焊缝内允许直径≤0.4t;且≤3mm气孔2个;气孔间距≤6倍孔径。咬边:Ⅰ级焊缝不允许。Ⅱ级焊缝:咬边深度≤0.05t,且≤0.5mm,连续长度≤100mm,且两侧咬边总长≤10%焊缝长度Ⅲ级焊缝:咬边深度≤0.lt,且≤lmm。本专利技术施工方法允许偏差项目如图2所示,其中b为焊缝宽度,t为连接处较薄的板厚,hf为焊角尺寸。本专利技术提及的施工方法存在通病以及对应的放置措施包括:1、首先是会出现散落的问题,具体比如镀锌铁丝网弯曲下坠现场、隔热岩棉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吊顶隔热层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nS1、准备施工所用的材料,清理墙面浮灰、杂物,并在墙面标记好吊顶完成面的高度控制基点,根据基点弹出吊顶完成面线,吊顶完成面线往上250mm为机电标高线,铲除原吊顶白灰;/nS2、将镀锌方管底面置于高于机电标高线100mm以上,膨胀螺栓间距≤500mm,镀锌方管间距≤900mm并满焊于镀锌角码上;/nS3、镀锌铁丝网满敷设于镀锌方管顶面,敷设满一道镀锌铁丝网需使用扎带绑扎结实,绑扎间距不应≤400mm,将隔热岩棉满敷设于镀锌铁网上;/nS4、镀锌铁丝网搭接不应≤100mm,搭接处应用扎带绑扎结实,隔热岩棉不应≤100mm,搭接处使用胶黏剂,胶黏剂应待晾干,手指接触时黏时即可施工,镀锌铁丝网、隔热岩棉接处应错开同一方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吊顶隔热层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准备施工所用的材料,清理墙面浮灰、杂物,并在墙面标记好吊顶完成面的高度控制基点,根据基点弹出吊顶完成面线,吊顶完成面线往上250mm为机电标高线,铲除原吊顶白灰;
S2、将镀锌方管底面置于高于机电标高线100mm以上,膨胀螺栓间距≤500mm,镀锌方管间距≤900mm并满焊于镀锌角码上;
S3、镀锌铁丝网满敷设于镀锌方管顶面,敷设满一道镀锌铁丝网需使用扎带绑扎结实,绑扎间距不应≤400mm,将隔热岩棉满敷设于镀锌铁网上;
S4、镀锌铁丝网搭接不应≤100mm,搭接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文黄合
申请(专利权)人:合力胜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