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雾量均匀大喷雾角喷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8717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植保机械技术领域的一种雾量均匀大喷雾角喷头,包括喷头壳、喷头芯;喷头芯呈圆柱状,以径向过盈配合的方式插入第二阶梯孔中,且其喷出侧轴端外边缘抵住第三阶梯孔的阶梯面;喷头芯外周面在直径对应的两处分别开设旋向相同的一对螺旋槽,螺旋槽自喷头芯的进水侧轴端螺旋延伸至喷出侧轴端,且至少盘旋180度;在喷头芯上同轴贯穿开设中心孔,中心孔由中心小孔、中心大孔组成,中心小孔、中心大孔按水流流向依次连通,在中心大孔内开设垂直于轴线横向对穿的两个侧孔,两个侧孔分别连通一对螺旋槽的槽底。能显著提升雾量分布的均匀度,能够使得防治效果得以保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雾量均匀大喷雾角喷头
本技术涉及植保机械
,具体来说,是一种雾化喷头。
技术介绍
喷头是雾化药液最重要的部件,药液在压力作用下将液体雾化成的细小雾滴,喷洒在作物表面上进行病虫草害防治。雾滴分布在作物表面的均匀性是影响防治效果的关键因素。在实际应用中,为了解决雾滴分布的均匀性,根据喷头喷雾特性采用多喷头组合的形式,如喷杆喷雾机采用的扇形雾喷头,它的雾量分布特性是正态分布,即中间多,边缘少,安装时采用相邻喷头的雾量边缘重叠,增加边缘雾量,使整个防治区域雾量分布达到均匀。而对于采用单个喷头防治的机具,如手动喷雾器、电动喷雾机和果园喷雾机,均采用圆锥雾喷头,其雾化分布特性为中间少、边缘多的趋势(如图4所示),多喷头组合也无法实现均匀雾施药,严重影响了防治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雾量均匀大喷雾角喷头,能显著提升雾量分布的均匀度。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雾量均匀大喷雾角喷头,包括喷头壳、喷头芯;所述喷头壳沿轴向安装口至喷射口依次连通有孔径渐小第一阶梯孔、第二阶梯孔、第三阶梯孔;所述喷头芯呈圆柱状,以径向过盈配合的方式插入第二阶梯孔中,且其喷出侧轴端外边缘抵住第三阶梯孔的阶梯面;所述喷头芯外周面在直径对应的两处分别开设旋向相同的一对螺旋槽,所述螺旋槽自喷头芯的进水侧轴端螺旋延伸至喷出侧轴端,且至少盘旋180度;在所述喷头芯上同轴贯穿开设中心孔,所述中心孔由中心小孔、中心大孔组成,所述中心小孔、中心大孔按水流流向依次连通,在中心大孔内开设垂直于轴线横向对穿的两个侧孔,两个侧孔分别连通一对螺旋槽的槽底。进一步地,所述中心小孔与两个侧孔的直径相同,为中心大孔直径的0.2-0.3倍。进一步地,所述中心小孔的长度等于0.1-0.2倍中心大孔的深度。进一步地,所述侧孔与中心大孔的连通口靠近中心大孔的后部。进一步地,所述螺旋槽的截面为开口向外且带圆角的矩形。进一步地,所述侧孔的直径等于0.2-0.4倍螺旋槽矩形截面的高度。进一步地,所述中心大孔的喷射口呈开口向外的锥形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主要利用喷头芯的螺旋槽以及中心孔将药液分成两路,其中一路进入螺旋槽,另一路进入中心孔,而且,由于设置了两侧孔,药液以较高的速度从中心小孔喷出,进入中心大孔,并把在中心大孔内将压力较低的介质吸走,使得中心小孔附近形成负压,使得螺旋槽中的部分药液通过两侧孔被吸入中心大孔内,中心小孔的液体和螺旋槽的部分液体在中心大孔的后端混合,并进行速度的均衡,并流向喷头壳的喷孔,此时形成的雾量主要集中在中部,以弥补中间部分雾量,从而使得雾量分布均匀化;2)能够使得防治效果得以保障,无需采用多喷头组合,仅需单个喷头就可以做到雾量分布均匀化,成本得到了降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组装图。图2是喷头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喷头芯的纵剖示意图。图4是现有技术的雾量分布示意图。图5是本实施例的雾量分布示意图。图中,1喷头壳,1a第一阶梯孔,1b第二阶梯孔,1c第三阶梯孔,2喷头芯,201中心孔,201a中心小孔,201b中心打孔,202螺旋槽,203侧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结合图1-3可知,一种雾量均匀大喷雾角喷头,包括喷头壳1、喷头芯2,喷头壳1为圆壳状结构。上述喷头壳1沿轴向安装口至喷射口依次连通有孔径渐小第一阶梯孔1a、第二阶梯孔1b、第三阶梯孔1c,第一阶梯孔1a、第二阶梯孔1b、第三阶梯孔1c均为圆柱孔。上述喷头芯2呈圆柱状,以径向过盈配合的方式插入第二阶梯孔1b中,且其喷出侧轴端外边缘抵住第三阶梯孔1c的阶梯面。上述喷头芯2外周面在直径对应的两处分别开设旋向相同的一对螺旋槽202,螺旋槽202自喷头芯2的进水侧轴端螺旋延伸至喷出侧轴端,且至少盘旋180度。在喷头芯2上同轴贯穿开设中心孔201,中心孔201由中心小孔201a、中心大孔201b组成,中心小孔201a、中心大孔201b按水流流向依次连通,在中心大孔201b内开设垂直于轴线横向对穿的两个侧孔203,两个侧孔203分别连通一对螺旋槽202的槽底。上述中心小孔201a与两个侧孔203的直径相同,为中心大孔201b直径的0.2-0.3倍。上述中心小孔201a的长度等于0.1-0.2倍中心大孔201b的深度。上述侧孔203与中心大孔201b的连通口靠近中心大孔201b的后部。上述螺旋槽202的截面为开口向外且带圆角的矩形。上述侧孔203的直径等于0.2-0.4倍螺旋槽202矩形截面的高度。上述中心大孔201b的喷射口呈开口向外的锥形孔。工作原理如下:具有一定压力的药液进入喷头壳1后分成两路;一路进入喷头芯2的螺旋槽202,药液沿螺旋槽202旋转并产生较大的离心力,然后喷射而出,使得喷出的药液质点具有两种速度:一是平行于喷头壳1中心线的前进速度,二是高速回转的切线速度,两者的合成速度即为药液质点实际的运动方向,与中心线间形成夹角α,2α即为喷雾角,此时形成的雾量主要集中在圆周方向上;另一路进入喷头芯2的中心孔201中,药液以较高的速度从中心小孔201a喷出,进入中心大孔201b,并把在中心大孔201b内将压力较低的介质吸走,使得中心小孔201a附近形成负压,使得螺旋槽202中的部分药液通过两侧孔203被吸入中心大孔201b内,中心小孔201a的液体和螺旋槽202的部分液体在中心大孔201b的后端混合,并进行速度的均衡,并流向喷头壳1的喷孔,此时形成的雾量主要集中在中部,以弥补中间部分雾量,从而使得雾量分布均匀化。本实施例中取得如下的技术效果:对原喷头和改进后(增加了两侧孔203)的喷头进行对比试验,在相同的喷雾角(90°)和流量(4L/min)条件下,其雾量分布曲线见图4和图5,分布不均匀的变异系数由原来的83.1%降低至24.34%,显著改善了雾量分布状态,提高了防治效果。以上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还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各种变换或改进,在不脱离本技术总的构思的前提下,这些变换或改进都应当属于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雾量均匀大喷雾角喷头,包括喷头壳(1)、喷头芯(2),其特征在于:/n所述喷头壳(1)沿轴向安装口至喷射口依次连通有孔径渐小第一阶梯孔(1a)、第二阶梯孔(1b)、第三阶梯孔(1c);/n所述喷头芯(2)呈圆柱状,以径向过盈配合的方式插入第二阶梯孔(1b)中,且其喷出侧轴端外边缘抵住第三阶梯孔(1c)的阶梯面;/n所述喷头芯(2)外周面在直径对应的两处分别开设旋向相同的一对螺旋槽(202),所述螺旋槽(202)自喷头芯(2)的进水侧轴端螺旋延伸至喷出侧轴端,且至少盘旋180度;/n在所述喷头芯(2)上同轴贯穿开设中心孔(201),所述中心孔(201)由中心小孔(201a)、中心大孔(201b)组成,所述中心小孔(201a)、中心大孔(201b)按水流流向依次连通,在中心大孔(201b)内开设垂直于轴线横向对穿的两个侧孔(203),两个侧孔(203)分别连通一对螺旋槽(202)的槽底。/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雾量均匀大喷雾角喷头,包括喷头壳(1)、喷头芯(2),其特征在于:
所述喷头壳(1)沿轴向安装口至喷射口依次连通有孔径渐小第一阶梯孔(1a)、第二阶梯孔(1b)、第三阶梯孔(1c);
所述喷头芯(2)呈圆柱状,以径向过盈配合的方式插入第二阶梯孔(1b)中,且其喷出侧轴端外边缘抵住第三阶梯孔(1c)的阶梯面;
所述喷头芯(2)外周面在直径对应的两处分别开设旋向相同的一对螺旋槽(202),所述螺旋槽(202)自喷头芯(2)的进水侧轴端螺旋延伸至喷出侧轴端,且至少盘旋180度;
在所述喷头芯(2)上同轴贯穿开设中心孔(201),所述中心孔(201)由中心小孔(201a)、中心大孔(201b)组成,所述中心小孔(201a)、中心大孔(201b)按水流流向依次连通,在中心大孔(201b)内开设垂直于轴线横向对穿的两个侧孔(203),两个侧孔(203)分别连通一对螺旋槽(202)的槽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雾量均匀大喷雾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立新薛新宇周良富张学进张玲丁素明金永奎孔伟蔡晨
申请(专利权)人: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