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洞口明洞加固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386822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隧道洞口加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隧道洞口明洞加固施工方法,包括:锚索、框架梁施工;抗滑桩施工;偏压挡墙施工;衬砌模板:台车定位,衬砌钢筋,混凝土施工,拆模及养护;隧道结构防排水:隧道防排水,止水带施工,止水条施工,施工缝、变形缝施工;水沟及电缆槽施工:沟槽采用架立定型钢模板立模,人工灌注混凝土,插入式振捣器捣固密实,水沟、电缆槽及侧沟使用整幅移动模架施工。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隧道洞口明洞加固施工方法洞口开挖量小,加固效果好,成本低,能够保证隧道洞口施工的安全稳定性;有效的解决了隧道洞口进洞的难题,最大可能地实现了经济、合理、安全、高效,为隧道洞口明洞加固方法的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洞口明洞加固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隧道洞口加固
,尤其涉及一种隧道洞口明洞加固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在隧道施工过程中,洞口施工尤为重要。雨水对洞口的冲刷,容易导致边坡落石、失稳坍塌。随着洞口坡面的风化,容易引起水土流失。同时,隧道洞口遇易滑地层山体,洞口施工更加困难,既要保证易滑地层体的稳定性,又要保证隧道洞口施工的安全稳定性。根据目前的研究,洞口节理裂隙发育时,在洞口开挖线以外打超前锚杆或管棚,然后边开挖边进行支护;若洞口段岩石较破碎、裂隙发育或因地质构造稳定性差时,采取预锚固、预注浆、设预应力锚索等方法加固,然后采取先导洞后扩大、分部开挖、先墙后拱等方法施工。但是,传统的洞口加固施工方法洞口开挖量大,增加施工投资,同时对环境破坏严重,也不能有效的保证易滑地层的稳定性,成本较高,加固效果不明显。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传统的洞口加固施工方法洞口开挖量大,增加施工投资,同时对环境破坏严重,也不能有效的保证易滑地层的稳定性,成本较高,加固效果不明显。解决以上问题及缺陷的难度:洞口工程多为V级围岩,力学性能复杂,而且受偏压等影响,地应力分布不均,这就使得浅埋隧道的稳定性分析很困难,使得隧道在施工中很难实现施工质量,安全控制。解决以上问题及缺陷的意义为:综合造价因素、后期运营安全性及方案实施难易程度,多种方案对比分析选择最佳方案。成功解决了洞口工程出现的施工难题,确保了施工节点工期,为今后同类地质水文条件洞口工程施工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专利技术内容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隧道洞口明洞加固施工方法。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隧道洞口明洞加固施工方法,所述隧道洞口明洞加固施工方法包括:步骤一,通过施工放样定位,钻孔,根据设计图锚索体制作及安装,锚固注浆,框架梁施工,锚具,锚索张拉及锁定,封锚实现锚索、框架梁施工;步骤二,通过抗滑桩桩孔开挖,钢筋砼护壁,桩体钢筋笼的制作安装,桩芯砼灌注实现抗滑桩施工;步骤三,仰拱钢筋内外层采用30×30mm等边角钢定位,并在钢筋下部梅花形布置4.95cm高的砂浆垫块实现隧道仰供;步骤四,采用挖掘机及人工配合进行挖基槽土方开挖,挡墙基础,现浇砼基础,现浇墙身砼实现偏压挡墙施工;步骤五,通过台车定位,衬砌钢筋,混凝土施工,拆模及养护实现衬砌模板;步骤六,通过止水带施工,止水条施工,施工缝、变形缝施工实现防裂隧道结构防排水;步骤七,沟槽采用架立定型钢模板立模,人工灌注混凝土,插入式振捣器捣固密实,水沟、电缆槽及侧沟使用整幅移动模架实现施工水沟及电缆槽施工。进一步,所述步骤一中锚索、框架梁施工包括:(1)布置地表截、排水设施,边坡自上而下分层开挖,开挖一级防护一级;(2)每一层开挖完毕后,开始坡面锚索施工,进行下一分层石方开挖施工;坡面锚索施工包括:定位、造孔、锚索安装、灌浆、张拉;(3)每一级坡面开挖完毕后,绑扎制作钢筋笼,现浇框架梁;(4)锚索框架梁加固时,对锚索进行张拉;(5)每一级全部施工完毕后,进入下一分级循环。进一步,所述步骤一中锚索、框架梁施工方法包括:(1)施工放样,按设计将锚孔位置准确测放在坡面上;(2)岩层中采用潜孔钻机成孔;在岩层破碎或松软饱水采用跟管钻进;钻机就位锚孔钻进施工,搭设脚手架,根据坡面测放孔位,安装固定钻机;钻孔采用干钻,对每个孔的地层变化、钻进状态的情况作好施工记录;使用钻头直径不得小于设计孔径;孔位误差不得超过±100mm,孔径允许偏差0~10mm;孔深不小于设计孔深,锚索长度允许偏差0~100mm,锚索的钻孔斜度允许偏差±1°;钻进达到设计深度后稳钻1~2分钟;在钻孔完成后,使用高压空气,风压0.2~0.4MPa,将孔内岩粉及水体全部清除出孔外;锚孔钻造结束进行下道工序;(3)锚索体制作及安装,锚索在锚固段,锚索束进行清污、除污处理,包裹导向帽;每隔1.5m设置一个对中支架,使锚索居中;自由段锚索束应涂专用防腐油脂,外套Φ22mm的聚乙烯塑料管,套管两端10~20cm长度范围内用黄油充填,外绕工程胶布固定;张拉段锚索束应涂防腐剂;锚头顶面与锚索轴线垂直;将锚索体放入孔内,用钢尺量出孔外露出的钢绞线长度,计算孔内锚索长度,误差控制在50mm范围内;(4)锚固注浆,将自由段涂满防锈油,套上波纹管,管内注满环氧树脂,封闭两端,一次将锚索的锚固段和张拉段注满;放入锚索束后灌注M40水泥浆,注浆采用孔底注浆法,注浆压力不小于1.0Mpa;第一次注浆完毕,水泥砂浆凝固收缩后,孔口应进行补浆,注浆材料宜选用水灰比0.45~0.5的纯水泥浆;(5)框架梁施工,使用C30混凝土现场立模现浇施工;框架梁截面采用纵梁、横梁矩形截面400*400mm;每隔20m设一道伸缩缝,缝宽2cm,缝内填塞沥青麻筋;框架梁在节点中心预埋PVC管,直径由锚索钻孔直径确定;当钢筋与预留位置冲突时,调整钢筋间距保证锚索预留孔位的准确;(6)锚具工作台采用C30混凝土浇筑,与横梁同时浇筑成整体;锚具工作台台面以下3cm处增设一层20×20cm的ф6钢筋网,并设3根ф6.5钢筋垂直工作面布置加强平台与框架的联结,长10~30cm;锚具底座顶与钻孔轴线应垂直;在锚孔周围钢筋较密集;(7)锚索张拉及锁定、封锚,锚索张拉在孔内砂浆及外锚头等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每孔由5束直径15.2mm的高强度低松弛、抗拉强度不低于1860MPa的钢绞线组成;首先通过现场张拉试验,确定张拉锁定工艺;锚索的张拉及锁定分级进行;从锚具量起,留出长5~10cm钢绞线,其余部分截去,用机械切割,严禁电弧烧割;最后用水泥净浆注满锚垫板及锚头各部分空隙,然后对锚头采用C30砼进行封锚;张拉时控制在设计预应力值的0.1/min;卸荷速率控制在设计预应力值的0.2/min;张拉到位后锁定;锚索在张拉锁定后即进行张拉段灌浆;灌浆压力不宜于小于1.0MPa;锚索在张拉锁定,并完成封孔灌浆后,钢绞线和工作锚进行清洗,将锚索外露钢绞线预留5cm长度,其余采用手持砂轮切割机切去,留≥10cm以防滑脱;锚索框架梁施工完成后,形成整体受力结构,边坡变形检测合格后,垫座混凝土凿毛处理,再切割锚具外超长部分钢绞线,最后用C30砼封锚保护锚头;预应力锚索应设置测力计,测力计设置数量不少于该工点锚索孔数的5%,每工点不少于2孔。进一步,所述步骤二中抗滑桩施工方法包括:(1)抗滑桩桩孔开挖分二步依次进行开挖;当井口土石方开挖1.6-1.7米后,根据设计的锁口尺寸在原地面下挖10cm;然后进行护壁和锁口钢筋的制作并及时进行模板安装,在井口模板的支护过程中用全站仪对其位置及桩口进行校核;井口浇注完毕后,将桩心十字轴线及标高投测到锁口护壁砼上;同时要在井口四周挖好排水沟,设置地表截、排水及防渗设施;雨季施工期间,应搭设雨棚;备好井下排水、通风、照明设备;采用井字双排脚架配合固定卷扬机提升装置,待井口混凝土强度达到7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隧道洞口明洞加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洞口明洞加固施工方法包括:/n步骤一,通过施工放样,钻孔,锚索体制作及安装,锚固注浆,框架梁施工,锚具,锚索张拉及锁定,封锚实现锚索、框架梁施工;/n步骤二,通过抗滑桩桩孔开挖,钢筋砼护壁,桩体钢筋笼的制作安装,桩芯砼灌注实现抗滑桩施工;/n步骤三,仰拱钢筋内外层采用等边角钢定位,并在钢筋下部梅花形布置砂浆垫块实现隧道仰供;/n步骤四,采用挖掘机及人工配合进行挖基槽土方开挖,挡墙基础,现浇砼基础,现浇墙身砼实现偏压挡墙施工;/n步骤五,通过台车定位,衬砌钢筋,混凝土施工,拆模及养护实现衬砌模板;/n步骤六,通过止水带施工,止水条施工,施工缝、变形缝施工实现防裂隧道结构防排水;/n步骤七,沟槽采用架立定型钢模板立模,人工灌注混凝土,插入式振捣器捣固密实,水沟、电缆槽及侧沟使用整幅移动模架实现施工水沟及电缆槽施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洞口明洞加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洞口明洞加固施工方法包括:
步骤一,通过施工放样,钻孔,锚索体制作及安装,锚固注浆,框架梁施工,锚具,锚索张拉及锁定,封锚实现锚索、框架梁施工;
步骤二,通过抗滑桩桩孔开挖,钢筋砼护壁,桩体钢筋笼的制作安装,桩芯砼灌注实现抗滑桩施工;
步骤三,仰拱钢筋内外层采用等边角钢定位,并在钢筋下部梅花形布置砂浆垫块实现隧道仰供;
步骤四,采用挖掘机及人工配合进行挖基槽土方开挖,挡墙基础,现浇砼基础,现浇墙身砼实现偏压挡墙施工;
步骤五,通过台车定位,衬砌钢筋,混凝土施工,拆模及养护实现衬砌模板;
步骤六,通过止水带施工,止水条施工,施工缝、变形缝施工实现防裂隧道结构防排水;
步骤七,沟槽采用架立定型钢模板立模,人工灌注混凝土,插入式振捣器捣固密实,水沟、电缆槽及侧沟使用整幅移动模架实现施工水沟及电缆槽施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洞口明洞加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锚索、框架梁施工包括:
(1)布置地表截、排水设施,边坡自上而下分层开挖,开挖一级防护一级;
(2)每一层开挖完毕后,开始坡面锚索施工,进行下一分层石方开挖施工;坡面锚索施工包括:定位、造孔、锚索安装、灌浆、张拉;
(3)每一级坡面开挖完毕后,绑扎制作钢筋笼,现浇框架梁;
(4)锚索框架梁加固时,对锚索进行张拉;
(5)每一级全部施工完毕后,进入下一分级循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洞口明洞加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锚索、框架梁施工方法包括:
(1)施工放样,按设计将锚孔位置准确测放在坡面上;
(2)岩层中采用潜孔钻机成孔;在岩层破碎或松软饱水采用跟管钻进;
钻机就位锚孔钻进施工,搭设脚手架,根据坡面测放孔位,安装固定钻机;钻孔采用干钻,对每个孔的地层变化、钻进状态的情况作好施工记录;使用钻头直径不得小于设计孔径;孔位误差不得超过±100mm,孔径允许偏差0~10mm;孔深不小于设计孔深,锚索长度允许偏差0~100mm,锚索的钻孔斜度允许偏差±1°;钻进达到设计深度后稳钻1~2分钟;在钻孔完成后,使用高压空气,风压0.2~0.4MPa,将孔内岩粉及水体全部清除出孔外;锚孔钻造结束进行下道工序;
(3)锚索体制作及安装,锚索在锚固段,锚索束进行清污、除污处理,包裹导向帽;每隔1.5m设置一个对中支架,使锚索居中;自由段锚索束应涂专用防腐油脂,外套Φ22mm的聚乙烯塑料管,套管两端10~20cm长度范围内用黄油充填,外绕工程胶布固定;张拉段锚索束应涂防腐剂;锚头顶面与锚索轴线垂直;将锚索体放入孔内,用钢尺量出孔外露出的钢绞线长度,计算孔内锚索长度,误差控制在50mm范围内;
(4)锚固注浆,将自由段涂满防锈油,套上波纹管,管内注满环氧树脂,封闭两端,一次将锚索的锚固段和张拉段注满;放入锚索束后灌注M40水泥浆,注浆采用孔底注浆法,注浆压力不小于1.0Mpa;第一次注浆完毕,水泥砂浆凝固收缩后,孔口应进行补浆,注浆材料宜选用水灰比0.45~0.5的纯水泥浆;
(5)框架梁施工,使用C30混凝土现场立模现浇施工;框架梁截面采用纵梁、横梁矩形截面400*400mm;每隔20m设一道伸缩缝,缝宽2cm,缝内填塞沥青麻筋;框架梁在节点中心预埋PVC管,直径由锚索钻孔直径确定;当钢筋与预留位置冲突时,调整钢筋间距保证锚索预留孔位的准确;
(6)锚具工作台采用C30混凝土浇筑,与横梁同时浇筑成整体;锚具工作台台面以下3cm处增设一层20×20cm的ф6钢筋网,并设3根ф6.5钢筋垂直工作面布置加强平台与框架的联结,长10~30cm;锚具底座顶与钻孔轴线应垂直;在锚孔周围钢筋较密集;
(7)锚索张拉及锁定、封锚,锚索张拉在孔内砂浆及外锚头等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每孔由5束直径15.2mm的高强度低松弛、抗拉强度不低于1860MPa的钢绞线组成;首先通过现场张拉试验,确定张拉锁定工艺;锚索的张拉及锁定分级进行;从锚具量起,留出长5~10cm钢绞线,其余部分截去,用机械切割,严禁电弧烧割;最后用水泥净浆注满锚垫板及锚头各部分空隙,然后对锚头采用C30砼进行封锚;张拉时控制在设计预应力值的0.1/min;卸荷速率控制在设计预应力值的0.2/min;张拉到位后锁定;锚索在张拉锁定后即进行张拉段灌浆;灌浆压力不小于1.0MPa;锚索在张拉锁定,并完成封孔灌浆后,钢绞线和工作锚进行清洗,将锚索外露钢绞线预留5cm长度,其余采用手持砂轮切割机切去,留≥10cm以防滑脱;锚索框架梁施工完成后,形成整体受力结构,边坡变形检测合格后,垫座混凝土凿毛处理,再切割锚具外超长部分钢绞线,最后用C30砼封锚保护锚头;预应力锚索应设置测力计,测力计设置数量不少于该工点锚索孔数的5%,每工点不少于2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洞口明洞加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抗滑桩施工方法包括:
(1)抗滑桩桩孔开挖分二步依次进行开挖;当井口土石方开挖1.6-1.7米后,根据设计的锁口尺寸在原地面下挖10cm;然后进行护壁和锁口钢筋的制作并及时进行模板安装,在井口模板的支护过程中用全站仪对其位置及桩口进行校核;井口浇注完毕后,将桩心十字轴线及标高投测到锁口护壁砼上;同时要在井口四周挖好排水沟,设置地表截、排水及防渗设施;雨季施工期间,应搭设雨棚;备好井下排水、通风、照明设备;采用井字双排脚架配合固定卷扬机提升装置,待井口混凝土强度达到70%后,进行提升设施及脚手架的安装;
(2)挖孔过程先挖桩芯部位,后挖四周护壁部位,挖孔护壁采用C25钢筋砼结构,每掘进1.0米,若遇软弱层易塌方部位可根据模板规格减短进尺,进行护壁处理,施工护壁包括:首先按照设计要求安设护壁钢筋,经检查验收后安装护壁模板,然后根据桩孔中心点校正模板,保证护壁厚度、桩孔尺寸和垂直度,然后浇注护壁砼,上下护壁间应搭接50mm,且用小型振动棒进行振捣以保证护壁砼的密实度,浇筑护壁砼要四周同时均匀浇注;当砼达到一定强度后拆模,拆模后进行校正,对不合格部分进行修正,直至合格;依次循环类推进行挖孔施工;护壁混凝土的灌注,上下节连成整体;钢筋混凝土护壁应当连续设置,护壁钢筋应当连续,下送混凝土时做到对称和四周均匀捣固;施工中,随时检查护壁受力情况;
(3)桩体钢筋笼的制作安装,对端部不直的钢筋要预先调直或用无齿锯切割,端面切口应与轴线垂直;加工的钢筋直螺纹丝头的牙形、螺距与连接套的牙形、螺距一致,丝头一端戴上保护帽,另一端拧紧连接套;将已拧套筒的上层钢筋拧到被连接的钢筋上,而后转动连接钢筋或反拧套筒到预定位置,最后用扭力扳手按规定的扭矩值把接头拧紧,锁定连接套筒;钢筋吊装与安装采用井上加工、井内安装的形式进行施工,在井内安装钢筋笼时每隔2米的高度在护壁砼上预埋一定数量的钢筋插筋,与钢筋笼进行连接固定;待钢筋笼安装完成之后进行声测管的安装,每根抗滑桩安装4根声测管,声测管安装在抗滑桩长边侧,距中轴线1m长;
(4)当钢筋验收合格后,进行桩芯砼浇注;采用自拌砼浇注桩芯,通过汽车泵送砼至现场;串筒下料,砼还未下料前,对孔底水再次处理,将积水装入吊桶,并在不关闭电源情况下,将潜水泵提出到井面,每桩内准备好一包干水泥迅速撒在孔底扫匀,此时等候在井面砼下料;桩内砼应使用插入式振动器分层振捣,除孔底800mm为第一振捣层外,其它均以500mm为一振捣高度层,边灌注边分层振捣密实,直至桩顶;当砼桩浇至设计桩顶标高时,根据浮浆厚度确定砼浇注后标高;当砼表面无浮浆时,砼灌注最终标高为设计桩顶标高加100,当砼表面有浮浆时,应扣除浮浆厚度,桩顶砼在初凝前抹压平整,表面如有浮浆层要凿除以保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青华梁映锋朱清利邹杨朱朋刚米仕鹏吕增寅王维军熊捃翔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十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