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型水浴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86193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型水浴锅,属于加热设备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锅体,锅体外侧连接有控制箱,锅体内设有U型加热管,锅体上设有循环装置,循环装置包括循环管和循环泵,循环管的一端与锅体的底部连通,另一端与锅体的顶部连通,循环泵与循环管固定连接,达到增加锅体内水的流动性,使锅体内各处的水温相等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型水浴锅
本技术涉及加热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效型水浴锅。
技术介绍
水浴锅主要用于实验室中蒸馏,干燥,浓缩,及温渍化学药品或生物制品,也可用于恒温加热和其它温度试验,是生物、遗传、病毒、水产、环保、医药、卫生、化验室、分析室、教育科研的必备工具。现有的可参考公布号为CN107362845A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水浴锅,包含水浴锅体和锅盖,所述水浴锅体侧边设置有电机箱,电机箱上设置有显示器和电源开关,水浴锅体的顶部中间设置有锅盖,锅盖上设有把手,水浴锅体内侧底部设置有U型加热管。使用时接通电源,U型加热管对水浴锅体内的水进行加热,水的温度上升后即可将热量传递至需要加热的物质,从而对所需的物质进行加热。但是,该U型加热管设在锅体的底部,而锅体内的水处于静止状态,热量交换缓慢,使锅体底部的水温和锅体顶部的水温存在温差,导致锅体内各处的水温差别较大,从而对实验结果产生不良影响,导致实验数据不准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型水浴锅,达到增加锅体内水的流动性,使锅体内各处的水温相等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高效型水浴锅,包括锅体,锅体外侧连接有控制箱,锅体内设有U型加热管,锅体上设有循环装置,循环装置包括循环管和循环泵,循环管的一端与锅体的底部连通,另一端与锅体的顶部连通,循环泵与循环管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U型加热管对锅体内的水进行加热时,循环泵将锅体底部的水从循环管的底部输入至循环管内,再经循环管的顶端输出。循环管的顶端与锅体的顶端连通,即将锅体底部的水输入到锅体顶部,增加锅体内的水的流动性,便于锅体内底部的水和顶部的水进行热量就交换,促使锅体内不同位置处的水能够快速趋于相等,从而避免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度。本实用进一步设置为,循环管的底端可拆卸连接有过滤网。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网能够防止锅体内的杂质进入循环管内,从而避免杂质对循环泵产生影响,以保证循环泵的正常运行,从而增加锅体内水的流动性,促进热量交换,增加锅体内水的稳定的均衡性。过滤网与循环管可拆卸连接,便于取下过滤网对其进行清理。本实用进一步设置为,过滤网上固定连接有固定环,固定环套设在循环管上与循环管螺纹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环与循环管螺纹连接,固定环与过滤网固定连接,从而将过滤网与循环管固定连接,以过滤锅体内的杂质,避免杂质进入循环管内。固定环和循环管螺纹连接,操作简单、连接稳定,且便于实现,能够降低加工成本。本实用进一步设置为,循环管的底端连通有排水管,排水管上固定连接有开关阀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更换锅体内的水时,打开开关阀门,锅体内的水从排水管排出,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本实用进一步设置为,锅体的外侧设有透明材质的连通管,连通管的底端与锅体底部连通,顶端高于锅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透明材质的连通管便于观察锅体内水位的高度,以便于及时向锅体内补加水,避免锅体内的水位低于U型加热管,从而避免损坏U型加热管,提高使用的安全性。本实用进一步设置为,连通管内设有指示浮球。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指示浮球漂浮在连通管内的水位的顶端,更加便于观察,即使操作人员不在锅体的附近,也能够快速了解连通管内的水位,进而得知锅体内的水位,便于及时向锅体内补充水,避免U型加热管处于干烧状态,提高使用安全性。本实用进一步设置为,锅体内设有液位传感器,液位传感器耦接有控制器,控制器耦接有报警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锅体内的水位低于液位传感器的最低水位时,液位传感器向控制器输出信号,控制器接收信号后并向报警器输出信号,使报警器发出警报信号,以提醒操作人员及时向锅体内补充水,避免U加热器处于干烧状态,提高使用的安全性。本实用进一步设置为,锅体的外壁上粘接有保温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温层对锅体内的水进行保温,降低水向锅体外侧散发热量,提高对锅体内水的加热速度,减少能源的浪费;同时,设置保温层对现场操作人员具有保护作用,避免锅体外壁烫伤现场操作人员。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设置循环装置,通过循环管和循环泵将锅体内底部的水和顶部的水进行交换,从而增加锅体内各处水的热量交换速度,进而快速使锅体内各处的水温相等,节约能源,同时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度;2、过滤网对锅体内的水进行过滤,降低杂质进入循环管内,从而避免杂质损坏循环泵,提高循环泵的使用寿命;3、设置连通管和浮球,便于操作人员观察连通管内的水位,以掌握锅体内水位的高度,从而能够及时向锅体内补充水。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旨在显示固定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旨在显示过滤网和插入口的局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锅体;11、U型加热管;12、连通管;121、指示浮球;13、液位传感器;14、控制器;15、报警器;16、保温层;17、插入口;2、循环装置;21、循环管;211、循环硬管;212、循环软管;22、循环泵;3、过滤网;31、固定环;4、排水管;41、开关阀门;5、固定装置;51、固定框;52、压紧片;6、控制箱;7、移动组件;71、导向杆;711、限位块;712、提升把手;72、驱动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高效型水浴锅,如图1所示,包括锅体1,锅体1外侧连接有控制箱6,锅体1内设有U型加热管11,锅体1的外侧设有循环装置2,循环装置2包括循环管21和循环泵22,循环管21的一端与锅体1底端连通,另一端与锅体1顶端连通,循环泵22与循环管21固定连接。对锅体1内的水进行加热时,循环泵22将锅体1底部的水通过循环管21输送至锅体1的顶部,使锅体1内底部的水与顶部的水进行热量交换,增加加热效率,进而能够使锅体1内各处的水温相同。如图1所示,锅体1呈顶部开口的立方体箱状结构,锅体1的外壁上粘接有保温层16,保温层16是有酚醛泡沫材料制成的。锅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液位传感器13,液位传感器13耦接有控制器14,控制器14耦接有报警器15,控制器14和报警器15均与锅体1的外壁固定连接。如图1所示,锅体1的外侧设有透明材质的连通管12,连通管12竖直设置,连通管12的底端向靠近锅体1的方向弯折并与锅体1的底部连通,连通管12的顶端呈开口状,且高于锅体1的顶端。结合图2,连通管12内设有红色的指示浮球121,指示浮球121的直径小于连通管12的直径。指示浮球121漂浮在水位的顶面,便于操作人员观察水位。如图1所示,循环管21包括循环硬管211和循环软管212,循环硬管211的一端与锅体1的底端连通,另一端与循环软管212连通,循环泵22与循环硬管211固定连接。循环硬管211连通有排水管4,排水管4位于循环泵22与锅体1之间,排水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型水浴锅,包括锅体(1),锅体(1)外侧连接有控制箱(6),锅体(1)内设有U型加热管(11),其特征在于:锅体(1)上设有循环装置(2),循环装置(2)包括循环管(21)和循环泵(22),循环管(21)的一端与锅体(1)的底部连通,另一端与锅体(1)的顶部连通,循环泵(22)与循环管(21)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型水浴锅,包括锅体(1),锅体(1)外侧连接有控制箱(6),锅体(1)内设有U型加热管(11),其特征在于:锅体(1)上设有循环装置(2),循环装置(2)包括循环管(21)和循环泵(22),循环管(21)的一端与锅体(1)的底部连通,另一端与锅体(1)的顶部连通,循环泵(22)与循环管(21)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型水浴锅,其特征在于:循环管(21)的底端可拆卸连接有过滤网(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型水浴锅,其特征在于:过滤网(3)上固定连接有固定环(31),固定环(31)套设在循环管(21)上与循环管(21)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型水浴锅,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丹丹王苗刘晨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黎明检测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