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锡冶炼烟尘高效除尘净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384510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锡冶炼烟尘高效除尘净化系统,其包括温度调节系统、除尘净化装置、反吹装置,其中温度调节系统包括热交换器、温度调节装置、混风装置,温度调节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2个气动蝶阀,热交换器通过管道Ⅰ与除尘净化装置连通,热交换器通过管道Ⅱ依次与混风装置、除尘净化装置连通,2个气动蝶阀分别设置在管道Ⅰ、管道Ⅱ上,温度传感器设置在热交换器出口上,反吹装置设置在除尘净化装置上并与其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除尘过程中温度过高导致的除尘净化装置变形及损坏问题,延长功能板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除尘效果更高及有净化尾气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锡冶炼烟尘高效除尘净化系统
本技术涉及工业尾气除尘
,具体涉及一种锡冶炼烟尘高效除尘净化系统。
技术介绍
锡的元素符号为Sn,全球锡探明储量共约480万吨。中国拥有150万吨,储量基础350万吨,总保有储量407万吨,云南保有储量128.00万吨,位于第二,占全国总保有储量的31.4%。锡可以用作食品和饮料的容器、各种包装材料、家庭用具和干电池外壳等,锡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原子能工业、制造业及化学制品等方面,锡在冶金工业中主要用于生产镀锡板和各种合金,镀锡板是锡的主要消费领域,约占锡的消费量的40%左右。目前锡精炼通常采用火法冶金、湿法冶金和电解冶金等方法,火法冶金是生产金属材料的重要方法,及其提取金属的成本较低。火法冶炼锡过程中产生的硫、砷、锑、铅、铁等,SO2、CO、AsH3、H2S等有毒有害气体以及大量的粉尘,由于一线工人长期吸入较高浓度粉尘可引起肺部弥漫性、进行性纤维化、尘肺等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危害性较大的职业病,为达到环保要求,改善车间的工作环境,目前应用的除尘技术主要包括生物纳膜抑尘技术、云雾抑尘技术、湿式收尘技术、惯性除尘器、布袋除尘器、静电除尘器等。文献报道有关锡加工过程的除尘技术:一种封闭式锡尘输送回收装置(CN203753912U),创新点在于整个系统采用全封闭结构,防治粉尘四处飞扬,但死角会积累粉尘,需要人工清理,需要购买大量的设备,占地面积大,资金投入大。一种锡冶炼废气除尘装置(CN207401276U),创新点在于采用机械振达的方式防止除尘器滤袋堵塞,但布袋易坏、易粘结、除尘系统中毛刷需要人工更换等。炼锡炉烟气的预处理及捕集(严寿康著),除尘技术有电收尘器捕集,必须对锡冶炼烟气进行喷雾降温增湿,以改善烟气导电性能的预处理,才能使电收尘器工作正常和较高的收尘效率。锡精炼烟气收尘系统技术改造(欧阳春等著),按各扬尘点分工序设置收尘系统,主要有氧化锅、离心机、脱杂锅、合锡锅、机械结晶机5套收尘系统,但此系统每套收尘系统中均有布袋收尘器,具有烟道系统复杂、布袋易坏等缺点。现有的除尘器无法高效捕集铅尘、砷尘等粉尘粒径较小的烟气颗粒。
技术实现思路
火法冶炼锡工艺产生的烟气具有温度高、含湿量低、烟尘含锡高、颗粒细等特点,针对火法冶炼锡工艺过程所产生的工业烟尘的净化处理,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锡冶炼烟尘高效除尘净化系统。锡冶炼过程中烟气总气量为25000m3/h,粉尘主要成分为(WT%):(1)锡冶炼还原熔炼过程,含有:Sn(8.18%),SiO2(15.49%),S(1.5%),FeO(15.49%),As(0.75%),Al2O3(8.71%),CaO(2.77%),MgO(0.38%),Pb(3.21%),Zn(3.11%)等;(2)炼渣炉烟化过程,含有:Sn(5.68%),SiO2(20.53~24.88%),FeO(18.9~25.58%),As(0.55%),Al2O3(9.38~10.56%),CaO(1.39%),MgO(0.29%),Pb(0.68%),Zn(1.25~4.63%)等;(3)精炼过程,含有:SnO2(13.7%),Sn(10.72%)等;(4)作业环境,含有77.22%~85.95%、小于5um的尘粒的降尘和沉积尘。过程(1)、(2)、(3)含有粒度大、化学成分与原固体物质相同的粉尘,过程(4)含有粒度小、化学成分与原固体物质不同的粉尘。本技术锡冶炼烟尘高效除尘净化系统包括温度调节系统、除尘净化装置、反吹装置,其中温度调节系统包括热交换器、温度调节装置、混风装置,温度调节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2个气动蝶阀,热交换器通过管道Ⅰ与除尘净化装置连通,热交换器通过管道Ⅱ依次与混风装置、除尘净化装置连通,2个气动蝶阀分别设置在管道Ⅰ、管道Ⅱ上,温度传感器设置在热交换器出口上,反吹装置设置在除尘净化装置上并与其连通。所述除尘净化装置包括支架、压缩空气储存罐、脉冲电磁阀、壳体,壳体固定在支架上,中空的壳体内由多孔花板分割为上下腔室,上腔室为气体室,下腔体由隔板分割为左右腔室,左腔室为净化室,净化室内横向平行设置有多个净化板,净化室内设置有紫外灯,紫外灯与电源连接;右腔室为除尘室,除尘室内竖向平行设置有多个功能板;壳体底部设置有灰斗,壳体底部一侧开有进气口,进气口与分别与管道Ⅰ、管道Ⅱ连通,壳体底部另一侧开有出气口,出气口与风机连通,风机与烟囱连接。所述反吹装置包括压缩空气储存罐、脉冲电磁阀、管道Ⅲ,压缩空气储存罐设置在气体室外侧,压缩空气储存罐通过一根以上的管道Ⅲ连通至气体室内,管道Ⅲ上设置有脉冲电磁阀,管道Ⅲ在气体室中的出气端通过支管连通至功能板上方。所述功能板以开有孔径为1~2μm孔的波浪形板,对于1μm以上及以上的粉尘,捕集效率高达99.999%。所述净化板为带有纳米级二氧化钛涂层的带孔板,在紫外光的作用下,净化板的二氧化钛涂层产生强烈催化降解功能,能有效地降解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包括甲醛、苯、氨气、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能有效杀灭多种细菌,并能将细菌或真菌释放出的毒素分解及无害化处理,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所述壳体为带有检修门的中空矩形箱体,具有易开启,易检修,密闭性好等特点。所述管道Ⅲ在气体室中的出气端通过支管与气刀连通,气刀设置在功能板上方,强劲高速的气流以吹除灰尘、吹干水渍和降温冷却,防止粉尘堵塞功能板。本技术系统还包括PLC控制器,PLC控制器分别与2个气动蝶阀、脉冲电磁阀、电源、风机连接,PLC控制器为常规市售产品,按常规方式控制控制气动蝶阀、脉冲电磁阀、电源、风机的开闭。本装置使用时,将热交换器连接至火法冶炼锡工艺的工业烟尘出口处,待处理烟气通过热交换器进行热量交换,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热交换器出口的烟气温度低于70℃时,调节热交换器水流流速,提高烟气温度;当烟气温度高于105℃时,通过PLC控制器或直接开启管道Ⅱ上的气动蝶阀,烟气进入混风装置通过混风进行降温,降低烟气温度;温度合适的烟气进入除尘净化装置的除尘室中,在功能板的作用下,微小烟尘附着在功能板上,除尘后气体通过多孔花板进入气体室中,然后在风机的作用下进入净化室,在紫外灯的作用下,带有二氧化钛涂层的净化板降解气体中有毒有害成分,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净化后气体通过风机、烟囱排出;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采用反吹装置对功能板进行除尘、吹干水渍和降温冷却,防止粉尘堵塞功能板。本技术装置阻力低、除尘效果高,设备简单、操作简便,维修成本低,使用寿命长,去除与回收的锡冶炼过程中粉尘除尘效率达到99%,锡冶炼车间或生产设施排气口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达到最新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SO2(400mg/m3),NOX(200mg/m3),颗粒物(30mg/m3),氟化物(3mg/m3),锡及其化合物(4mg/m3),锑及其化合物(1mg/m3),汞及其化合物(0.01mg/m3),镉及其化合物(0.05mg/m3),铅及其化合物(2mg/m3),砷及其化合物(0.5mg/m3)。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锡冶炼烟尘高效除尘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温度调节系统、除尘净化装置(4)、反吹装置,其中温度调节系统包括热交换器(1)、温度调节装置(2)、混风装置(3),温度调节装置(2)包括温度传感器(5)、2个气动蝶阀(6),热交换器(1)通过管道Ⅰ与除尘净化装置(4)连通,热交换器(1)通过管道Ⅱ依次与混风装置(3)、除尘净化装置(4)连通,2个气动蝶阀(6)分别设置在管道Ⅰ、管道Ⅱ上,温度传感器(5)设置在热交换器(1)出口上,反吹装置设置在除尘净化装置上并与其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锡冶炼烟尘高效除尘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温度调节系统、除尘净化装置(4)、反吹装置,其中温度调节系统包括热交换器(1)、温度调节装置(2)、混风装置(3),温度调节装置(2)包括温度传感器(5)、2个气动蝶阀(6),热交换器(1)通过管道Ⅰ与除尘净化装置(4)连通,热交换器(1)通过管道Ⅱ依次与混风装置(3)、除尘净化装置(4)连通,2个气动蝶阀(6)分别设置在管道Ⅰ、管道Ⅱ上,温度传感器(5)设置在热交换器(1)出口上,反吹装置设置在除尘净化装置上并与其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锡冶炼烟尘高效除尘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除尘净化装置(4)包括支架(8)、壳体(11)、净化板(15)、功能板(16),壳体(11)固定在支架上,中空的壳体(11)内由多孔花板(12)分割为上下腔室,上腔室为气体室(17),下腔体由隔板分割为左右腔室,左腔室为净化室(13),净化室(13)内横向平行设置有多个净化板(15),净化室内设置有紫外灯,紫外灯与电源连接;右腔室为除尘室(14),除尘室(14)内竖向平行设置有多个功能板(16);壳体(11)底部设置有灰斗(19),壳体底部一侧开有进气口(20),进气口与分别与管道Ⅰ、管道Ⅱ连通,壳体底部另一侧开有出气口(21),出气口与风机(22)连通,风机(22)与烟囱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郜华萍万欣丁蕾蕾郜烨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