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玉米黄色素提取的复合酶制剂及提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384389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玉米黄色素提取的复合酶制剂及提取方法,该复合酶制剂包括按质量百分比计的如下组分:纤维素酶1~5%、β‑甘露聚糖酶5~10%、木聚糖酶2~8%、蛋白酶10~20%、脂肪酶2~8%、α‑淀粉酶10~20%、葡糖淀粉酶5~10%、果胶酶1~5%、葡萄糖苷酶1~5%,余量为水。该发明专利技术发明专利技术工艺简单,操作方便,采用生物酶法对玉米蛋白粉进行酶解预处理,降解与玉米黄色素相连的多糖、蛋白、果胶的等大分子物质,同时水解蛋白的网络结构,使玉米黄色素游离度增加,更易于提取,并且在酶解处理后采用两种不同浓度的乙醇溶液分离玉米黄色素和玉米醇溶蛋白,获得纯度高的玉米黄色素,且玉米黄色素提取率可高达7.39%。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玉米黄色素提取的复合酶制剂及提取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天然色素提取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玉米黄色素提取的复合酶制剂及提取方法。
技术介绍
玉米黄色素是一种天然食用色素,属于异戊二烯类色素,是β~胡萝卜素、隐黄素、叶黄素和玉米黄素等的类胡萝卜素混合物,主要是从玉米蛋白粉中采用溶剂法提取。玉米蛋白粉是玉米淀粉湿磨加工的副产物,是玉米除去淀粉、胚芽、外皮后剩下的产品。玉米蛋白粉含有大量的蛋白质(约50%~60%)和天然色素、少量的淀粉(约15~20%)和纤维素(约0.5%~2.5%)等其他杂质,其中蛋白质主要为:玉米醇溶蛋白(68%)、谷蛋白(22%)、球蛋白(1.2%)和少量白蛋白。玉米蛋白粉通常作为饲料原料,添加到饲料中,部分替代豆粕,同时其中的玉米黄色素对肉蛋具有着色作用。但是在玉米蛋白粉中,玉米黄色素通常与糖形成糖苷连接物,与脂肪形成酯连接,与蛋白质结合成类胡萝卜素-蛋白质的状态存在;同时蛋白质形成的网络结构包裹者玉米黄色素,大部分的玉米黄色素并不能被充分利用,因此玉米黄色素的提取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r>在常规的提取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玉米黄色素提取的复合酶制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按质量百分比计的如下组分:纤维素酶1~5%、β-甘露聚糖酶5~10%、木聚糖酶2~8%、蛋白酶10~20%、脂肪酶2~8%、α-淀粉酶10~20%、葡糖淀粉酶5~10%、果胶酶1~5%、葡萄糖苷酶1~5%,余量为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玉米黄色素提取的复合酶制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按质量百分比计的如下组分:纤维素酶1~5%、β-甘露聚糖酶5~10%、木聚糖酶2~8%、蛋白酶10~20%、脂肪酶2~8%、α-淀粉酶10~20%、葡糖淀粉酶5~10%、果胶酶1~5%、葡萄糖苷酶1~5%,余量为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玉米黄色素提取的复合酶制剂,其特征在于,各单酶的酶活如下:纤维素酶5000~25000U/mL,β-甘露聚糖酶10000~80000U/mL,木聚糖酶50000~250000U/mL,蛋白酶50000~2000000U/mL,脂肪酶5000~30000U/mL,α-淀粉酶10000~50000U/mL,葡糖淀粉酶3000~10000U/mL,果胶酶10000~50000U/mL,葡萄糖甘酶1000~5000U/mL。


3.一种玉米黄色素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玉米蛋白粉粉碎至60~100目,按料液比为1:5~10加水浸泡,用稀盐酸调节pH,加入0.1~10%的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营付大波詹志春周樱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新华扬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