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离原油沥青质次组分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383954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石油化工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分离原油沥青质次组分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逐步增加沉淀剂的比例,诱导沥青质次组分根据稳定性的不同从原油或沥青中逐步分离出来。相对于传统的先沉淀出来沥青质再分离沥青质次组分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更接近真实地质情况,不存在沥青质先沉淀再溶解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复杂的沥青质分子絮凝、吸附、沉淀、再溶解和解吸的过程,能更贴切地模拟真实的原油沥青质次序沉淀过程。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能够模拟原油中不稳定沥青质次组分在地下逐步散失的过程,为石油生产中的沥青质危害问题和油气地球化学研究中的元素、同位素、特征化合物等变化研究提供帮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离原油沥青质次组分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油化工
,尤其涉及一种分离原油沥青质次组分的方法。
技术介绍
在成分、温度、压力等条件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或者在地质色层效应的作用下,原油中的沥青质可能会变得不稳定而沉淀出来,沥青质内部组分具有不同的稳定性,因此沥青质的沉淀是随着条件改变而次序发生的,越不稳定的部分越先沉淀出来。石油中的杂原子(包括N、S、O、金属等)有相当一部分存在于沥青质中,其中Ni和V等金属对了解烃源岩沉积环境、放射性元素体系(如U-Pb、Rb-Sr、Sm-Nd、Re-Os)对原油放射性同位素定年等具有重要意义。沥青质包裹体中也可能含有未被后期改造过程破坏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因此,了解原油中沥青质的次序沉淀具有重要地质意义。现阶段一般通过先加过量正构烷烃的方法把沥青质从原油中一次性沉淀出来,再进行沥青质次组分的细分。沥青质从原油沉淀的时候发生的絮凝、聚沉过程可能改变沥青质分子或聚合体的性质,同时沥青质溶解后再次沉淀时周围分子环境与在原油中明显不同。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分离原油沥青质次组分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通过改变沉淀剂和溶剂比例的方式,诱导沥青质次组分根据稳定性的不同从原油或沥青中逐步分离出来,能更贴切地模拟真实的原油沥青质次序沉淀过程。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分离原油沥青质次组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原油沥青质沉淀点;所述原油沥青质沉淀点为使原油出现沉淀的最低沉淀剂和溶剂的体积比;(2)将原油溶解于溶剂中,按照步骤(1)中确定的体积比加入沉淀剂,得到沉淀体系;(3)将所述沉淀体系进行振荡处理,得到振荡液;(4)将所述振荡液进行固液分离,收集沉淀;所述沉淀为沥青质次组分;(5)向步骤(4)固液分离所得溶液中加入沉淀剂,使沉淀剂占沉淀剂和溶剂总体积的百分比提升2~5%;(6)重复步骤(3)~(5),直至沉淀剂和溶剂的体积比达到95:5~99:1,分别收集最后一步固液分离所得沉淀和溶液;(7)将步骤(6)收集的溶液蒸干,收集剩余原油组分;(8)向所述剩余原油组分中加入沉淀剂,重复步骤(3)~(4)和步骤(7)。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确定原油沥青质沉淀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原油溶解于溶剂中,按照沉淀剂和溶剂的体积比为20:80~30:70的比例向溶液中加入沉淀剂,得到沉淀体系;(b)将所述沉淀体系振荡处理后进行固液分离,观察是否有沉淀产生,若无沉淀产生,则将沉淀剂的体积分数增加30%,再次进行振荡处理和固液分离;(c)重复步骤(b),直至出现沉淀,将出现沉淀时的沉淀剂和溶剂的体积比记为体积比A,将出现沉淀前一次的沉淀剂和溶剂的体积比记为体积比B;(d)将原油溶解于溶剂中,按照比体积比B中沉淀剂的百分比多5%的比例加入沉淀剂,得到沉淀体系;(e)将所述沉淀体系振荡处理后固液分离,观察是否有沉淀产生,若无沉淀产生,则将沉淀剂的体积分数增加5%,再次进行振荡处理和固液分离;(f)重复步骤(e),直至出现沉淀,出现沉淀时的沉淀剂和溶剂的体积比为原油沥青质沉淀点。优选的,所述溶剂包括二氯甲烷、甲苯、苯和氯仿中任意一种。优选的,所述沉淀剂包括正庚烷、正戊烷、正己烷和丙酮中的任意一种。优选的,所述步骤(3)、步骤(b)和步骤(e)中振荡处理的时间独立地为8~48h。优选的,所述步骤(4)、步骤(b)和步骤(e)中固液分离的方法独立地为离心分离或过滤。优选的,所述离心分离的转速≥3500转/分钟,离心力≥1000g。优选的,所述离心分离的时间为10min以上。优选的,所述过滤用滤膜孔径为0.45μm。优选的,当所述沉淀剂为正庚烷,溶剂为甲苯时,所述原油沥青质沉淀点处沉淀剂和溶剂的体积比在50:50到80:20之间。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分离原油沥青质次组分的方法,本专利技术将原油溶于溶剂中,再添加沉淀剂,通过振荡和固液分离分离沥青质次组分,本专利技术首先确定原油沥青质沉淀点处沉淀剂和溶剂的体积比,然后逐步增加沉淀剂的比例,诱导沥青质次组分根据稳定性的不同从原油或沥青中逐步分离出来。相对于传统的先沉淀出来沥青质再分离沥青质次组分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更接近真实地质情况,不存在沥青质先沉淀再溶解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复杂的沥青质分子絮凝、吸附、沉淀、再溶解和解吸的过程,能更贴切地模拟真实的原油沥青质次序沉淀过程。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能够模拟原油中不稳定沥青质次组分在地下逐步散失的过程,为石油生产中的沥青质危害问题和油气地球化学研究中的元素、同位素、特征化合物等变化研究提供帮助。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分离原油沥青质次组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原油沥青质沉淀点;所述原油沥青质沉淀点为使原油出现沉淀的最低沉淀剂和溶剂的体积比;(2)将原油溶解于溶剂中,按照步骤(1)中确定的体积比加入沉淀剂,得到沉淀体系;(3)将所述沉淀体系进行振荡处理,得到振荡液;(4)将所述振荡液进行固液分离,收集沉淀;所述沉淀为沥青质次组分;(5)向步骤(4)分离所得溶液中加入沉淀剂,使沉淀剂占沉淀剂和溶剂总体积的百分比提升2~5%;(6)重复步骤(3)~(5),直至沉淀剂和溶剂的体积比达到95:5~99:1,分别收集最后一步固液分离所得沉淀和溶液;(7)将步骤(6)收集的溶液蒸干,收集剩余原油组分;(8)向所述剩余原油组分中加入沉淀剂,重复步骤(3)~(4)和步骤(7)。本专利技术首先确定原油沥青质沉淀点。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沉淀点为使原油沥青质出现沉淀的最低沉淀剂和溶剂的体积比;所述确定沥青质沉淀点的方法优选包括以下步骤:(a)将原油溶解于溶剂中,按照沉淀剂和溶剂的体积比为20:80~30:70的比例向溶液中加入沉淀剂,得到沉淀体系;(b)将所述沉淀体系振荡处理后进行固液分离,观察是否有沉淀产生,若无沉淀产生,则将沉淀剂的体积分数增加30%,再次进行振荡处理和固液分离;(c)重复步骤(b),直至出现沉淀,将出现沉淀时的沉淀剂和溶剂的体积比记为体积比A,将出现沉淀前一次的沉淀剂和溶剂的体积比记为体积比B;(d)将原油溶解于溶剂中,按照比体积比B中沉淀剂的百分含量多5%的比例加入沉淀剂,得到沉淀体系;(e)将所得沉淀体系振荡处理后固液分离,观察是否有沉淀产生,若无沉淀产生,则将沉淀剂的体积分数增加5%,再次进行振荡处理和固液分离;(f)重复步骤(e),直至出现沉淀,出现沉淀时的沉淀剂和溶剂的体积比为原油沥青质沉淀点。本专利技术首先将原油溶解溶剂中,按照沉淀剂和溶剂的体积比为20:80~30:70的比例向溶液中加入沉淀剂,得到沉淀体系。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溶剂优选包括二氯甲烷、甲苯、苯和氯仿中任意一种,更优选为甲苯;所述沉淀剂优选包括正庚烷、正戊烷、正己烷和丙酮中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离原油沥青质次组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确定原油沥青质沉淀点;所述原油沥青质沉淀点为使原油出现沉淀的最低沉淀剂和溶剂的体积比;/n(2)将原油溶解于溶剂中,按照步骤(1)中确定的体积比加入沉淀剂,得到沉淀体系;/n(3)将所述沉淀体系进行振荡处理,得到振荡液;/n(4)将所述振荡液进行固液分离,收集沉淀;所述沉淀为沥青质次组分;/n(5)向步骤(4)固液分离所得溶液中加入沉淀剂,使沉淀剂占沉淀剂和溶剂总体积的百分比提升2~5%;/n(6)重复步骤(3)~(5),直至沉淀剂和溶剂的体积比达到95:5~99:1,分别收集最后一步固液分离所得沉淀和溶液;/n(7)将步骤(6)收集的溶液蒸干,收集剩余原油组分;/n(8)向所述剩余原油组分中加入沉淀剂,重复步骤(3)~(4)和步骤(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离原油沥青质次组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确定原油沥青质沉淀点;所述原油沥青质沉淀点为使原油出现沉淀的最低沉淀剂和溶剂的体积比;
(2)将原油溶解于溶剂中,按照步骤(1)中确定的体积比加入沉淀剂,得到沉淀体系;
(3)将所述沉淀体系进行振荡处理,得到振荡液;
(4)将所述振荡液进行固液分离,收集沉淀;所述沉淀为沥青质次组分;
(5)向步骤(4)固液分离所得溶液中加入沉淀剂,使沉淀剂占沉淀剂和溶剂总体积的百分比提升2~5%;
(6)重复步骤(3)~(5),直至沉淀剂和溶剂的体积比达到95:5~99:1,分别收集最后一步固液分离所得沉淀和溶液;
(7)将步骤(6)收集的溶液蒸干,收集剩余原油组分;
(8)向所述剩余原油组分中加入沉淀剂,重复步骤(3)~(4)和步骤(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确定原油沥青质沉淀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原油溶解于溶剂中,按照沉淀剂和溶剂的体积比为20:80~30:70的比例向溶液中加入沉淀剂,得到沉淀体系;
(b)将所述沉淀体系振荡处理后进行固液分离,观察是否有沉淀产生,若无沉淀产生,则将沉淀剂的体积分数增加30%,再次进行振荡处理和固液分离;
(c)重复步骤(b),直至出现沉淀,将出现沉淀时的沉淀剂和溶剂的体积比记为体积比A,将出现沉淀前一次的沉淀剂和溶剂的体积比记为体积比B;
(d)将原油溶解于溶剂中,按照比体积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俊杰李杰赛彦明卢远琪何叶芝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