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积木玩具的行走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8364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积木玩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积木玩具的行走机构,包括轮轴以及安装在轮轴两端的两个轮子,所述轮轴两端设置轮轴安装件;所述轮子安装在轮轴安装件上并可以绕着轮轴安装件转动;所述轮轴的两端设置制动孔;每个轮子的外侧配设端盖,该端盖的中部设置可以配合插入制动孔的制动头;所述轮子的外端面设置与插卡件配合的插合槽,插卡件插入插合槽后将轮轴和轮子固定在一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轮子活动安装在轮轴两端,即轮子可以进行独立转动,此时该轮子作为从动轮;另外在轮子的外端加装可拆卸的端盖,使用端盖将轮轴和轮子固定连接在一起,从而使轮子与轮轴同步转动,因此可以使该行走机构具有两种行走方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积木玩具的行走机构
本技术属于积木玩具
,具体为一种用于积木玩具的行走机构。
技术介绍
积木玩具是一种同时具有提升动手能力、开发智力的儿童玩具,其深受喜爱。现有的积木多种多样,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可以得到不同的结构。对于车类积木,其一般都具有行走机构,一些其他类型的积木也可能会加装行走机构。目前的行走机构都为单一行走机构,儿童智能按照其特定的机构进行组装,不能进行自主选择组装方式以及行走方式。而实际上,具有自由度的玩具更能开发儿童智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两种行走方式、且使用者可以自由切换行走方式的行走机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积木玩具的行走机构,包括轮轴以及安装在轮轴两端的两个轮子,所述轮轴两端设置轮轴安装件;所述轮子安装在轮轴安装件上并可以绕着轮轴安装件转动;所述轮轴的两端裸露,并在两端设置制动孔;每个轮子的外侧配设端盖,该端盖的中部设置可以配合插入制动孔的制动头,并在端盖的边缘垂直设置指向轮子的端面的插卡件,该插卡件的端部为向一侧凸起的卡头;所述轮子的外端面设置与插卡件配合的插合槽,插卡件插入插合槽后将轮轴和轮子固定在一起,使轮子和轮轴同时转动。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轮子活动安装在轮轴两端,即轮子可以进行独立转动,此时该轮子作为从动轮,这是该行走机构的第一种行走方式;另外在轮子的外端加装可拆卸的端盖,该端盖中部设置与轮轴上的制动孔插合的制动头,外周设置与轮子上的插合槽插合的插卡件,因而使用端盖将轮轴和轮子固定连接在一起,从而使轮子与轮轴同步转动,这是该行走机构的第二种行走方式,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是否安装端盖。作为制动孔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制动孔设置在与轮轴同轴的位置,且制动孔的径向截面为非圆形,所述制动头的形状与制动孔的形状吻合。由于制动孔的不是圆孔,制动头也不是圆柱,所以在插入制动头后,轮轴不会与端盖发生相对转动,从而实现对轮轴与轮子的固定,由于制动孔设置在轮轴端面的中部,因此便于安装端盖。作为制动孔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制动孔设置在偏离轮轴的轴线的位置,所述制动头的形状与制动孔的形状吻合,由于制动头和制动孔偏离轮轴的轴线,而轮轴转动时必须绕着自身轴线转动,因此在制动头与制动孔卡合后,轮轴不会与端盖发生相对转动。优选地,所述在两个轮子之间的轮轴上安装齿轮,该齿轮用于配合驱动装置,从而使该行走机构成为主动行走机构并实现自动行走。优选地,所述轮轴包括三段,其中外侧的两段用于安装轮子,其相邻面的中部设置截面为非圆形的插接孔,中间段为齿轮轴,用于安装齿轮,且齿轮轴的截面为非圆形,其可以插入插接孔中,并通过摩擦力与外侧的两段固定在一起。通过将轮轴模块化设置,可以使轮轴本身具有拆分拼合的特性,从而使该行走机构具有拼装乐趣,且可以通过更换齿轮轴的长度来调整轮间距。优选地,所述轮轴安装件中部设置沿着轮轴轴向的轴孔,轮轴安插在轴孔中,且轮轴安装件通过摩擦力固定在轮轴上;轴安装件包括两个相同的拼插件,拼插件外侧为一个轮廓为环形的止挡板,止挡板的内侧设置环形台;在拼插件的内侧为呈矩形阵列的两个卡板和导向板,且卡板和导向板间隔设置;在导向板靠近止挡板的位置设置卡口,在卡板前段内侧设置凸起,且一个拼插件上的两个卡板卡在另一个拼插件的导向板的外侧,并与对应的卡口卡合;两个拼插件上的环形台形成安装轮子的支撑轴,使得轮子可以绕着环形台转动。基于轮轴安装件采用上述机构,优选轮子包括左右两个相互卡合的轮片,轮片的中部设置环形孔,且两个轮片上的环形孔活动套装在拼插件上的环形台上。这样的设置可以使轮该行走机构成为拼装玩具,需要手动拼装,在动手的过程中使儿童动脑思考行走机构的原理,可以像积木玩具一样起到开发智力的作用。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结构去掉端盖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端盖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中轮轴安装件的拆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中轮轴安装件的卡合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中轮子在拆分状态下与轮轴安装件的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中,轮子1、轮轴2、轮轴安装件3、齿轮4、齿轮轴5、端盖6、制动头7、插卡件8、卡头9、插合槽10、制动孔11、拼插件31、环形台32、轴孔33、卡板34、导向板35、卡口36、轮片101、环形孔102、内卡圆103、外卡圆104。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申请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图1-6为本技术提供一个实施例,一种用于积木玩具的行走机构。该行走机构包括轮轴2以及安装在轮轴2两端的两个轮子1,所述轮轴2两端设置轮轴安装件3;所述轮子1安装在轮轴安装件3上并可以绕着轮轴安装件3转动;所述轮轴2的两端裸露,并在两端设置制动孔11;每个轮子1的外侧配设端盖6,该端盖6的中部设置可以配合插入制动孔11的制动头7,并在端盖6的边缘垂直设置指向轮子1的端面的插卡件8,该插卡件8的端部为向一侧凸起的卡头9;所述轮子1的外端面设置与插卡件8配合的插合槽10,插卡件8插入插合槽10后将轮轴2和轮子1固定在一起,使轮子1和轮轴2同时转动。在该实施例中,轮子1活动安装在轮轴2两端,即轮子可以进行独立转动,此时该轮子作为从动轮,这是该行走机构的第一种行走方式;另外在轮子1的外端加装可拆卸的端盖6,该端盖6中部设置与轮轴2上的制动孔11插合的制动头7,外周设置与轮子1上的插合槽10插合的插卡件8,因而使用端盖6将轮轴2和轮子1固定连接在一起,从而使轮子1与轮轴2同步转动,这是该行走机构的第二种行走方式,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是否安装端盖。关于制动孔11与制动头7,要想通过制动孔11与制动头7插合来对轮轴2进行固定,可以有很实现方式,本实施例采用最简单的一种,即制动孔11采用与轮轴2同轴设置的方形孔,而制动头7采用与方形孔配合的方形柱。由于制动孔11的不是圆孔,制动头7也不是圆柱,所以在插入制动头7后,轮轴2不会与端盖6发生相对转动,从而实现对轮轴2与轮子1的固定,由于制动孔11设置在轮轴端面的中部,因此便于安装端盖。当该行走机构采用第二种行走方式时,可以通过加装驱动装置使轮子自动转动,从而使该机构作为整个玩具的主动轮。因此,在两个轮子1之间的轮轴2上安装齿轮4,该齿轮4用于配合驱动装置,从而使该行走机构成为主动行走机构并实现自动行走。由于该行走机构主要用于积木玩具,为了使该机构本身具有趣味性,同时起到开发智力的作用对机构内的部分部件采用模块化设计。具体地,所用轮轴2包括三段,其中外侧的两段用于安装轮子1,其相邻面的中部设置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积木玩具的行走机构,包括轮轴以及安装在轮轴两端的两个轮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轴两端设置轮轴安装件;所述轮子安装在轮轴安装件上并可以绕着轮轴安装件转动;所述轮轴的两端裸露,并在两端设置制动孔;每个轮子的外侧配设端盖,该端盖的中部设置可以配合插入制动孔的制动头,并在端盖的边缘垂直设置指向轮子的端面的插卡件,该插卡件的端部为向一侧凸起的卡头;所述轮子的外端面设置与插卡件配合的插合槽,插卡件插入插合槽后将轮轴和轮子固定在一起,使轮子和轮轴同时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积木玩具的行走机构,包括轮轴以及安装在轮轴两端的两个轮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轴两端设置轮轴安装件;所述轮子安装在轮轴安装件上并可以绕着轮轴安装件转动;所述轮轴的两端裸露,并在两端设置制动孔;每个轮子的外侧配设端盖,该端盖的中部设置可以配合插入制动孔的制动头,并在端盖的边缘垂直设置指向轮子的端面的插卡件,该插卡件的端部为向一侧凸起的卡头;所述轮子的外端面设置与插卡件配合的插合槽,插卡件插入插合槽后将轮轴和轮子固定在一起,使轮子和轮轴同时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积木玩具的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孔设置在与轮轴同轴的位置,且制动孔的径向截面为非圆形,所述制动头的形状与制动孔的形状吻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积木玩具的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孔设置在偏离轮轴的轴线的位置,所述制动头的形状与制动孔的形状吻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积木玩具的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在两个轮子之间的轮轴上安装齿轮,该齿轮用于配合驱动装置,从而使该行走机构成为主动行走机构并实现自动行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觉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