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急救援用破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8304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急救援用破拆装置,包括U型抵块和U型限位块,所述U型抵块上贯穿插接一号杆,所述U型限位块上贯穿插接有二号杆,所述U型限位块内部开凿有限位槽,所述U型限位块靠近一号杆一侧侧壁的顶端与底端均开凿有螺纹槽,所述U型限位块分别位于两个螺纹槽的顶端与底端均贯穿开凿有限位杆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U型限位块内限位槽、限位杆槽搭配U型限位杆的使用,对二号杆进行限位,通过两人U型抵块对一号杆的限位,搭配两个电机推杆的使用,可以轻松的将一号杆和二号杆之间的距离进行扩张,避免切割设备使用中产生的飞屑和热量对被困人员的二次伤害,安全性较高,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急救援用破拆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应急救援用破拆装置,属于救援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应急救援设备种类很多,作用于很多紧急的救援现场;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居民楼的阳台都安装有防护栏,且防护栏为镂空状,很多小朋友在家玩耍时,经常会将头伸进防护栏的两个栏杆之间,造成卡住,出不来的情况,只能拨打119,且消防队的校方人员通常都使用切割设备将卡柱的两个两根防护栏进行切割,在切割的过程中,会出现高温和切割飞屑,及其容易对被困人员的二次伤害,不具有很好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应急救援用破拆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应急救援用破拆装置,包括U型抵块和U型限位块,所述U型抵块上贯穿插接一号杆,所述U型限位块上贯穿插接有二号杆,所述U型限位块内部开凿有限位槽,所述U型限位块靠近一号杆一侧侧壁的顶端与底端均开凿有螺纹槽,所述U型限位块分别位于两个螺纹槽的顶端与底端均贯穿开凿有限位杆槽,所述U型限位块位于顶端与底端的限位杆槽内均插设有有U型限位杆,所述U型限位块通过顶端与底端的螺纹槽分别与外螺纹块连接,两个所述外螺纹块远离U型限位块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电机推杆。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两个所述U型抵块靠近电机推杆一端的侧壁上均开凿限位凹槽,且两个限位凹槽的内径尺寸分别等于电机推杆输出端的外径尺寸,两个所述U型抵块分别通过限位凹槽与电机推杆的输出端穿插连接。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两个所述U型抵块的内径尺寸分别大于一号杆的外径尺寸。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限位槽的内径尺寸大于二号杆的外径尺寸,所述U型限位块通过限位槽与U型限位块的外壁穿插连接。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每个所述限位杆槽的内径尺寸分别等于U型限位杆一端的外径尺寸,两个所述U型限位杆顶端与底端两侧之间的距离均大于U型限位块前后两端之间的距离,且两个所述U型限位杆分别分别与限位杆槽穿插连接。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两个所述外螺纹块的外径尺寸分别等于U型限位块顶端与底端螺纹槽的内径尺寸,且所述U型限位块分别通过两个螺纹槽与外螺纹块可拆卸连接。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U型限位块内限位槽、限位杆槽搭配U型限位杆的使用,对二号杆进行限位,通过两人U型抵块对一号杆的限位,搭配两个电机推杆的使用,可以轻松的将一号杆和二号杆之间的距离进行扩张,避免切割设备使用中产生的飞屑和热量对被困人员的二次伤害,安全性较高,具有很好的实用性。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U型限位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U型限位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U型抵块和一号杆的连接结构立体示意图。图中:1、一号杆;2、二号杆;3、U型限位块;4、限位槽;5、螺纹槽;6、限位杆槽;7、U型限位杆;8、外螺纹块;9、电机推杆;10、U型抵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如图1-5所示,一种应急救援用破拆装置,包括U型抵块10和U型限位块3,U型抵块10上贯穿插接一号杆1,U型限位块3上贯穿插接有二号杆2,U型限位块3内部开凿有限位槽4,U型限位块3靠近一号杆1一侧侧壁的顶端与底端均开凿有螺纹槽5,U型限位块3分别位于两个螺纹槽5的顶端与底端均贯穿开凿有限位杆槽6,U型限位块3位于顶端与底端的限位杆槽6内均插设有有U型限位杆7,U型限位块3通过顶端与底端的螺纹槽5分别与外螺纹块8连接,两个外螺纹块8远离U型限位块3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电机推杆9。两个U型抵块10靠近电机推杆9一端的侧壁上均开凿限位凹槽,且两个限位凹槽的内径尺寸分别等于电机推杆9输出端的外径尺寸,两个U型抵块10分别通过限位凹槽与电机推杆9的输出端穿插连接,方便对电机推杆9进行限位。两个U型抵块10的内径尺寸分别大于一号杆1的外径尺寸,限位范围广。限位槽4的内径尺寸大于二号杆2的外径尺寸,U型限位块3通过限位槽4与U型限位块3的外壁穿插连接,限位方位广。每个限位杆槽6的内径尺寸分别等于U型限位杆7一端的外径尺寸,两个U型限位杆7顶端与底端两侧之间的距离均大于U型限位块3前后两端之间的距离,且两个U型限位杆7分别分别与限位杆槽6穿插连接,方便对二号杆2进行限位。两个外螺纹块8的外径尺寸分别等于U型限位块3顶端与底端螺纹槽5的内径尺寸,且U型限位块3分别通过两个螺纹槽5与外螺纹块8可拆卸连接,方便拆装。具体的,在使用本技术时,将U型限位块3放置在卡柱被困人员的右侧栏杆上,且U型限位块3内开凿的限位槽4套设在二号杆2远离一号杆1一侧的外壁,再将两个U型限位杆7分别穿插U型限位块3顶端与底端的限位杆槽6内,进行对二号杆2的限位,将固定连接在两个电机推杆9一侧的外螺纹块8与U型限位块3顶端与底端的两个螺纹槽5螺纹连接,进行对两个外螺纹块8和电机推杆9的限位,将两个U型抵块10分别位于两个电机推杆9输出端相平行的位置上与一号杆1靠近二号杆2一侧的外壁套设上,通过两个电机推杆9的工作,两个电机推杆9分别向远离二号杆2一侧的方向伸出,直至两个电机推杆9的伸缩端插入两个U型抵块10侧壁行的限位凹槽内,并继续进行扩张破拆工作,一号杆1和二号杆2之间的距离被两个电机推杆9的伸出而逐渐增加,直至被困人员被困部分能从一号杆1和二号杆2之间抽离后,即可停止两个电机推杆9的工作;拆除时,将两个电机推杆9启动,并收缩,将两个U型抵块10从一号杆1外壁拿出,将两个外螺纹块8与U型限位块3螺纹分离,将两个U型限位杆7从U型限位块3内抽出,将U型限位块3从二号杆2的外壁抽出即可。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急救援用破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U型抵块(10)和U型限位块(3),所述U型抵块(10)上贯穿插接一号杆(1),所述U型限位块(3)上贯穿插接有二号杆(2),所述U型限位块(3)内部开凿有限位槽(4),所述U型限位块(3)靠近一号杆(1)一侧侧壁的顶端与底端均开凿有螺纹槽(5),所述U型限位块(3)分别位于两个螺纹槽(5)的顶端与底端均贯穿开凿有限位杆槽(6),所述U型限位块(3)位于顶端与底端的限位杆槽(6)内均插设有有U型限位杆(7),所述U型限位块(3)通过顶端与底端的螺纹槽(5)分别与外螺纹块(8)连接,两个所述外螺纹块(8)远离U型限位块(3)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电机推杆(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急救援用破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U型抵块(10)和U型限位块(3),所述U型抵块(10)上贯穿插接一号杆(1),所述U型限位块(3)上贯穿插接有二号杆(2),所述U型限位块(3)内部开凿有限位槽(4),所述U型限位块(3)靠近一号杆(1)一侧侧壁的顶端与底端均开凿有螺纹槽(5),所述U型限位块(3)分别位于两个螺纹槽(5)的顶端与底端均贯穿开凿有限位杆槽(6),所述U型限位块(3)位于顶端与底端的限位杆槽(6)内均插设有有U型限位杆(7),所述U型限位块(3)通过顶端与底端的螺纹槽(5)分别与外螺纹块(8)连接,两个所述外螺纹块(8)远离U型限位块(3)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电机推杆(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急救援用破拆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U型抵块(10)靠近电机推杆(9)一端的侧壁上均开凿限位凹槽,且两个限位凹槽的内径尺寸分别等于电机推杆(9)输出端的外径尺寸,两个所述U型抵块(10)分别通过限位凹槽与电机推杆(9)的输出端穿插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亮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洲集应急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