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冯凰专利>正文

一种儿童静脉输液专用多功能臂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8234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儿童静脉输液专用多功能臂套。所述儿童静脉输液专用多功能臂套包括托板;固定机构;上盖机构,所述上盖机构包括遮挡板和限位块;支架,所述支架的一侧与所述托板的一侧之间转动连接;缠绕机构,所述缠绕机构包括底盘、缠绕柱、卡线盖、出线槽、进线槽、缠绕线槽和发条,所述底盘安装于所述支架的顶面,所述发条安装于所述底盘的内部,所述缠绕柱与所述底盘之间转动连接,所述卡线盖与所述底盘之间卡合连接,所述出线槽和所述进线槽对称设于所述卡线盖的侧壁,所述缠绕线槽设于所述缠绕柱的侧壁;卡合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儿童静脉输液专用多功能臂套具有防刮蹭针头和防拉扯输液线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儿童静脉输液专用多功能臂套
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
,尤其涉及一种儿童静脉输液专用多功能臂套。
技术介绍
输液(Infusion),或大容量注射液,是指由静脉滴注输入体内的大剂量注射液,一次给药在100ml以上。它是注射剂的一个分支,通常包装在玻璃或塑料的输液瓶或袋中,不含抑菌剂。使用时通过输液器调整滴速,持续而稳定地将药物输入体内。而儿童输液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因为儿童天性活泼好动,即使输液时也会不自觉地移动自己的手,经常造成输液处起包,住院的儿童也经常需要输液,由于儿童好动,输液的手经常刮蹭被子衣服。有时候还容易拉扯输液线,轻微的引起起包,严重的可能会引起出血,所以防止儿童输液处被刮蹭、输液线被拉扯是急需要解决的一件事。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儿童静脉输液专用多功能臂套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的儿童静脉输液专用多功能臂套。本技术提供的儿童静脉输液专用多功能臂套包括:托板;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托板的两侧;上盖机构,所述上盖机构与所述托板的一侧之间转动连接,所述上盖机构包括遮挡板和限位块,所述遮挡板的一侧与所述托板的一侧之间转动连接,所述限位块固定于所述遮挡板的另一侧,且所述限位块与所述托板的另一侧之间卡合连接;支架,所述支架的一侧与所述托板的一侧之间转动连接,且所述支架的另一侧与所述托板的另一侧之间卡合连接;缠绕机构,所述缠绕机构安装于所述支架的顶面,所述缠绕机构包括底盘、缠绕柱、卡线盖、出线槽、进线槽、缠绕线槽和发条,所述底盘安装于所述支架的顶面,所述发条安装于所述底盘的内部,且所述发条的顶端固定于所述底盘的内壁,所述缠绕柱与所述底盘之间转动连接,且所述发条的底端固定于所述缠绕柱的底端,所述卡线盖与所述底盘之间卡合连接,所述出线槽和所述进线槽对称设于所述卡线盖的侧壁,所述缠绕线槽设于所述缠绕柱的侧壁;卡合机构,所述卡合机构安装于所述托板的顶面边缘。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第一绑带、目字扣和第二绑带,两个所述第一绑带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托板的一侧,两个所述第一绑带的另一端分别固定有所述目字扣的一端,两个所述第二绑带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托板的另一侧,两个所述第二绑带的另一端分别于所述目字扣的另一端卡合连接。优选的,所述卡合机构包括第一卡槽、第二卡槽和限位卡,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分别设于所述托板的顶面边缘,所述限位卡安装于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的内部,且所述限位卡与所述限位块之间卡合连接。优选的,所述托板的两端呈弧形结构。优选的,所述遮挡板和所述支架呈弧形结构。优选的,所述缠绕柱的直径小于所述底盘的直径,所述卡线盖的外径等于所述底盘的直径。优选的,所述缠绕线槽的宽度为4.5mm,所述出线槽和所述进线槽的宽度为4.5mm。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儿童静脉输液专用多功能臂套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儿童静脉输液专用多功能臂套,输液时把儿童手掌平铺在所述托板上,用所述固定机构固定住手指和手腕,然后开始扎针,扎完针之后转动所述支架,使其与所述卡合机构卡合,然后取下所述卡线盖,将输液线从底往上绕着所述缠绕柱缠绕进所述缠绕线槽内部,将输液线卡紧之后盖上所述卡线盖,使所述卡线盖与所述底盘之间卡合,一定要让从所述缠绕柱底端进入的输液线卡进所述进线槽内,从所述缠绕柱顶端出来的输液线卡进所述出线槽内,待完成之后,再转动所述遮挡板,使其与所述卡合机构卡合紧就可以了,所述遮挡板会完全遮住输液处,通过所述遮挡板保护,儿童可随意移动手臂,都不会有东西蹭到输液处,即使突然地有外力拉扯输液线也不会使针头晃动,因为输液线缠绕在所述缠绕柱上,拉动输液线会带动所述缠绕柱转动,这样就会把缠绕在所述缠绕柱上的输液线拉出,所述缠绕柱会带动所述发条收紧,这样就可以给输液线一个缓冲,不再拉扯时,所述发条复位会使所述缠绕柱回转,使拉出的一段输液线又缠绕进所述缠绕线槽内,所以受到外力的拉扯,拉动的只是在所述缠绕线槽内的一端输液线,而不会动到针头部分,因此可以保护针头不会被突然地拉扯而松动或者脱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儿童静脉输液专用多功能臂套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缠绕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卡合机构的截面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底盘的截面示意图。图中标号:1、托板,2、固定机构,21、第一绑带,22、目字扣,23、第二绑带,3、上盖机构,31、遮挡板,32、限位块,4、支架,5、缠绕机构,51、底盘,52、缠绕柱,53、卡线盖,54、出线槽,55、进线槽,56、缠绕线槽,57、发条,6、卡合机构,61、第一卡槽,62、第二卡槽,63、限位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儿童静脉输液专用多功能臂套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缠绕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卡合机构的截面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底盘的截面示意图。儿童静脉输液专用多功能臂套包括:托板1;固定机构2,所述固定机构2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托板1的两侧;上盖机构3,所述上盖机构3与所述托板1的一侧之间转动连接,所述上盖机构3包括遮挡板31和限位块32,所述遮挡板31的一侧与所述托板1的一侧之间转动连接,所述限位块32固定于所述遮挡板31的另一侧,且所述限位块32与所述托板1的另一侧之间卡合连接;支架4,所述支架4的一侧与所述托板1的一侧之间转动连接,且所述支架4的另一侧与所述托板1的另一侧之间卡合连接;缠绕机构5,所述缠绕机构5安装于所述支架4的顶面,所述缠绕机构5包括底盘51、缠绕柱52、卡线盖53、出线槽54、进线槽55、缠绕线槽56和发条57,所述底盘51安装于所述支架4的顶面,所述发条57安装于所述底盘51的内部,且所述发条57的顶端固定于所述底盘51的内壁,所述缠绕柱52与所述底盘51之间转动连接,且所述发条57的底端固定于所述缠绕柱52的底端,所述卡线盖53与所述底盘51之间卡合连接,所述出线槽54和所述进线槽55对称设于所述卡线盖53的侧壁,所述缠绕线槽56设于所述缠绕柱52的侧壁;卡合机构6,所述卡合机构6安装于所述托板1的顶面边缘。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1所示,所述固定机构2包括第一绑带21、目字扣22和第二绑带23,两个所述第一绑带21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托板1的一侧,两个所述第一绑带21的另一端分别固定有所述目字扣22的一端,两个所述第二绑带23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托板1的另一侧,两个所述第二绑带23的另一端分别于所述目字扣22的另一端卡合连接,设置所述固定机构2是为了固定住儿童的手,防止儿童手晃动导致静脉打鼓。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卡合机构6包括第一卡槽61、第二卡槽62和限位卡63,所述第一卡槽61和所述第二卡槽62分别设于所述托板1的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儿童静脉输液专用多功能臂套,其特征在于,包括:/n托板(1);/n固定机构(2),所述固定机构(2)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托板(1)的两侧;/n上盖机构(3),所述上盖机构(3)与所述托板(1)的一侧之间转动连接,所述上盖机构(3)包括遮挡板(31)和限位块(32),所述遮挡板(31)的一侧与所述托板(1)的一侧之间转动连接,所述限位块(32)固定于所述遮挡板(31)的另一侧,且所述限位块(32)与所述托板(1)的另一侧之间卡合连接;/n支架(4),所述支架(4)的一侧与所述托板(1)的一侧之间转动连接,且所述支架(4)的另一侧与所述托板(1)的另一侧之间卡合连接;/n缠绕机构(5),所述缠绕机构(5)安装于所述支架(4)的顶面,所述缠绕机构(5)包括底盘(51)、缠绕柱(52)、卡线盖(53)、出线槽(54)、进线槽(55)、缠绕线槽(56)和发条(57),所述底盘(51)安装于所述支架(4)的顶面,所述发条(57)安装于所述底盘(51)的内部,且所述发条(57)的顶端固定于所述底盘(51)的内壁,所述缠绕柱(52)与所述底盘(51)之间转动连接,且所述发条(57)的底端固定于所述缠绕柱(52)的底端,所述卡线盖(53)与所述底盘(51)之间卡合连接,所述出线槽(54)和所述进线槽(55)对称设于所述卡线盖(53)的侧壁,所述缠绕线槽(56)设于所述缠绕柱(52)的侧壁;/n卡合机构(6),所述卡合机构(6)安装于所述托板(1)的顶面边缘。/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儿童静脉输液专用多功能臂套,其特征在于,包括:
托板(1);
固定机构(2),所述固定机构(2)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托板(1)的两侧;
上盖机构(3),所述上盖机构(3)与所述托板(1)的一侧之间转动连接,所述上盖机构(3)包括遮挡板(31)和限位块(32),所述遮挡板(31)的一侧与所述托板(1)的一侧之间转动连接,所述限位块(32)固定于所述遮挡板(31)的另一侧,且所述限位块(32)与所述托板(1)的另一侧之间卡合连接;
支架(4),所述支架(4)的一侧与所述托板(1)的一侧之间转动连接,且所述支架(4)的另一侧与所述托板(1)的另一侧之间卡合连接;
缠绕机构(5),所述缠绕机构(5)安装于所述支架(4)的顶面,所述缠绕机构(5)包括底盘(51)、缠绕柱(52)、卡线盖(53)、出线槽(54)、进线槽(55)、缠绕线槽(56)和发条(57),所述底盘(51)安装于所述支架(4)的顶面,所述发条(57)安装于所述底盘(51)的内部,且所述发条(57)的顶端固定于所述底盘(51)的内壁,所述缠绕柱(52)与所述底盘(51)之间转动连接,且所述发条(57)的底端固定于所述缠绕柱(52)的底端,所述卡线盖(53)与所述底盘(51)之间卡合连接,所述出线槽(54)和所述进线槽(55)对称设于所述卡线盖(53)的侧壁,所述缠绕线槽(56)设于所述缠绕柱(52)的侧壁;
卡合机构(6),所述卡合机构(6)安装于所述托板(1)的顶面边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静脉输液专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凰李建芳
申请(专利权)人:冯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