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Y型输血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8210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Y型输血器,包括输血主管,所述输血主管的一端分别连通有输血支管和输液支管,且所述输血主管、输血支管和输液支管形成Y型输血管,所述输血支管末端设有鲁尔接头,用于连接血制品袋,所述输液支管末端设有藏针组合接头,用于连接输血前用药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无需使血制品和输血前用药来回切换,降低了手污染的几率和医护人员工作量,也避免了来来回回穿插输液袋所造成的颗粒胶屑污染,血型卡标记能有效防止医护人员的误操作,大大降低了输异型血的风险,另外采用藏针组合接头,降低了医务人员针刺伤的风险,并且整个操作密闭无尘、安全、准确、高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Y型输血器
本技术涉及医用耗材
,具体涉及一种Y型输血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输血器能启到一定输血作用,但存在以下不足1.传统的输血器依靠针尖连接输血袋容易刺破输血袋造成血制品的浪费。2.传统输血器一般采用单一管路,需要来回更换补液增加了手污染的几率和护士的工作量。3.传统的仅含有针尖的输血器增加了职业暴露的风险。4.传统的输血器针尖来回插入输血袋和输血前用药袋容易造成胶屑颗粒污染。5.传统输血器采用普通的输液调节器,无法精密调节血的滴速,增加了输血的风险。6.传统输血器上没有血型卡,不便于临床核对血制品的类型。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Y型输血器,解决上述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Y型输血器。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Y型输血器,包括输血主管,所述输血主管的一端分别连通有输血支管和输液支管,且所述输血主管、输血支管和输液支管形成Y型输血管,所述输血支管末端设有鲁尔接头,用于连接血制品袋,所述输液支管末端设有藏针组合接头,用于连接输血前用药袋。进一步的,所述藏针组合接头包括连接帽,所述连接帽的底部中心穿接有取液针头,所述取液针头的后端与输液支管相连通,所述连接帽的内侧壁上设有螺纹,并且所述连接帽的内侧壁螺纹与对应输血前用药袋上的出液口周围凸起的乳头相配合锁接。进一步的,所述取液针头的伸入连接帽中的长度低于连接帽的侧壁外缘,使得取液针头的尖部不露出连接帽,降低医务人员针刺伤的风险。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帽的侧壁外缘设有一层封住连接帽开口的塑封膜,用于防止取液针头污染,使用时,再撕下塑封膜即可。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帽的侧壁上设有若干条配合缝,以方便暂时掰大连接帽的开口,更利于和对应输血前用药袋上的出液口周围凸起的乳头相配合锁接。进一步的,所述输血支管和输液支管上分别有第一止水夹和第二止水夹,用于切换血制品和输血前用药的输送。进一步的,所述输血主管或输血支管上设有血型卡,用于标注Y型输血器的输血血型。进一步的,所述血型卡上标注的血型种类与鲁尔接头上的螺纹尺寸一一对应,使得只有血制品袋上的血型与血型卡上标注的血型种类一致时才可连接成功,降低输异型血风险。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无需使血制品和输血前用药来回切换,降低了手污染的几率和医护人员工作量,也避免了来来回回穿插输液袋所造成的颗粒胶屑污染,血型卡标记能有效防止医护人员的误操作,大大降低了输异型血的风险,另外采用藏针组合接头,降低了医务人员针刺伤的风险,并且整个操作密闭无尘、安全、准确、高效。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藏针组合接头剖视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的藏针组合接头正视结构图。图中标号说明:1、血制品袋,2、输血前用药袋,3、出血口接头,4、鲁尔接头,5、出液口,6、藏针组合接头,61、连接帽,611、配合缝,7、第一止水夹,8、第二止水夹,9、塑封膜,10、取液针头,11、排气支管,12、血型卡,13、墨菲式滴管,14、精密调节器,15、输血主管,16、输血支管,17、输液支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如图1所示,一种Y型输血器,包括输血主管15,所述输血主管15的一端分别连通有输血支管16和输液支管17,且所述输血主管15、输血支管16和输液支管17形成Y型输血管,所述输血支管16末端设有鲁尔接头4,用于连接血制品袋1,所述输液支管17末端设有藏针组合接头6,用于连接输血前用药袋2,在本实施例中,输血主管15还设置有墨菲式滴管13和精密调节器14,用于观察和调节液体的流速,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藏针组合接头6包括连接帽61,所述连接帽61的底部中心穿接有取液针头10,所述取液针头10的后端与输液支管17相连通,所述连接帽61的内侧壁上设有螺纹,并且所述连接帽61的内侧壁螺纹与对应输血前用药袋2上的出液口5周围凸起的乳头相配合锁接。所述取液针头10的伸入连接帽61中的长度低于连接帽61的侧壁外缘,使得取液针头10的尖部不露出连接帽61,降低医务人员针刺伤的风险。所述连接帽61的侧壁外缘设有一层封住连接帽61开口的塑封膜9,用于防止取液针头10污染,使用时,再撕下塑封膜9即可。所述连接帽61的侧壁上设有若干条配合缝611,以方便暂时掰大连接帽61的开口,更利于和对应输血前用药袋2上的出液口周围凸起的乳头相配合锁接。所述输血支管16和输液支管17上分别有第一止水夹7和第二止水夹8,用于切换血制品和输血前用药的输送。所述输血主管15或输血支管16上设有血型卡12,用于标注Y型输血器的输血血型,本实施例中,标注共四种血型:A型、B型、AB型和O型。所述血型卡12上标注的血型种类与鲁尔接头4上的螺纹尺寸一一对应,在本实施例中,鲁尔接头4与血制品袋1上的出血口接头3螺纹配合旋接,不同血型种类的血制品袋1上的出血口接头3的螺纹大小也与血型卡12上标注的血型种类一一对应,使得只有血制品袋1上的血型与血型卡12上标注的血型种类一致时鲁尔接头4与出血口接头3才可连接成功,降低输异型血风险。本技术使用过程接到输血通知后,首先选择含有与血制品血型一致血型卡12的本专利技术的Y型输血器,然后撕开藏针组合接头6上的塑封膜9,并张开连接帽61插入输血前用药袋2的出液口5中,藏针组合接头6内部的取液针头10穿透出液口5内部的橡皮塞,再打开第二止水夹8进行输血前的冲洗血管准备,在输血前用药结束后,即可关闭止水夹8,将输血支管16上的鲁尔接头4和出血口接头3进行螺纹连接,再打开输血支管16上的第一止水夹7完成输血,输血前15分钟滴速要慢,调节精密调节器14可遵医嘱调节,整个操作密闭无尘、安全、准确、高效。此外,需要说明的是,除非特别说明或者指出,否则说明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描述仅仅用于区分说明书中的各个组件、元素、步骤等,而不是用于表示各个组件、元素、步骤之间的逻辑关系或者顺序关系等。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Y型输血器,包括输血主管(15),其特征在于,所述输血主管(15)的一端分别连通有输血支管(16)和输液支管(17),且所述输血主管(15)、输血支管(16)和输液支管(17)形成Y型输血管,所述输血支管(16)末端设有鲁尔接头(4),用于连接血制品袋(1),所述输液支管(17)末端设有藏针组合接头(6),用于连接输血前用药袋(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Y型输血器,包括输血主管(15),其特征在于,所述输血主管(15)的一端分别连通有输血支管(16)和输液支管(17),且所述输血主管(15)、输血支管(16)和输液支管(17)形成Y型输血管,所述输血支管(16)末端设有鲁尔接头(4),用于连接血制品袋(1),所述输液支管(17)末端设有藏针组合接头(6),用于连接输血前用药袋(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Y型输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藏针组合接头(6)包括连接帽(61),所述连接帽(61)的底部中心穿接有取液针头(10),所述取液针头(10)的后端与输液支管(17)相连通,所述连接帽(61)的内侧壁上设有螺纹,并且所述连接帽(61)的内侧壁螺纹与对应输血前用药袋(2)上的出液口(5)周围凸起的乳头相配合锁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Y型输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液针头(10)的伸入连接帽(61)中的长度低于连接帽(61)的侧壁外缘,使得取液针头(10)的尖部不露出连接帽(61),降低医务人员针刺伤的风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Y型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孝松蔡建政唐兆芳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